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3.(1)常溫下將0.2mol•L-1 HCl溶液與0.2mol•L-1 MOH溶液等體積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測得混合溶液的pH=6,試回答以下問題:
①混合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0.2mol•L-1HCl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 (填“>”、“<”、或“=”)
②混合溶液中c(Cl-)-c(M+)=9.9×10-7mol•L-1.(填精確計算結果)
(2)常溫下若將0.2mol•L-1 MOH溶液與0.1mol•L-1 HCl溶液等體積混合,測得混合溶液的pH<7,則說明在相同條件下MOH的電離程度<MCl的水解程度.(填“>”、“<”、或“=”)
(3)常溫下若將pH=3的HR溶液與pH=11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若溶液的pH不等于7,則混合溶液的pH<7.(填“>7”、“<7”、或“無法確定”)
(4)用0.1000mol•L-1 HCl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重復三次的實驗數據如下所示
實驗序號0.1000mol•L-1 HCl溶液體積/mL待測NaOH溶液體積/mL
127.8320.00
225.5320.00
327.8520.00
①待測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392mol•L-1.(保留四位有效數字)
②下列情況可能引起測定結果偏高的是A C.
A.酸式滴定管未用標準鹽酸溶液潤洗
B.錐形瓶未用待測液潤洗
C.到達滴定終點時,仰視讀數
D.滴定前,滴定管中的溶液液面最低點在“0”點以下.

分析 (1)常溫下將0.2mol/L HCl溶液與0.2mol/L MOH溶液等體積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二者恰好反應生成MCl,測得混合溶液的pH=6,溶液呈酸性,說明MOH為強電解質,M+在溶液中部分水解,溶液呈酸性,
①混合液中M+在溶液中部分水解,促進了水的電離,而鹽酸中氫離子抑制了水的電離;
②根據混合液中的電荷守恒、物料守恒進行計算;
(2)二者混合得到等物質的量濃度的MCl和MOH,混合溶液呈酸性,說明堿的電離程度小于鹽的水解程度;
(3)pH=3的HR溶液與pH=11的NaOH溶液,兩種溶液中c(H+)=c(OH-),如HR為強酸,則反應后呈中性,如為弱酸,則反應后呈酸性;
(4)①先根據數據的有效性,然后求出平均消耗V(NaOH),接著根據c(待測)=$\frac{c(標準)V(標準)}{V(待測)}$來計算;
②實驗操作過程中的錯誤操作都可以歸結為消耗標準溶液的體積來分析產生的誤差,根據c(待測)=$\frac{c(標準)V(標準)}{V(待測)}$來分析選項.

解答 解:常溫下將0.2mol/L HCl溶液與0.2mol/L MOH溶液等體積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二者恰好反應生成MCl,測得混合溶液的pH=6,溶液呈酸性,說明MOH為強電解質,M+在溶液中部分水解,溶液呈酸性,
①混合液為MCl溶液,由于M+在溶液中部分水解,促進了水的電離,鹽酸中氫離子抑制了水的電離,則混合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HCl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
故答案為:>;
②混合液的pH=6,則c(H+)=1×10-6mol/L,c(OH-)=1×10-8mol/L,根據電荷守恒c(Cl-)+c(OH-)=c(M+)+c(H+)可知:c(Cl-)-c(M+)=c(H+)-c(OH-)=1×10-6mol/L-1×10-8mol/L=9.9×10-7 mol/L;
故答案為:9.9×10-7;
(2)二者混合得到等物質的量濃度的MCl和MOH,混合溶液呈酸性,說明堿的電離程度小于鹽的水解程度,
故答案為:<;
(3)HR若為強電解質,二者都是一元酸或堿,等體積混合后溶液的pH=7,而混合溶液的pH≠7,說明HR為弱電解質,二者混合后溶液中酸過量,反應后溶液顯示酸性,溶液pH<7,
故答案為:<7;
(4)①三次滴定消耗的體積為:27.83mL,25.53mL,27.85mL,數據25.53mL誤差較大,此數據無效,則平均消耗V(NaOH)=$\frac{27.83+27.85}{2}$ml=27.84mL,
c(待測)=$\frac{c(標準)V(標準)}{V(待測)}$=(待測)=$\frac{0.1000mol/L×27.84×1{0}^{-3}L}{0.0200L}$=0.1392mol•L-1,
故答案為:0.1392;
 ②A.酸式滴定管未用標準鹽酸溶液潤洗,溶液被內壁水膜稀釋,消耗標準溶液體積增大,測定濃度偏高,故A正確;
B.錐形瓶未用待測液潤洗是正確操作,測定結果正確,故B錯誤;
C.到達滴定終點時,仰視讀數,讀取標準溶液體積增大,測定結果偏高,故C正確;
D.滴定前,滴定管中的溶液液面最低點在“0”點以下.讀數正確對測定結果無影響,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C.

點評 本題考查了酸堿混合的定性判斷及有關pH的計算,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掌握電荷守恒、物料守恒、質子守恒的含義及應用方法,明確酸堿混合的定性判斷方法及溶液pH的計算方法,誤差分析是解題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有等體積,濃度均為0.1mol/L的三種溶液:①HA溶液②HB溶液③NaHCO3溶液,已知將①、②分別與③混合,實驗測得產生的CO2氣體體積(v)隨時間(t)變化的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質酸性的比較:HB>HA>H2CO3
B.反應結束后所得兩溶液中,c(B-)>c(A-
C.上述三種溶液中由水電離的c(OH-)大小:NaHCO3溶液>HB溶液>HA溶液
D.HA溶液和NaHCO3溶液反應所得溶液中:c(A-)+c(HA)=0.1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研究氮的固定具有重要意義.
(1)雷雨天氣中發(fā)生自然固氮后,氮元素轉化為硝酸鹽而存在于土壤中.處于研究階段的化學固氮新方法是N2在催化劑表面與水發(fā)生如下反應:
2N2(g)+6H2O(l)=4NH3(g)+3O2(g)△H      K  ①
已知:N2(g)+3H2(g)=2NH3(g)△H1=-92.4kJ•mol-1   K1
2H2(g)+O2(g)=2H2O(l)△H2=-571.6kJ•mol-1   K2
則△H=+1530kJ•mol-1;K=$\frac{{{K}_{1}}^{2}}{{{K}_{2}}^{3}}$(用K1和 K2表示).
(2)在四個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1mol N2、3mol H2O,在催化劑條件下進行反應①3小時,實驗數據見下表:
序號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
t/℃30405080
NH3生成量/(10-6mol)4.85.96.02.0
下列能說明反應①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bd(填字母).
a.NH3和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3
b.反應混合物中各組份的質量分數不變
c.單位時間內每消耗1molN2的同時生成2molNH3
d.容器內氣體密度不變
若第三組反應3h后已達平衡,第三組N2的轉化率為3×10-4%;與前三組相比,第四組反應中NH3生成量最小的原因可能是催化劑在80℃活性減小,反應速率反而減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0mL 0.5mol•L-1鹽酸和50mL 0.55mol•L-1的燒堿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計算中和熱,試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是溫度計.
(2)他們記錄的實驗數據如表中所示.已知:Q=cm(t2-t1),反應后溶液的比熱容c為4.18J•℃-1•g-1,各物質的密度均為1g•cm-3.則中和熱△H=-55.2kJ/mol(取小數點后1位);根據實驗結果用離子方程式表示上述反應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HCl(aq)+NaOH(aq)=NaCl(aq)+H2O(l)△H=-55.2kJ/mol.
實驗
序號
起始溫度
平均值t1
終止溫度
t2
120℃23.2℃
220℃23.4℃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填字母).
A.所有酸、堿稀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相等
B.準確測定中和熱的實驗中,至少需測定溫度4次
C.燒杯之間用紙屑填充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實驗測定的△H偏高
D.若改用60mL 0.5mol•L-1鹽酸和50mL 0.55mol•L-1的燒堿溶液進行上述反應,從理論上說,放出的熱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在濃鹽酸中HNO2與SnCl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SnCl2+12Cl-+2HNO2+6H+═N2↑+3SnCl${\;}_{x}^{y-}$+4H2O關于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組合是( 。
①氧化劑是HNO2         
②還原性:Cl->N2
③每生成2.8g N2,還原劑失去的電子為0.6mol
④x為4,y為2           
⑤SnCl${\;}_{x}^{y-}$是氧化產物.
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只有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已知四種化合物在水中和液氨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AgNO3Ba(NO32AgClBaCl2
H2O(l)170g9.20g1.50×10-4g33.3g
NH3(l)86.0g97.2g0.80g0.00g
(1)上述四種物質在水中發(fā)生的復分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g++Cl-═AgCl↓;
(2)上述四種物質在液氨中發(fā)生的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NO3)+2AgCl=2AgNO3+B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Cu、Zn、Cr都是過渡元素,可作為中心原子形成多種配合物.
(1)下列不能作為配合物配位體的是C(選填序號).
A.H2O       B.NH3       C.CH4       D.Cl-
(2)用氫鍵表示式寫出氨水中NH3分子與水分子間形成的可能存在的氫鍵N-H…O、O-H…N.
(3)Cu元素可形成[Cu(NH34]SO4,其中存在的化學鍵類型有①③⑤(填序號).
①配位鍵、诮饘冁I、蹣O性共價鍵、芊菢O性共價鍵  ⑤離子鍵 ⑥氫鍵
(4)若[Cu(H2O)4]2+具有對稱的空間構型,且當其中的兩個NH3被兩個Cl-取代時,能得到兩種不同結構的產物,則[Cu(H2O4]2+的空間構型為a(填字母).
a.平面正方形    b.正四面體   c.三角錐型     d.V形
(5)在硫酸銅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至過量,先出現藍色沉淀,最后沉淀溶解形成深藍色的溶液.寫出此藍色沉淀溶解的離子方程式: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6)在CrCl3的水溶液中,一定條件下存在組成為[CrCln(H2O)6-n]x+(n和x均為正整數)的配離子,將其通過氫離子交換樹脂(R-H),可發(fā)生離子交換反應:[CrCln(H2O)6-n]x++xR-H→Rx[CrCln(H2O)6-n]+xH+.交換出來的H+和已知量的NaOH溶液反應,即可求出x和n,確定配離子的組成.
將含0.0015mol[CrCln(H2O)6-n]x+的溶液,與R-H完全交換后,中和生成的H+需濃度為0.1200mol•L-1NaOH溶液25.00ml,該配離子的化學式為[CrCl(H2O)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用滴管將新制的飽和氯水慢慢地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當滴到最后一滴時紅色突然褪去.試回答下列問題: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可能有兩種(簡要文字說明):
①是由于是由于氯水中的某些成分中和NaOH,堿性消失;②氯水中的HClO有漂白性將溶液變成無色;
簡述怎樣用實驗證明紅色褪去原因是①或②:向無色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不再出現紅色,應為原因②,若再出現紅色,應為原因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含有最高價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強的氧化性
B.一種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種元素被還原
C.在化學反應中,得電子越多的氧化劑,其氧化性就越強
D.陽離子只能得到電子被還原,陰離子只能失去電子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