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得到PA=PB,從而分別表示出PC、BC、BP的長,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當點P在頂點處時就是在角平分線上,然后再分點P在AC和∠ABC的角平分線的交點處和點P在BC和∠BAC的角平分線的交點處利用相似三角形列式求得t值即可.
解答 解:(1)如圖1,設存在點P,使得PA=PB,
此時PA=PB=2t,PC=4-2t,
在Rt△PCB中,
PC2+CB2=PB2,
即:(4-2t)2+32=(2t)2,
解得:t=$\frac{25}{16}$,
∴當t=$\frac{25}{16}$時,PA=PB;
(2)當點P在點C或點B處時,一定在△ABC的角平分線上,
此時t=2或t=3.5秒;
當點P在∠ABC的角平分線上時,作PM⊥AB于點M,如圖2,
此時AP=2t,PC=PM=4-2t,
∵△APM∽△ABC,
∴AP:AB=PM:BC,
即:2t:5=(4-2t):3,
解得:t=$\frac{5}{4}$;
當點P在∠CAB的平分線上時,作PN⊥AB,如圖3,
此時BP=7-2t,PN=PC=(2t-4),
∵△BPN∽△BAC,
∴BP:BA=PN:AC,
即:(7-2t):5=(2t-4):4,
解得:t=$\frac{8}{3}$,
綜上,當t=2s或3.5s或$\frac{8}{3}$s或$\frac{5}{4}$s時,點P在△ABC的角平分線上.
點評 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以及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本題有一定難度,特別是題目的第二問,采用了分類討論的數(shù)學思想,特別是點P與點C和點B重合時的情況很容易遺漏,應該注意.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