分析 (1)由共點力的平衡求出彈簧的伸長量,結(jié)合運動的狀態(tài)求出速度最大時的伸長量,然后結(jié)合簡諧運動的特點,即可求出最大位移.
(2)由機械能守恒定律求出A與B碰前的速度,然后由動量守恒定律求出碰后的共同速度,然后分別對兩個過程使用動量守恒定律與機械能守恒即可解答.
(3)在不粘連的情況下,由分離的條件,先計算出分離時的速度,然后又機械能守恒求出分離后A上升的高度,最后即可求出結(jié)果.
解答 解:(1)A與B碰撞前彈簧的壓縮量△x1,則:$△{x}_{1}=\frac{mg}{k}$=$\frac{1×10}{6}=\frac{5}{3}$m
碰撞后A與B一起向下運動,隨彈力的增大,二者向下的加速度減小,當彈簧的彈力與重力大小相等時,速度達到最大,此時:
2mg=k△x2
得:$△{x}_{2}=\frac{2mg}{k}=\frac{2×1×10}{6}=\frac{10}{3}$m
由于A與B在彈簧上做簡諧運動,所以可知該簡諧運動的振幅:A=△x2=$\frac{10}{3}$m
A與B碰撞后向下的最大位移:$x=2A-△{x}_{1}=2×\frac{10}{3}-\frac{5}{3}=5$m
(2)設(shè)物體A碰前速度為v1,對物體A從H0高度處自由下落,
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gH0=$\frac{1}{2}$Mv12,解得:v1=$\sqrt{2g{H}_{0}}$.
設(shè)A、B碰撞后共同速度為v2,則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Mv1=2Mv2,v2=$\sqrt{\frac{g{H}_{0}}{2}}$.
A與B運動到最高點時,C對地面剛好無壓力,則C受到的彈簧的拉力與C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C=mg
此時彈簧的伸長量:$△{x}_{3}=\frac{{F}_{C}}{k}=\frac{mg}{k}=△{x}_{1}$,所以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剛剛碰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是相等的;
A與B運動到最高點時上升的高度:$△h=△{x}_{1}+△{x}_{3}=2△{x}_{1}=\frac{10}{3}$m
以開始時B的位置處為重力勢能的0勢能點,由機械能守恒得:
$\frac{1}{2}•2m{v}_{2}^{2}+{E}_{P}+0=0+{E}_{P}+2mg•△h$
得:${v}_{2}=\sqrt{2g△h}$
所以:${H}_{0}=4△h=4×\frac{10}{3}=\frac{40}{3}$m
(3)若不粘連A與B相碰后將在向上運動的過程中二者分離,分離時,二者的速度和加速度都相等,二者之間的作用力恰好等于0,所以分離后A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的大小為g.則B的加速度也是g,所以分離時,彈簧恰好處于原長的狀態(tài).
以開始時B的位置處為重力勢能的0勢能點,碰撞后此后A與B運動的過程中,A第一種情況下,A與B到達最高點時,彈簧的長度等于原長,則彈性勢能為0,所以:
A下降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得:Mgh=$\frac{1}{2}$Mv102,
解得:v10=$\sqrt{2gh}=\sqrt{2×10×5}=10$m/s
設(shè)A、B碰撞后共同速度為v20,則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Mv10=2Mv20,
v20=$\frac{1}{2}{v}_{10}=5$m/s
$\frac{1}{2}•2m{v}_{20}^{2}+{E}_{P}+0=0+0+2mg•△{x}_{1}$,
代入數(shù)據(jù)得:${E}_{P}=\frac{25}{3}$J
第2中情況下,碰撞后此后A與B運動的過程中,A、B與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當二者分離時,彈簧的長度等于原長,則彈性勢能為0,設(shè)此時二者的速度為v,得:$\frac{1}{2}•2m{v}_{2}^{2}+{E}_{P}+0=\frac{1}{2}•2m{v}^{2}+0+2mg•△{x}_{1}$,
代入數(shù)據(jù)整理得:$v=5\sqrt{\frac{5}{3}}$m/s
A與B分離后向上做豎直上拋運動,升高的高度:$H=\frac{{v}^{2}}{2g}=\frac{\frac{125}{3}}{2×10}=\frac{125}{60}$m
A與B相碰后第一次運動到的最高點與釋放點之間的距離:$△H={H}_{0}-H-△{x}_{1}=\frac{40}{3}-\frac{125}{60}-\frac{5}{3}=\frac{125}{12}$m
答:(1)A與B相碰后一起向下運動的最大位移是5m;
(2)若A與B運動到最高點時,C對地面剛好無壓力,則A應(yīng)從距B$\frac{40}{3}$m高處釋放;
(3)A從第(2)問的高度由靜止釋放,A與B相碰后一起向下運動,但不粘連.A與B相碰后第一次運動到的最高點與釋放點之間的距離是$\frac{125}{12}$m.
點評 該題涉及的運動過程比較多,一定要分析清楚物體的運動過程,應(yīng)用機械能守恒定律、牛頓定律、平衡條件即可正確解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天然放射現(xiàn)象說明原子核還具有復(fù)雜結(jié)構(gòu) | |
B. | 一束光照射到某種金屬上不能發(fā)生光電效應(yīng),可能是因為這束光的光強太小 | |
C. | 用14 eV的光子照射處于基態(tài)的氫原子,可使其電離 | |
D. | ${\;}_{6}^{14}$C的半衰期為5 730年,若測得一古生物遺骸中的${\;}_{6}^{14}$C含量只有活體中的$\frac{1}{8}$,則此遺骸距今約有45840年 | |
E.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與元素所處的物理和化學(xué)狀態(tài)無關(guān),它是一個統(tǒng)計規(guī)律,只對大量的放射性原子核才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在真空中,a光光速等于b光光速 | |
B. | 在棱鏡中,a光折射率大于b光折射率 | |
C. | a光通過棱鏡的時間大于b光通過棱鏡的時間 | |
D. | a、b兩束光從同一介質(zhì)射入真空過程中,a光發(fā)生全反射的臨界角大于b光發(fā)生全反射的臨界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