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為圓周的柱狀物體A,A與墻之間放一光滑的圓柱形物體B,對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整個裝置保持靜止.若將A位置向左移動稍許,整個裝置仍保持平衡,則( )
A. B對A的作用力減小
B. 水平外力F增大
C. 墻對B的作用力減小
D. 地面對A的支持力減小
【答案】AC
【解析】
先對B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A球?qū)?/span>B球的支持力N′和墻壁對B球的支持力N,然后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得到A球左移后各個力的變化情況;最后再對整體受力分析,根據(jù)平衡條件判斷推力F和地面的支持力的變化情況。
對B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A球?qū)?/span>B球的支持力N′和墻壁對B球的支持力N,如圖
當(dāng)A球向左移動后,A球?qū)?/span>B球的支持力N′的方向不斷變化,根據(jù)平衡條件結(jié)合合成法可以知道A球?qū)?/span>B球的支持力N′和墻壁對B球的支持力N都在不斷減小,則B對A的作用力也減小;
再對A和B整體受力分析,受到總重力G、地面支持力FN,推力F和墻壁的彈力N,如圖
根據(jù)平衡條件,有
F=N
FN=G
故地面對A的支持力保持不變,推力F隨著壁對B球的支持力N的不斷減小而不斷減小
故應(yīng)選:AC。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汽車已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代步工具,而車輛平穩(wěn)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變)使人感到舒服,否則感到不舒服,關(guān)于“加速度的變化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加速度的變化率為0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B. 加速度的變化率越大則速度變化越快
C. 在如圖所示的a—t圖象中,表示的是物體的速度隨時間在均勻減小
D. 在如圖所示的a—t圖象中,若物體在t=0時速度為5m/s,則2s末的速度大小可能為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直角三角板緊貼在固定的刻度尺上方,現(xiàn)假使三角板沿刻度尺水平向右勻速運動的同時,一支鋼筆從三角板直角邊的最下端,由靜止開始沿此邊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下列關(guān)于鉛筆尖的運動及其留下的痕跡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
A. 筆尖留下的痕跡是一條拋物線
B. 筆尖留下的痕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
C. 在運動過程中,筆尖運動的速度方向始終不變
D. 在運動過程中,筆尖運動的加速度方向不斷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A、B兩處分別固定A、B兩枚釘子,A、B之間的距離為,A、B連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A處的釘子系一根長為l的細(xì)線,細(xì)線的另一端系一個質(zhì)量為m小球,將細(xì)線拉直,讓小球的初始位置與A點處于同一高度,小球由靜止釋放,細(xì)線與釘子B接觸后,小球繼續(xù)下降.取B點為參考平面,重力加速度為g,當(dāng)小球運動到B點正下方的Q點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球的速率為 B. 小球的動能為
C. 重力對小球的功率為mg D. 小球?qū)K子的拉力為3mg+2mgs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用半徑相同的A、B兩球的碰撞可以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時先讓質(zhì)量為m1的A球從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C由靜止開始滾下,進(jìn)入水平軌道后,從軌道末端水平拋出,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復(fù)寫紙上,在下面的白紙上留下痕跡。重復(fù)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個落點痕跡。再把質(zhì)量為m2的B球放在水平軌道末端,讓A球仍從位置C由靜止?jié)L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別在白紙上留下各自的落點痕跡,重復(fù)操作10次。M、P、N為三個落點的平均位置,未放B球時,A球的落點是P點,0點是水平軌道末端在記錄紙上的豎直投影點,如圖所示。
(1)在這個實驗中,為了盡量減小實驗誤差,兩個小球的質(zhì)量應(yīng)滿足m1__________m2(填“>”或“<”);除了圖中器材外,實驗室還備有下列器材,完成本實驗還必須使用的兩種器材是______。
A.秒表
B.天平
C.刻度尺
D.打點計時器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
A.如果小球每次從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每次的落點一定是重合的
B.重復(fù)操作時發(fā)現(xiàn)小球的落點并不重合,說明實驗操作中出現(xiàn)了錯誤
C.用半徑盡量小的圓把10個落點圈起來,這個圓的圓心可視為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D.僅調(diào)節(jié)斜槽上固定位置C,它的位置越低,線段0P的長度越大
(3)在某次實驗中,測量出兩個小球的質(zhì)量m1、m2,記錄的落點平均位置M、N幾乎與OP在同一條直線上,測量出三個落點位置與0點距離OM、OP、0N的長度。在實驗誤差允許范圍內(nèi),若滿足關(guān)系式____________,則可以認(rèn)為兩球碰撞前后在OP方向上的總動量守恒;若碰撞是彈性碰撞。那么還應(yīng)滿足關(guān)系式____________。(用測量的量表示)
(4)在OP、0M、0N這三個長度中,與實驗所用小球質(zhì)量無關(guān)的是______,與實驗所用小球質(zhì)量有關(guān)的是_________。
(5)某同學(xué)在做這個實驗時,記錄下小球三個落點的平均位置M、P、N,如圖所示。他發(fā)現(xiàn)M和N偏離了0P方向。這位同學(xué)猜想兩小球碰撞前后在OP方向上依然動量守恒,他想到了驗證這個猜想的辦法:連接OP、OM、ON,作出M、N在OP方向上的投影點M′、N′。分別測量出OP、OM′、ON′的長度。若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滿足關(guān)系式:____________則可以認(rèn)為兩小球碰撞前后在OP方向上動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C是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一塊木板,木板質(zhì)量為3m,在木板的上面有兩塊質(zhì)量均為m的小木塊A和B,它們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最初木板靜止,A、B兩木塊同時以方向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和2v0在木板上滑動,木板足夠長,A、B始終未滑離木板.求:
(1)木塊B從剛開始運動到與木板C速度剛好相等的過程中,木塊B所發(fā)生的位移;
(2)木塊A在整個過程中的最小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情況如左圖所示,其中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為橡皮筋與細(xì)繩的結(jié)點,右圖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
(1)A.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張白紙,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兩個繩套,通過細(xì)繩同時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與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它與細(xì)繩的結(jié)點到達(dá)某一位置O點,在白紙上用鉛筆記下O點的位置和讀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和F2。
B.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通過細(xì)繩拉橡皮條,使它的伸長量與兩個彈簧測力計拉時相同,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和記下細(xì)繩的方向。
請指出以上步驟中的錯誤或疏漏:A中是_____________;B中是_______________。
(2)圖乙中的與中,__________(填“”或“”)一定與AO共線.
(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
A.在同一次實驗過程中,結(jié)點的位置必須都拉到同一位置點,不能隨意變動
B.用兩只彈簧秤拉橡皮條時,應(yīng)使兩細(xì)繩之間的夾角總為,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C.力的夾角越大越好
D.必須使分力與合力在同一平面內(n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某市推出新型節(jié)能環(huán)保電動車,在檢測該款電動車性能的實驗中,質(zhì)量為8×102kg的電動車由靜止開始沿平直公路行駛,利用傳感器測得此過程中不同時刻電動車的牽引力F與對應(yīng)的速度v,并描繪出如圖所示的F﹣圖象(圖中AB、BO均為直線),假設(shè)電動車行駛中所受阻力恒定,最終勻速運動,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則( )
A. 電動車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15m/s
B. 該車啟動后,先做勻加速運動,然后勻速運動
C. 該車做勻加速運動的時間是2s
D. 該車加速度大小為0.75m/s2時,動能為1.44×l04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xué)要測量一新材料制成的均勻圓柱體的電阻率ρ.完成下列部分步驟:
(1)用游標(biāo)為20分度的卡尺測量其長度,如圖甲所示,由圖可知其長度為______________mm.
(2)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其直徑,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其直徑為_________mm.
(3)用多用電表的電阻“×10”擋按正確的操作步驟測此圓柱體的電阻,表盤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則該電阻的阻值約為 ________Ω.
(4)若該同學(xué)用伏安法跟用多用電表測量得到的R測量值幾乎相等,由此可估算此圓柱體材料的電阻率約為ρ=_______Ωm.(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