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高鐵酸鉀(K2FeO4)是一種高教凈水劑.某實驗小組用下列兩種方法制取(如圖1).

I.次氯酸鉀氧化法,已知:Cl2+2KOH$\frac{\underline{\;冷\;}}{\;}$KClO+H2O
3Cl2+6KOH(濃)$\frac{\underline{\;\;△\;\;}}{\;}$5KCl+KClO3+3H2O
(1)a儀器的名稱是分液漏斗;物質(zhì)X是冷水.
(2)開關K可多次關閉,請筒述其中一次的作用關閉K,可以檢驗裝置氣密性.
(3)將D中試管取出,依次加入KOH溶液、90%Fe(NO33溶液,充分振蕩并水浴加熱,溶液變紫紅色(含K2FeO4).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項3ClO-+2Fe3++10 OH-=2FeO42-+3Cl-+5H2O.
Ⅱ.電解法

(1)圖2中開始陰極有氣體產(chǎn)生,其電極反應式為2H++2e-=H2↑.
(2)開始時陽極有紫紅色物質(zhì)生成,一段時間后陽極變細,紫紅色消失,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針對紫紅色消失的原因:甲小組做了如圖3所示實驗:則該小組提出的假設可能是陽極產(chǎn)生的Fe2+離子將K2FeO4還原.乙小組認為,可能是隨著c(H+)增加,K2FeO4發(fā)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為驗證該假設,請嘗試從控制變量的角度設計實驗簡案.
(可用試劑:1mo1/L K2FeO4溶液、1mol/L,H2SO4、溶液、4mol/L H2SO4溶液、1 mo1/L KOH溶液8mol/L KOH溶液)
實驗的主要步驟:分別取試管加入等體積的1mo1/L K2FeO4溶液,分別滴加等體積的1mol/LH2SO4溶液、4mol/L H2SO4溶液、1 mo1/L KOH溶液、8mol/L KOH溶液;
需要記錄的現(xiàn)象及數(shù)據(jù):加入酸是否產(chǎn)生氣泡,溶液紫色是否褪去,紫紅色褪去時間.

分析 I.裝置A中產(chǎn)生氯氣,通過控制開關K,反應完畢用裝置B收集氯氣,防止污染空氣,也可以檢驗裝置氣密性,可以控制氯氣流速,裝置C吸收氯氣中的HCl,D中發(fā)生氯氣與氫氧化鉀溶液反應生成KClO,應用水進行冷卻,E吸收氯氣,防止污染空氣;
(1)由儀器結(jié)構(gòu)可知,儀器a為分液漏斗;物質(zhì)X其冷凝作用,可以為冷水;
(2)開始關閉K,可以檢驗裝置氣密性;
(3)由題意可知,KClO、KOH、Fe(NO33混合水浴加熱反應生成K2FeO4,則Cl元素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KCl,同時生成水;
Ⅱ.(1)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氫離子放電生成氫氣;
(2)開始陽極有紫紅色物質(zhì)生成,有K2FeO4生成,一段時間后陽極變細,紫紅色消失,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說明生成氫氧化鐵,甲小組中KSCN檢驗鐵離子,可能亞鐵離子將K2FeO4還原;
采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驗證隨著c(H+)增加K2FeO4發(fā)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應控制K2FeO4的濃度相等,分別加入等體積不同濃度的硫酸、KOH溶液,加入酸可能會有氧氣生成,溶液顏色會褪去,且濃度不同反應速率不同,褪色時間不同.

解答 解:I.裝置A中產(chǎn)生氯氣,通過控制開關K,反應完畢用裝置B收集氯氣,防止污染空氣,也可以檢驗裝置氣密性,可以控制氯氣流速,裝置C吸收氯氣中的HCl,D中發(fā)生氯氣與氫氧化鉀溶液反應生成KClO,應用水進行冷卻,E吸收氯氣,防止污染空氣;
(1)由儀器結(jié)構(gòu)可知,儀器a為分液漏斗;物質(zhì)X其冷凝作用,可以為冷水,
故答案為:分液漏斗;冷水;
(2)開始關閉K,可以檢驗裝置氣密性,
故答案為:關閉K,可以檢驗裝置氣密性;
(3)由題意可知,KClO、KOH、Fe(NO33混合水浴加熱反應生成K2FeO4,則Cl元素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KCl,同時生成水,反應離子方程式為:3ClO-+2Fe3++10 OH-=2FeO42-+3Cl-+5H2O,
故答案為:3ClO-+2Fe3++10 OH-=2FeO42-+3Cl-+5H2O;
Ⅱ.(1)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氫離子放電生成氫氣,陰極電極反應式為:2H++2e-=H2↑,
故答案為:2H++2e-=H2↑;
(2)開始陽極有紫紅色物質(zhì)生成,有K2FeO4生成,一段時間后陽極變細,紫紅色消失,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說明生成氫氧化鐵,甲小組中FeSO4溶液與K2FeO4溶液混合,用KSCN檢驗鐵離子,提出的假設可能是:陽極產(chǎn)生的Fe2+離子將K2FeO4還原;
采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驗證隨著c(H+)增加K2FeO4發(fā)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應控制K2FeO4的濃度相等,具體實驗步驟為:分別取試管加入等體積的1mo1/L K2FeO4溶液,分別滴加等體積的1mol/LH2SO4溶液、4mol/L H2SO4溶液、1 mo1/L KOH溶液、8mol/L KOH溶液,需要記錄的現(xiàn)象與數(shù)據(jù)為:加入硫酸是否產(chǎn)生氣泡,溶液紫色是否褪去,紫紅色褪去時間等,
故答案為:陽極產(chǎn)生的Fe2+離子將K2FeO4還原;
分別取試管加入等體積的1mo1/L K2FeO4溶液,分別滴加等體積的1mol/LH2SO4溶液、4mol/L H2SO4溶液、1 mo1/L KOH溶液、8mol/L KOH溶液;
加入硫酸是否產(chǎn)生氣泡,溶液紫色是否褪去,紫紅色褪去時間.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zhì)制備實驗、實驗方案的分析評價與設計、對裝置的分析評價等,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A、B、C、D、E、G是周期表中前20號除稀有氣體外的六種元素,它們的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其中A、G同主族,A與D、B與G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都相差兩層,A、B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比為1:6,C的氣態(tài)氫化物和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發(fā)生反應生成鹽.
(1)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VIIA族;
(2)A、D能以原子個數(shù)比1:1形成的一種化合物,其電子式為
(3)液態(tài)G2D汽化需要破壞微粒間的作用是氫鍵;
(4)在一定溫度一定壓強下,C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與D單質(zhì)在催化劑加熱時發(fā)生反應恢復至原狀態(tài),每轉(zhuǎn)移2mol電子放熱Q kJ,則生成6mol D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時反應放熱10QkJ;
(5)下列敘述不能說明D的非金屬性比B的非金屬性強的是C.
A.氣態(tài)氫化物的還原性:B>D;
B.在一定條件下D單質(zhì)能與B的氣態(tài)氫化物發(fā)生反應
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D>B
D.與同一物質(zhì)反應,D單質(zhì)比B單質(zhì)得電子能力強
(6)將鐵片和銅片置于C的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的濃溶液中形成原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NO3-+2H++e-=NO2↑+H2O;
(7)B和C可以形成一種化合物,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在170~190之間,且B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70%,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S4N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A.等體積、等濃度的Ca(HCO32 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Ca2++2HCO3-+2OH-═CaCO3↓+2H2O
B.NH4HCO3 溶于過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C.少量SO2通入苯酚鈉溶液轉(zhuǎn):C6H5O-+SO2+H2O═C6H5OH+HSO3-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過量CO2制Al(OH)3:AlO2-+CO2 +2H2O═Al(OH)3 ↓+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氯化亞銅(CuCI)是有機合成工業(yè)中應用較廣泛的催化劑,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工業(yè)上以廢舊銅為原料生產(chǎn)氯化亞銅的流程如下:

(l)寫出過程①的主要化學方程式Cu+2H2SO4(濃)$\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分析下表,析出CuCl晶體時的最佳pH為2;當pH較大時,CuCI晶體產(chǎn)率較低,其原因是pH增大,Cu2+水解損失增加.
 pH 6
 CuCl產(chǎn)率(%) 70 90 8278 75 72 70 
(3)析出的CuCl晶體不用水而用乙醇洗滌的目的是CuCl不溶于乙醇,微溶于水,可減少晶體損失,且乙醇易揮發(fā),利于干燥.
(4)為了更好體現(xiàn)綠色化學思想,有人提出如下方案:方案一:可將上述X稀溶液用于廢銅的處理(如圖所示),則Y可以為O2(填化學式).

方案二:①中Cu與濃H2SO4反應所得SO2和CuSO4用于②中CuCl的制備,理論上不需要(“需要”或“不需要”)另外補充SO2,原因是反應①Cu+2H2SO4(濃)$\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中生成的CuSO4和S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而反應②CuSO4+CuCl2+SO2+2H2O═2Cucl↓+2H2SO4需要的CuSO4和S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也恰好為1:1,所以理論上不需要補充SO2(結(jié)合化學方程式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氮化鋁(AlN)是一種新型無機材料,廣泛應用于集成電路生產(chǎn)領域.某化學研究小組利用制取氮化鋁,設計圖1驗裝置.試回答:

(1)實驗中用飽和NaNO2與NH4Cl溶液制取氮氣的化學方程式為NaNO2+NH4Cl$\frac{\underline{\;\;△\;\;}}{\;}$NaCl+N2↑+2H2O.
(2)裝置中分液漏斗與蒸餾燒瓶之間的導管A的作用是c(填寫序號).
a.防止NaNO2 飽和溶液蒸發(fā)   b.保證實驗裝置不漏氣  c.使NaNO2 飽和溶液容易滴下
(3)按圖連接好實驗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在干燥管D末端連接一導管,將導管插入燒杯中的液面下,用酒精燈微熱蒸餾燒瓶,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撤掉酒精燈一段時間,導管內(nèi)上升一段水柱,說明氣密性良好.
(4)化學研究小組的裝置存在嚴重問題,請說明改進的辦法在干燥管D末端連接一尾氣處理裝置.
(5)反應結(jié)束后,某同學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來測定氮化鋁樣品的質(zhì)量分數(shù)(實驗中導管體積忽略不計).已知:氮化鋁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Na[Al(OH)4]和氨氣.
①氮化鋁和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lN+NaOH+3H2O=Na[Al(OH)4]+NH3↑.
②廣口瓶中的試劑X最好選用c(填寫序號).
a.汽油        b.酒精       c.植物油     d.CCl4
③廣口瓶中的液體沒有裝滿(上方留有空間),則實驗測得NH3的體積將不變(填“偏大”、“偏小”、“不變”).
④若實驗中稱取氮化鋁樣品的質(zhì)量為10.0g,測得氨氣的體積為3.36L(標準狀況),則樣品中AlN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6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為提高氯化銨的經(jīng)濟價值,我國化學家設計了利用氫氧化鎂熱分解氯化銨制氨氣并得到堿式氯化鎂[Mg(OH)Cl]的工藝.某同學根據(jù)該原理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生成堿式氯化鎂的化學方程式為Mg(OH)2+NH4Cl?MgOHCl+NH3↑+H2O,裝置B中堿石灰的作用是干燥氨氣.
(2)反應過程中持續(xù)通入N2的作用有兩點:一是使反應產(chǎn)生的氨氣完全導出并被稀硫酸充分吸收,二是防止裝置C中的AlCl3溶液倒吸入裝置B.
(3)由MgCl2溶液蒸發(fā)得到MgCl2•6H2O晶體,蒸發(fā)的目的是a.
a.得到熱飽和溶液      b.析出晶體
(4)鎂是一種用途很廣的金屬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鎂從海水中提。
①若要驗證所得無水MgCl2中不含NaCl,最簡單的操作方法是:用鉑絲蘸取少量固體,置于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若無黃色火焰產(chǎn)生,則證明所得無水氯化鎂晶體中不含氯化鈉.
②由MgCl2•6H2O制備無水MgCl2的操作在HCl氛圍中進行,若在空氣中加熱,則會生成Mg(O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已知:
 藥品名稱 熔點/℃ 沸點/℃密度g/cm3 溶解性
 正丁醇
(CH3CH2CH2OH)
-89.5 117.7 0.8098 微溶于水,溶于濃硫酸
 l-溴丁烷
(CH3CH2CH2CH2Br)
-112.4 101.6 1.2760 不溶于水和濃硫酸
制備1-浪丁烷粗產(chǎn)品在圖1裝里的圓底燒瓶中依次加人NaBr,lOmL正丁醇.分批加人1,1的硫酸溶液,搖勻,加熱30min,發(fā)生如下反應:NaBr+H2SO4+CH3CH2CH2OH→CH3CH2CH2Br+NaHSO4+H2O.
(1)反應裝置中還需要加人固體M,加人M的目的是防止液體暴沸;.配制體積比為1,1的硫酸所用的玻璃儀器為bcd.a(chǎn).天平 b.量筒  C.玻璃棒 d.燒杯
(2)冷凝管的進水口是.端,這樣選擇的原因是能更充分冷凝.
(3)下列圖2裝置中,能代替圖1中最后的收集裝里的是B、D、E.
(4)若用濃硫酸進行實驗,有機層中會呈現(xiàn)棕黃色,除去其中雜質(zhì)的正確方法是d
a.蒸餾      b.氫氧化鈉溶液洗滌
c.用四氛化碳萃取 d.用亞硫酸鈉溶液洗滌
(5)制備精品.將得到的粗1一澳丁烷依次用濃硫酸、水、10寫碳酸鈉、水洗滌后加人無水抓化鈣進行干燥,然后再將1-澳丁烷按圖3裝置燕餾.
①收集產(chǎn)品時,控制的溫度應在101.6℃左右,區(qū)分1一澳丁烷精品和粗品的一種方法是測熔沸點.
②實驗制得的1一澳丁烷的質(zhì)量為10.895g,則正丁醇的轉(zhuǎn)化率為72.6%.(保留3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果取一塊冰放在容器里,不斷地升高溫度,可以實現(xiàn):“冰→水→水蒸氣→氫氣和氧氣”的變化,在各步變化時破壞的粒子間的主要相互作用依次是( 。
A.氫鍵、極性鍵、非極性鍵B.氫鍵、氫鍵、極性鍵
C.氫鍵、氫鍵、非極性鍵D.氫鍵、非極性鍵、極性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已知熱化學方程式:SO2(g)+$\frac{1}{2}$O2(g)?SO3(g)△H=-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4mol SO2和1mol O2充分反應,最終放出的熱量為( 。
A.=393.28 kJB.=196.64 kJC.<196.64 kJD.>196.64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