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變化中,不需要破壞化學鍵的是(  )
A、加熱碳酸氫鈉
B、干冰氣化
C、食鹽熔化
D、氯化氫溶于水
考點:化學鍵和分子間作用力的區(qū)別
專題:
分析:發(fā)生化學反應時物質中的化學鍵被破壞,熔化及電離過程中化學鍵也被破壞,以此來分析.
解答: 解:A、加熱碳酸氫鈉發(fā)生化學反應,該過程中化學鍵一定被破壞,故A不選;
B、干冰氣化需克服分子間作用力,而化學鍵沒有變化,故B選;
C、食鹽熔化時需破壞離子鍵,需要破壞化學鍵,故C不選;
D、氯化氫溶于水時H-Cl共價鍵被破壞,故D不選;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鍵,熟悉化學反應中、熔化、電離過程中的化學鍵變化是解答本題的關鍵,并注意利用分子間作用力不屬于化學鍵來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27.2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濃度的稀硝酸0.5L,固體物質完全反應,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1的NaOH溶液1.0L,此時溶液呈中性,金屬離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質量為39.2g.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Cu與Cu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B、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4mol?L-1
C、產生的NO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6.72 L
D、Cu、Cu2O與硝酸反應后剩余HNO3為0.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均為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價陰離子分別為A2-、C-,A2-離子半徑大于C-,B2+與C-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下列敘述中一定不正確的是( 。
A、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A>B>C
B、它們的原子半徑C>B>A
C、它們的離子半徑A2->C->B2+
D、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C>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含有乙酸鈉和對氯苯酚的酸性廢水,可利用微生物電池法除去,其原理如圖所示.

①B是電池的
 
極(填“正”或“負”);
②酸性條件下,A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③設電極兩邊溶液分別為1L,反應一段時間后,A極區(qū)溶液的pH從4變到1,此過程中處理的乙酸鈉的質量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氧化還原反應: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5/11的磷被氧化
B、3molCuSO4可氧化11/5molP
C、每摩爾起氧化作用的磷能氧化磷生成磷酸的物質的量為0.6mol
D、當1molP參加反應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W、X、Y、Z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號的元素.W的陽離子與Y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且能形成化合物WY;Y和Z屬同族元素,它們能形成兩種常見化合物;X和Z屬于同一周期元素,它們能形成兩種常見氣態(tài)化合物;W和X能形成化合物WX2,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們能形成組成為XY2的化合物.關于W、X、Y、Z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X>Z
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X<Y
C、化合物WX2和XY2均為共價化合物
D、W、Y、Z的簡單離子半徑:W>Y>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取少量0.1mol/L的NaHSO4溶液滴加到過量的Ba(OH)2稀溶液中,產生2.33g白色沉淀,同時放熱590.0J,
若已知: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H=-114.6kJ?mol-1,
則Na2SO4(aq)+Ba(NO32(aq)=BaSO4(s)+2NaNO3(aq)△H=( 。
A、-532.7 kJ?mol-1
B、-475.4 kJ?mol-1
C、-55.6 kJ?mol-1
D、-1.7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氯化鋁溶液與一定量的碳酸鈉溶液反應:Al3++3CO32-+3H2O→Al(OH)3↓+3HCO3-
B、氯化鈉固體與濃硫酸混合微熱:Cl-+H+
微熱
HCl↑
C、氯氣通入石灰乳:Cl2+2OH-→Cl-+ClO-+H2O
D、苯酚鈉溶液呈堿性的原理:C6H5O-+H2O→C6H5OH+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硫碘循環(huán)”法是分解水制氫氣的研究熱點,涉及下列三個反應:
反應Ⅰ:SO2(g)+I2(aq)+2H2O(l)=2HI(aq)+H2SO4(aq)
反應Ⅱ:2HI(g)=H2(g)+I2(g)
反應Ⅲ:2H2SO4(g)=2H2O(g)+2SO2(g)+O2(g)
(1)反應Ⅲ實際上分兩步進行:
H2SO4(g)=SO3(g)+H2O(g)△H1
2SO3(g)?2SO2(g)+O2(g)△H2
則反應Ⅲ的反應熱△H=
 
(用△H1、△H2表示).
(2)某溫度下將1mol HI充入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Ⅱ,達到第1次平衡后,用選擇性膜完全分離出H2,達到第2次平衡后再次分離H2,重復多次,平衡時n(HI)如下表:
達到平衡的次數(shù)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n(HI)/mol0.780.670.600.550.51 
①第1次平衡時,HI的轉化率為
 
%.
②歸納出分離H2的次數(shù)對HI轉化率的影響:
 

③計算第2次平衡時H2和I2的物質的量(寫出計算過程).
(3)反應Ⅰ發(fā)生時,溶液中存在化學平衡:I2(aq)+I-(aq)?I3-(aq),其反應速率極快且平衡常數(shù)很大.現(xiàn)將1mol SO2緩緩通入含1mol I2的水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畫出溶液中I3-的物質的量n(I3-)隨反應時間t變化的曲線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