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表示細胞呼吸作用的過程,其中①~③代表有關生理過程發(fā)生的場所,甲、乙代表有關物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和②都具有雙層生物膜
B.①和②都能產生大量ATP
C.②和③所含酶的種類相同
D.甲、乙分別代表丙酮酸、[H]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的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可以分成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青蛙和玉米細胞內的化學元素在種類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C.組成生物的化學元素,沒有一種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D.水是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及其類似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同一種植物的幼芽對生長素的反應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B.棉花表現出的頂端優(yōu)勢與頂芽產生的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有關
C.在番茄花期噴灑一定濃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一定濃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條基部可誘導生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是某遺傳病家系的系譜圖。用與該遺傳病相關的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制成探針對家系中14號四個個體分別進行基因檢測,結果如圖2。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圖2中的編號c對應系譜圖中的4號個體
B. 雜交帶2為致病基因制成的探針進行基因檢測時所形成的雜交帶
C. 9號個體與該遺傳病致病基因攜帶者結婚,孩子患病的概率為1/8
D. 8號個體的基因型與3號個體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細胞的結構示意圖,下列選項中的變化都會在細胞中發(fā)生的是
A. 氨基酸→淋巴因子 脫氧核苷酸→脫氧核糖核酸
B. 葡萄糖→丙酮酸→CO2 染色質→染色體
C. 葡萄糖→丙酮酸→酒精 ADP+Pi→ATP
D. 氨基酸→RNA聚合酶 2[H]+1/2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原核細胞內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示意圖,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A.①②兩處都有大分子的生物合成,圖中DNA可以與有關蛋白質結合成染色體
B.①②兩處都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配對方式僅有A和U,G和C
C.①處有DNA聚合酶參與,②處沒有DNA聚合酶參與
D.①處有DNA﹣RNA雜合雙鏈片段,②處沒有DNA﹣RNA雜合雙鏈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葉肉細胞中兩種細胞器的模式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 ②③均具有光合色素
B. ①②③均具有合成ATP的酶
C. ②處具有合成和轉化C3的酶
D. ①處生成的CO2可擴散至③處被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一)、(二)小題:
(一)某市葡萄種植基地為解決葡萄滯銷易腐爛問題,引進果酒、果醋生產線進行葡萄的深加工,獲得了較好的效益,其生產流程如圖所示,據圖回答:
(1)在篩選菌種A時,需要在接種前用________________法對葡萄果汁進行滅菌。
(2)在純化菌種A時接種了5個平板,每個平板均接種了0.1 mL樣品并培養(yǎng)。其中乙平板的菌落分布如圖,純化菌種A的接種方法是____________,推測出現平板乙可能的操作失誤是______。
(3)與微生物培養(yǎng)基相比,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常需添加生長素和____________。
(4)將葡萄加工成果汁時,為提高果汁的產量和品質,應加入適量的____酶,該酶能破壞植物細胞的________(填細胞結構)。
(二)植物甲具有極強的耐旱性,其耐旱性與某個基因有關。若從該植物中獲得該耐旱基因,并將其轉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
回答下列問題:
(1)若要從植物甲中獲得耐旱基因,可首先建立該植物的基因文庫,再從中________出所需的耐旱基因。
(2)將耐旱基因導入農桿菌,并通過農桿菌轉化法將其導入植物________的體細胞中,經過一系列的過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確認該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確表達,應檢測此再生植株中該基因的__________,如果檢測結果呈陽性,再在田間實驗中檢測植株的________是否得到提高。
(3)假如用得到的二倍體轉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與不耐旱植株的數量比為15∶1,則可推測該耐旱基因整合到了(____)
A.一條同源染色體的一個位置
B.一條同源染色的兩個不同位置
C.兩條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
D.兩條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個不同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