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水是生命的源泉,為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應該了解水的有關知識。

(1)天然水中含有許多雜質(zhì),自來水廠通常對天然水進行、______、等幾步處理,使之達到飲用水標準,在實驗室里,若要得到凈化程度最高的水,可用_____的方法。如下圖所示的兩個實驗中,發(fā)生物理變化的是實驗_____;實驗B中沒有發(fā)生改變的微粒是_____,試管2中得到的氣體是_____。所以,你認為保持水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_____。

(2)節(jié)約用水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我們應該提倡以下方式中的_____(填字母序號)。

A 用淘米水、洗菜水澆花、沖廁所

B 不間斷地放水洗衣服

C 不間斷地放水刷牙

D 用噴灌、滴灌的方法澆灌農(nóng)田和園林

(3)實驗室中有一杯含有MgCl2CaCl2的硬水,下表是某興趣小組設計軟化硬水的實驗方案,請你一起來完成下表?晒┻x用的藥品有Ca(OH)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肥皂水。

實驗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或化學方程式

①取少量硬水樣品于試管中,向其滴加Ca(OH)2溶液,直到不再產(chǎn)生沉淀

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②再向上述試管中滴加____,直到不再產(chǎn)生沉淀

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化學方程式:____

③過濾

濾出沉淀

得到澄清濾液

④用兩試管分別取等量的上述濾液和原硬水樣品,分別滴加____振蕩

盛有濾液的試管中____

證明硬水已軟化

【答案】沉降、過濾、吸附、消毒 蒸餾 A 氧原子和氫原子 氧氣 水分子 AD Na2CO3溶液 等量的肥皂水 產(chǎn)生較多的泡沫

【解析】

1)根據(jù)常見的凈化水的方法和原理分析;觀察裝置分析水的變化,再根據(jù)電解水試驗的現(xiàn)象、結論分析。

2)根據(jù)節(jié)約用水的措施分析判斷。

3)②根據(jù)氯化鈣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的性質(zhì)回答;④根據(jù)硬水與軟水的常用鑒別方法回答。

1)自來水廠通常對天然水進行沉淀、過濾、吸附、消毒等幾步處理,使之達到飲用水標準.在實驗室里,若要得到凈化程度最高的水,可用蒸餾的方法,蒸餾得到的水是純水;由圖示的兩個實驗可知,在A中是水的蒸發(fā)和水蒸氣的冷卻,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發(fā)生是物理變化;實驗B是電解水的實驗,由于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沒有發(fā)生改變的微粒是氫原子、氧原子,試管2中得到的氣體是電源的正極產(chǎn)生的氣體較少是氧氣;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微粒,所以保持水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2A.用淘米水、洗菜水澆花、沖廁所,能節(jié)約用水;

B.不間斷地放水洗衣服,會造成水的浪費;

C.不間斷地放水刷牙,會造成水的浪費;

D.用噴灌、滴管的方法澆灌農(nóng)田和園林,能節(jié)約用水。

故選:AD。

3)②經(jīng)①處理后硬水中的氯化鎂轉化為氯化鈣,要除去氯化鈣可用沉淀法,根據(jù)氯化鈣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的性質(zhì),向上述試管中滴加Na2CO3溶液,直到不再產(chǎn)生沉淀,過濾除去碳酸鈣沉淀即除去了含的雜質(zhì),反應的方程式為:;

④鑒別硬水與軟水常用肥皂水,用兩試管分別取等量的上述濾液和原硬水樣品,分別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蕩,如盛有濾液的試管中產(chǎn)生較多的泡沫,原硬水樣品中泡沫較少,有很多浮渣,則說明證明硬水已軟化。

故答案為:(1)沉降、過濾、吸附、消毒;蒸餾; A; 氧原子和氫原子;氧氣;水分子 。(2AD。(3)②Na2CO3溶液;;④等量的肥皂水;產(chǎn)生較多的泡沫。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酸鈉__________

①俗名:__________、蘇打。

②其水溶液顯__________性(與__________、__________發(fā)生反應)。

④用途:用于造紙和洗滌劑的生產(chǎn)。

⑤中國化學家__________發(fā)明了聯(lián)合制堿法,為純堿和氮肥工業(yè)技術做出杰出貢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曲線圖能正確表達相應化學反應或過程的是 。

A.向一定質(zhì)量的燒堿(NaOH)溶液中滴入稀鹽酸

B.pH=1的溶液加水稀釋

C.向飽和澄清石灰水[Ca(OH)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CaO

D.分別向質(zhì)量相等的FeZn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旋轉式拖把使用方便、節(jié)水,已廣泛應用于家庭生活中,如圖是一種常見的旋轉式拖把,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所標物質(zhì)中,含有的金屬材料是_____(填一種即可,下同)。

2)利用不銹鋼做內(nèi)筒的優(yōu)點是_____。

3)空氣中,鋁比鐵具有更好的抗腐蝕性,原因是_____;寫出能表示鋁和鐵的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化學方程式_____;該反應的基本類是_____。

4)現(xiàn)今的拖把輕便、牢固。由此你對化學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有何感想?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9分)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圖:

資料:常用的絮凝劑有明礬[KAl(SO4).12H2O],消毒劑有液氯(Cl2

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X 的名稱是 ,試劑A 的名稱是 。

(2)明礬作絮凝劑是因為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鋁膠狀物。氫氧化鋁的化學式為 。

液氯與水中雜質(zhì)反應生成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例如三氯甲烷(CHCl3).三氯甲烷屬于 (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3)高鐵酸鉀(K2FeO4)能作消毒劑與絮凝劑。它殺菌時會生成氫氧化鐵膠狀物。高鐵酸鉀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 。

(4)硫酸鋁也能做絮凝劑,寫出制取硫酸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 (填“能”或“不能”)將硬水軟化成軟水,生活中將硬水軟化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燒杯中加入2.14g久置的鋁箔,再滴加稀硫酸,放出氣體的質(zhì)量與所加稀硫酸質(zhì)量的關系如右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產(chǎn)生氫氣 g,剛開始滴加稀硫酸沒有氫氣放出的原因是 。

(2)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3)鋁箔中鋁元素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實驗室中有一包由碳酸鈉和氧化鈣組成的白色粉末,下面是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的探究過程,請你按要求幫助完成探究活動。

同學們將部分白色固體放于燒杯中加入少量的水,發(fā)現(xiàn)燒杯外壁有熱感,加水放熱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繼續(xù)加入足量的水并過濾,pH試紙測定濾液的pH, pH_______________7 (選填“>、=、<)。濾液呈堿性。

(提出問題)濾液中含有那些堿性物質(zhì)?

(提出猜想)

猜想①: NaOH

猜想②: NaOH Na2CO3

猜想③: NaOHCa(OH)2

猜想④: NaOH、Ca(OH)2 Na2CO3

[查閱資料] Na2CO3溶液呈堿性

(實驗探究)

(1)甲同學認為猜想④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乙同學進行下列實驗,請你填寫表中空白處。

實驗操作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I.取用少量濾液于試管中,通入CO2

沒有明顯變化

濾液不含_________

.取用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過量CaCl2溶液,后滴入無色酚酞試液

____________

濾液含有Na2C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濾液含有NaOH

(獲得結論)猜想②成立

(反思拓展)

實驗操作步驟Ⅱ中加入過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燒杯進行如圖操作,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固體W的溶解度曲線是圖乙中的b

B. 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飽和溶液

C. ①~③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大小關系是③>②>①

D. 若將②升溫至t2℃,固體不能全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每年的61日是“世界國際牛奶日”,設置的目的是宣傳牛奶的營養(yǎng)價值和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等。

1)牛奶含有______元素,常喝牛奶能防止骨骼疏松、得佝僂病。

2)人體發(fā)生重金屬鹽中毒時,可以喝牛奶緩解中毒癥狀,這是因為牛奶中含有_____。

3)嬰幼兒常通過奶粉沖調(diào)的牛奶補充生長必須的營養(yǎng)元素,沖調(diào)奶粉的水溫應控制在4050℃為宜,因為過高的溫度會_______。

4)牛奶不能與含有草酸(H2C2O4)的巧克力同食,因為草酸會與牛奶中溶有的鈣的化合物(假設其化合式為(CaX2)反應,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鈣,影響鈣的吸收。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