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向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隨NaOH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NaOH和NaCl
B.b點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C.c點表示NaOH和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D.a、b、c所示的溶液中溶質都含有NaCl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對自動充氣氣球(如圖1)進行下列探究。
【查閱資料】
①該氣球的充氣原理是:通過擠破液體包,使液體與白色粉末接觸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實現(xiàn)氣球自動充氣。
②氯化鈣水溶液呈中性,碳酸鈉、碳酸氫鈉的水溶液均呈堿性。
③用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NaHCO3和Na2CO3溶液進行實驗,實驗現(xiàn)象記錄如下:
NaHCO3溶液 | Na2CO3溶液 | |
加入澄清石灰水 | 溶液變渾濁 | 溶液變渾濁 |
加入CaCl2溶液 | 無明顯變化 | 溶液變渾濁 |
加熱溶液至沸騰,將 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 變渾濁 | 澄清石灰水 無明顯變化 |
探究1:液體包內溶液的酸堿性
室溫時,用pH試紙測得溶液的pH=3,則該溶液呈________性。
探究2:白色粉末的成分
【猜想與假設】甲同學認為是碳酸鈣;乙同學認為是碳酸鈉;丙同學認為是碳酸氫鈉;丁同學認為是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
【進行實驗】
(1)將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攪拌,觀察到____________,說明甲同學的猜想不正確。
(2)室溫時,分別向盛有碳酸氫鈉、碳酸鈉和白色粉末樣品的錐形瓶中注入等體積、足量的10%的鹽酸(裝置如圖2),記錄如下表:
實驗編號 | 錐形瓶內物質 | 最終得到CO2體積/mL | |
名稱 | 質量/g | ||
Ⅰ | 碳酸氫鈉 | 0.10 | V1 |
Ⅱ | 碳酸鈉 | 0.10 | V2 |
Ⅲ | 白色粉末 | a | V1 |
【解釋與結論】
(1)實驗Ⅰ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a=________;V1______V2(填“>”、“<”或“=”)。
(3)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及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與評價】
老師指出還可以采用更簡單的方法得出與上述實驗(2)相同的結論,實驗方案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固體(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中含有少量甲時,可用降溫結晶法提純乙
B.t2℃時的甲、乙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時,析出晶體的質量甲大于乙
C.t2℃時,將50g甲加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溶液
D.t1℃時,甲、乙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工廠的廢水中含有MgSO4和FeCl3,技術人員逐漸加入NaOH溶液調節(jié)廢水的pH,先后分離出兩種沉淀,并通過系列處理得到有價值的產品。操作流程如下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①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操作②時,當___________________時,即可停止加熱。
(2)寫出固體A與某酸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3)固體B加熱的產物是兩種常見氧化物,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4)溶液b除了可能含有NaOH外,還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Na2CO3、FeCl3、NH4Cl、NaCl中的一種或多種。根據下列實驗回答問題:
(1)取少量固體粉末與熟石灰研磨,無氨味。由此判斷:原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
(2)另取少量固體粉末進行如下實驗:
①由實驗Ⅰ判斷:原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實驗Ⅱ、Ⅲ判斷:原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③實驗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Ⅰ.(實驗回顧)如圖是實驗室用紅磷燃燒來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
(1)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現(xiàn)象是_________.
(2)實驗原理:由于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瓶內氣壓減小,燒杯中水倒吸到集氣瓶.若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操作規(guī)范,用量筒測量進入瓶中水的體積,能粗略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問題提出)有實驗資料表明:燃燒過程中當氧氣體積分數低于7%時,紅磷就無法繼續(xù)燃燒,因此通過上述實驗,測置結果與理論值誤差較大.
Ⅱ.(實驗改進)
根據鐵在空氣中生銹的原理設計如圖實驗裝置,再次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裝置中飽和食鹽水、活性炭會加速鐵生銹.測得實驗數據如表
測量項目 | 實驗前 | 實驗后 | |
燒杯中水的體積 | 燒杯中剩余水的體積 | 集氣瓶(扣除內容物)和導管的容積 | |
體積/mL | 80.0 | 54.5 | 126.0 |
(交流表達)
(1)鐵生銹過程發(fā)生復雜的化學反應,首先是鐵與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Fe(OH)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2)根據表中數據計算,改進實驗后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_____(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從實驗原理角度分析,改進后的實驗結果比前者準確度更髙的原因是___________;(寫一條)
III.四硫化鈉(Na2S4)固體可替代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反應原理為:2Na2S4+O2+2H2O═8S↓+4NaOH
(查閱資料)①Na2S4受熱時,會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生成少量有毒氣體硫化氫.
②硫代硫酸鈉(Na2S2O3)可溶于水,常溫下與NaOH溶液不反應.
③NaOH溶液可吸收硫化氫和二氧化碳.
(實驗過程)
①取0.5g碳酸鈉、0.2g硫粉混合后置于試管中,加入(如圖①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制得Na2S4,反應為:4Na2CO3+12S+X2Na2S4+2Na2S2O3+4CO2,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
②冷卻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時間,再向該試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緊橡膠塞,充分振蕩.測量液面至橡膠塞下沿的距離,記錄數據h1(如圖②所示);
③將該試管插入水中(如圖③所示),拔下橡膠塞,觀察到_________,塞緊橡膠塞.將試管取出,倒轉過來,測量液面至橡膠塞下沿的距離h2,記錄數據h2.理論上h2:h1=___________;
④(反思與評價)實驗過程①中要塞氫氧化鈉溶液的棉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實驗過程②中,冷卻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時間即進行后續(xù)操作,測定結果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1中標號儀器的名稱:b_____。
(2)若用A裝置制取氧氣,用D裝置收集完氧氣后,應先將導管從水中移出再熄滅酒精燈,其目的是防止_____。制得的氧氣用來做如圖2所示的實驗,發(fā)現(xiàn)F中鐵絲不燃燒,其原因是_____,寫出E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其發(fā)生裝置可選圖1中的_____(填序號),若用裝置C收集二氧化碳,則氣體應從_____(填“①”或“②”)端進入。
(4)實驗室用15.8g高錳酸鉀最多可制得氧氣多少g?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欲測定某氯化鎂樣品中MgCl2的含量(雜質為NaCl),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取10g樣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45.8g、45.8g、50g三份樣品溶液,再分別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氫氧化鈉溶液,所得實驗數據如表:
甲同學 | 乙同學 | 丙同學 | |
所用樣品溶液質量(g) | 45.8 | 45.8 | 50 |
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質量(g) | 70 | 60 | 60 |
反應得到沉淀的質量(g) | 5.8 | 5.8 | 5.8 |
試回答下列問題:
(1) 同學的實驗數據顯示了MgCl2和NaOH恰好完全反應。
(2)計算MgCl2和NaOH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結果精確到0.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