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鄭州模擬)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共點力合成的規(guī)律,圖中GE是橡皮條,甲圖表示用兩個互成角度的拉力牽拉橡皮條,乙圖表示用一個拉力牽拉橡皮條,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分析:本實驗目的是探究共點力合成的規(guī)律,即研究合力與分力的關(guān)系,合力與分力效果相同,則甲、乙兩步驟同一橡皮條必須沿同方向拉到相同位置.兩個拉力的方向沒有要求,只要兩次效果相同即可.
解答:解:A、本實驗探究共點力合成的規(guī)律,研究合力與分力的關(guān)系,而合力與分力效果相同,對兩個拉力的方向沒有要求.故A錯誤;
B、橡皮條拉伸方向不一定要水平,只要橡皮條兩次拉到相同位置 O 點就行,故B錯誤;
C、兩次將橡皮條拉到相同位置 O 點,兩個拉力與一個拉力效果相同,故C正確;
D、不同的橡皮條,勁度系數(shù)不同,同一次實驗不得更換橡皮條,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實驗中,為了使合力與兩個分力達到相同效果,橡皮筋不僅伸長量要相同,方向也要相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鄭州模擬)一個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在六個恒定的共點力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現(xiàn)同時撤去大小分別為15N和20N的兩個力,關(guān)于此后該物體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鄭州模擬)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以及隨后的海嘯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災后某中學的部分學生組成了一個課題小組,對海嘯的威力進行了模擬研究,他們設計了如下的模型:如圖甲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個質(zhì)量為m=4kg的物體,讓其在隨位移均勻減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運動,推力F隨位移x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已知物體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g=10m/s2
(1)運動過程中物體的最大加速度為多少?
(2)在距出發(fā)點什么位置時物體的速度達到最大?
(3)物體在水平面上運動的最大位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鄭州模擬)滑板運動是青少年喜愛的一項活動.如圖所示,滑板運動員以某一初速度從A點水平離開h=0.8m高的平臺,運動員(連同滑板)恰好能無碰撞的從B點沿圓弧切線進入豎直光滑圓弧軌道,然后經(jīng)C點沿固定斜面向上運動至最高點D.圓弧軌道的半徑為1m,B、C為圓弧的兩端點,其連線水平,圓弧對應圓心角θ=106°,斜面與圓弧相切于C點.已知滑板與斜面問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
13
,g=10m/s2,sin37°=0.6,cos37°=0.8,不計空氣阻力,運動員(連同滑板)質(zhì)量為50kg,可視為質(zhì)點.試求:
(1)運動員(連同滑板)離開平臺時的初速度v0;
(2)運動員(連同滑板)通過圓弧軌道最底點對軌道的壓力;
(3)運動員(連同滑板)在斜面上滑行的最大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鄭州模擬)如圖所示,物體A、B通過細繩及輕質(zhì)彈簧連接在輕滑輪兩側(cè),物體A、B的質(zhì)量分別為m、2m.開始時細繩伸直,用手托著物體A使彈簧處于原長,且A與地面的距離為h,物體B靜止在地面上.放手后物體A下落,與地面即將接觸時速度為v,此時物體B對地面恰好無壓力.若在物體A下落的過程中.彈簧始終處在彈性限度內(nèi),則A接觸地面前的瞬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