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5.X、Y、Z、Q、R是五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元素最高正化合價與最低負化合價之和為零;考古時利用14Y測定一些文物的年代;Z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屬元素;Q與X同主族;R的最高價氧化物既能與稀硫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二周期ⅣA族;
(2)五種元素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Na>Al>C>O>H(填元素符號);
(3)寫出X、Z兩元素形成10電子粒子的電子式;
(4)Z、Q兩元素形成的淡黃色固體中含有的化學鍵有離子鍵、共價鍵;寫出該固體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分析 X、Y、Z、Q、R是五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考古時利用14Y測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則Y為C元素;Z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屬元素,則Z為O元素;R的最高價氧化物既能與稀硫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則R為Al;X元素最高正化合價與最低負化合價之和為零,原子序數小于碳,則X為H元素;Q與X同主族,Q原子序數大于氧,則Q為Na,據此解答.

解答 解:X、Y、Z、Q、R是五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考古時利用14Y測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則Y為C元素;Z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屬元素,則Z為O元素;R的最高價氧化物既能與稀硫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則R為Al;X元素最高正化合價與最低負化合價之和為零,原子序數小于碳,則X為H元素;Q與X同主族,Q原子序數大于氧,則Q為Na.
(1)Y為C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二周期ⅣA族,故答案為:第二周期ⅣA族;
(2)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徑減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徑增大,所有元素中H原子半徑最小,故原子半徑:Na>Al>C>O>H,故答案為:Na>Al>C>O>H;
(3)H、O兩元素形成10電子粒子有H2O、H3O+,電子式分別為:、,故答案為:;
(4)O、Na兩元素形成的淡黃色固體為Na2O2,含有的化學鍵有:離子鍵、共價鍵,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為:離子鍵、共價鍵;2Na2O2+2H2O=4NaOH+O2↑.

點評 本題考查結構性質位置關系應用,推斷元素是解題關鍵,側重對基礎知識的鞏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有一包未知組成的固體粉末,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為檢驗它們,做了如下實驗:
①將固體混合物溶于水,攪拌后得無色透明溶液;
②往此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過濾,將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酸中,發(fā)現(xiàn)沉淀全部溶解.
試判斷:
(1)固體混合物中肯定有Na2CO3
(2)寫出實驗③中的離子方程式:BaCO3+2H+=Ba2++CO2↑+H2O
(3)設計實驗,證明固體粉末中可能有的物質是否存在.簡述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并用離子方程式描述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焦亞硫酸鈉(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劑之一,為白色或黃色結晶粉末或小結晶,帶有強烈的SO2氣味,溶于水即生成NaHSO3.實驗室可利用二氧化硫與亞硫酸鈉反應制備焦亞硫酸鈉.
某研究小組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一:焦亞硫酸鈉的制取
采用如圖裝置(實驗前已除盡裝置內的空氣)制取Na2S2O5.裝置II中有黃色晶體析出.

(1)裝置 I中產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O3+H2SO4=Na2SO4+SO2↑+H2O或Na2SO3+2H2SO4=2NaHSO4+SO2↑+H2O.
(2)要從裝置II中獲得已析出的晶體,在實驗室中需要使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玻璃棒、漏斗、燒杯.
(3)裝置 III用于處理尾氣,防止污染環(huán)境.下列裝置中,可選用的最合理裝置(夾持儀器已略去)為d(填序號).

實驗二:焦亞硫酸鈉的性質
(4)將Na2S2O5溶于水配成溶液,
①欲證明所得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大小關系:c(SO32-)>c(H2SO3),下列選項中可采用的實驗方法是ae
a.測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        c.加入鹽酸
d.加入品紅溶液       e.用藍色石蕊試紙檢測      f.加入BaCl2溶液
②檢驗Na2S2O5晶體在空氣中已被氧化的實驗方案是取少量Na2S2O5晶體于試管中,加適量水溶解,滴加足量鹽酸,振蕩,再滴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實驗三:葡萄酒中抗氧化劑殘留量的測定
(5)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劑.測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劑的殘留量(以游離SO2計算)的方案如下:

①按上述方案實驗,消耗標準I2溶液25.00mL,該次實驗測得樣品中抗氧化劑的殘留量(以游離SO2計算)為0.16g•L-1
②在上述實驗過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氣氧化,則測得結果偏低(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化學用語使用不正確的是(  )
A.N2的結構式 N≡NB.氯化銨的電子式C.S2-的結構示意圖D.甲烷的比例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關于物質的分離、除雜方法不正確的是( 。
A.通過萃取、分液將乙醇和水分離
B.通過蒸餾將海水淡化
C.通過加熱除去固體碳酸鈉中混有的碳酸氫鈉
D.通過溶解、過濾除去粗鹽中的泥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課外興趣小組進行了中和熱測定實驗,據此回答下列問題:用50mL 0.50mol/L的鹽酸與50mL 0.55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
(1)圖中尚缺少的一種儀器是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2)強酸與強堿的稀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的熱效應:
H+(aq)+OH(aq)=H2O(1)△H=-57.3kJ/mol.向50mL0.5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①稀醋酸  ②濃硫酸  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應時的熱效應△H1、△H2、△H3的關系正確的是D(填序號的字母).
A.△H1>△H2>△H3     B.△H1<△H3<△H2
C.△H1<△H2<△H3      D.△H1>△H3>△H2
(3)下列操作會造成測得中和熱的數值偏低的是ABD(填序號的字母).ABDF
A.測量鹽酸的溫度后,溫度計沒有用水沖洗干凈
B.把量筒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入小燒杯時動作遲緩
C.做本實驗的當天室溫較高       
D.大燒杯的蓋板中間小孔太大
E.在量取鹽酸時仰視計數
(4)若用KOH代替NaOH,對測定結果無(填“有”或“無”)影響,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實驗,對測定結果有(填“有”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在一定溫度下某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A、3molB、2molC和2molD,發(fā)生反應:A(g)+3B(g)?2C(g)+2D(s),當下列條件成立時,能說明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
①A、B、C的濃度不再變化  ②v(A)=2v(C)
③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變化  ④反應物的轉化率不再變化
⑤A、B、C、D的分子數之比為1:3:2:2  ⑥單位時間內消耗amolA,同時生成3amolB.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某同學在研究前18號元素時發(fā)現(xiàn),可以將它們按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排成如圖所示的“蝸!毙螤睿瑘D中每個“•”代表一種元素,其中O點代表氫元素..
(1)圖中a~f六中元素所形成的氣態(tài)氫化物最穩(wěn)定的是HF(填分子式)
(2)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ⅣA族
(3)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D
A.離O點越遠的元素原子半徑越大
B.虛線相連的元素處于同一族
C.a、c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價鍵
D.單質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e>d>c
(4)b、c、d形成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F->Na+>Mg2+(用離子符號表示)
(5)共價鍵的性質通常用鍵長、鍵能等參數來描述,下表為部分非金屬元素與氫元素形成共價鍵的鍵長與鍵能數據:
共價鍵H-FH-ClH-OH-SH-NH-P
鍵長(pm)9212798135101321
鍵能(kJ•mol-1568432464364391142
根據表中數據,歸納共價鍵鍵能與鍵長關系的一般規(guī)律同主族元素原子與相同其他原子形成的共價鍵,鍵長越短,鍵能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金剛烷()分子的一氯代物有2種.
(2)寫出乙二醇被銅熱催化氧化的化學方程式為HOCH2CH2OH+O2$\stackrel{催化劑}{→}$OHCCHO+2H2O
(3)系統(tǒng)命名為3-甲基-2-乙基-1-丁烯
(4)人造羊毛屬于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成分如圖所示,請寫出其單體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