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混合氣體可能有H2 、CO2 、CO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了驗證其組成,現(xiàn)實驗如下:(1)將該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變渾濁(2)將氣體點燃,氣體能燃燒,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而冷卻的燒杯,燒杯內(nèi)壁有水珠出現(xiàn)。則該氣體一定有 ,可能有 ,一定沒有

【答案】H2 CO CO2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實驗(1)將該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變渾濁,可判斷該氣體一定沒有CO2,再根據(jù)實驗(2)將氣體點燃,氣體能燃燒,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而冷卻的燒杯,燒杯內(nèi)壁有水珠出現(xiàn),說明燃燒生成水,故可判斷該氣體一定有H2,可能有CO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三種微粒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有關(guān)它們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三種微粒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

B.三種微粒對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C.三種微粒屬于同種元素的微粒

D.三種微粒都是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速效感冒沖劑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對乙酰氨基酚”,其化學式為C8H9NO2,有關(guān)它的敘述錯誤的是

A.“對乙酰氨基酚”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

B.一個“對乙酰氨基酚”分子中含有1個氧分子

C.“對乙酰氨基酚”分子中碳、氫、氮、氧原子個數(shù)比是8:9:1:2

D.“對乙酰氨基酚”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6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欲除去氮氣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應將混合氣體通過

A、干燥劑、灼熱氧化、足量石灰水

B、灼熱的氧化、足量石灰水、干燥劑

C、干燥劑、足量石灰水、灼熱的氧化

D、灼熱的氧化、干燥劑、足量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小聰同學家新?lián)Q了水龍頭,從說明書上了解到該水龍頭是銅質(zhì)鍍鉻。好奇的小聰想探究鉻(Cr)與常見金屬鐵、銅的活動性強弱,邀請你一同參加。

【作出猜想】

猜想一:Cr>Fe>Cu;猜想二:Fe>Cu>Cr;猜想三:你的猜想是 。

【查閱資料】

鉻是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在空氣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蝕的致密的氧化膜。

鉻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藍色的硫酸亞鉻(CrSO4)溶液。

【設計與實驗】

小聰同學取大小相等的三種金屬片,用砂紙打磨光亮,分別放入等量的同種稀硫酸。

【結(jié)論與解釋】

(1)小聰?shù)玫降慕Y(jié)論是猜想 正確。

(2)實驗前用砂紙打磨金屬片的目的是 。

【知識運用】

將鉻片投入FeSO4溶液中,反應 (填“能”或“不能”)進行。若能進行,請你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電解水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電解水時在正極產(chǎn)生氧氣

C.水中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2 :1 D.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原子構(gòu)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某補鈣藥品說明書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

現(xiàn)取4 片鈣片放入100g稀鹽酸中,有效成分完全反應(其他它成分不與稀鹽酸反應),反應過程中質(zhì)量的變化如下。

反應前

燒杯

50g

4片鈣片

8g

稀鹽酸

100g

完全反應后

燒杯+剩余固體+液體的總質(zhì)量

155.36g

(1)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是 g。

(2)通過計算回答,該補鈣藥品說明書中碳酸鈣的含量與實際是否相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圖裝置具有多種用途,請回答:

(1)當氣體由a管進b管出時,可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氣 (填“大”或“小”)的氣體;當氣體由b管進a管出時,能收集的氣體有 、 。

(2)若用其測定氣體體積時,可在瓶中充滿 ,并在b處添加 (填儀器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M、N、P是三種常見的無色氣體,它們之間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圖中反應條件已省略,X在常溫下為無色液體,Q為H2),請回答以下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

X M

N P

(2)CuO與P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該反應中,氧化銅失去氧而變成單質(zhì)銅,這種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奪去的反應叫做 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