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三效催化轉(zhuǎn)換器可將汽車尾氣中有毒氣體處理為無毒氣體。下圖為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分別代表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

1)一個A分子是由_______個原子構(gòu)成的。

2)上述反應中,不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填具體粒子的符號)。

3)該化學反應中C物質(zhì)中兩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是_______。(最簡比)

4)請寫出該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3 C、N、O 3:8

【解析】

1)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A是二氧化氮,故一個A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和一個氮原子共3個原子構(gòu)成的。

2)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個數(shù)和種類不變,故上述反應中,不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元素符號為C、N、O。

3)化學反應中C物質(zhì)是二氧化碳,兩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是

4)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是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微觀——宏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方法。請結(jié)合圖示完成下列問題:

1)圖1中,“Cu”表示多種信息,如表示銅元素、金屬銅單質(zhì),還能表示一個_____.

2)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人們積極尋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NH3燃燒的產(chǎn)物沒有污染,且釋放大量能量,有一定應用前景。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2:微觀上看,該化學變化中發(fā)生根本改變的微粒是_____(填“原子”或“分子”),在變化過程中,同種原子的個數(shù)_____(填“有”或“沒有”)增減;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其基本反應類型屬于_____.

3)從反應類型角度(一種物質(zhì)可通過不同的反應類型生成,以二氧化碳為例)

①能與氧氣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質(zhì)是_____(填一種物質(zhì)化學式);

②高溫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③在一定條件下,碳與鐵的氧化物能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其化學方程式是_____.

4)從能量變化角度(借用下圖裝置分別進行下列實驗,認識物質(zhì)變化中的能量變化)

往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會引起白磷燃燒,從燃燒條件分析,氧化鈣與水的反應是_____(選填“放熱”或“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有機物X4.6g,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則該有機物中

A.只含碳元素和氫元素B.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D.不含碳元素和氫元素,只含有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初三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下列實驗探究:

1)小紅同學取一段鐵絲窗網(wǎng)上的細鐵絲,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氣中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結(jié)果沒有觀察到火星四射的現(xiàn)象。造成此實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其_________。小波同學用收集的氧氣做鐵絲燃燒實驗后發(fā)現(xiàn)集氣瓶底炸裂,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屬于_____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2)小山同學在實驗室發(fā)現(xiàn)了一瓶失去標簽的固體,已如它可能是以下物質(zhì)中的一種:炭粉、硫磺、氯酸鉀、二氧化錳。

經(jīng)觀察和討論,這瓶固體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質(zhì)的符號),為了進一步確認該固體是何種物質(zhì),請幫助小山同學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并在下列表格中寫出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實驗步驟

預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________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課本上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實驗(如圖1所示),但測出的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明顯小于1/5.請你參與探究:

(提出問題)造成誤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進課本上的實驗裝置?

(查閱資料)紅磷、白磷的一些性質(zhì)如下表:

顏色、狀態(tài)

熔點/

著火點/

密度/g/cm3

紅磷

暗紅色固體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黃色固體

44.1

40

1.82

(著火點也叫燃點,是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最低溫度。)

(猜想與假設) 甲同學:可能是導管內(nèi)原來含有空氣,后來留有吸入的水,影響實驗的準確性。

乙同學:可能是瓶內(nèi)殘留氣體中還有氧氣。

你還能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交流與討論)

1)丙同學認為用木炭代替紅磷,就可以消除誤差,大家認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2)他們對課本上的實驗裝置進行了如圖2所示的改進,為了確保實驗的成功,在裝藥品之前應該__。

①該實驗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學提出應把紅磷換為白磷,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③通過粗銅絲來點燃玻璃管內(nèi)的白磷,這利用了金屬銅的______________性。與課本上的實驗裝置相比較,該裝置的一個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選擇裝置A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該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是____________,你認為該裝置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改進后維續(xù)實驗,將收集的氧氣直接完成鐵絲在氧氣中燃統(tǒng)的。最好選用的收集裝置是________。(填序號)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該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是________,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填序號),該裝置與E裝置組合來收集氧氣,檢驗其中是否集滿氧氣的方法是_______。

3)用裝置C收集氧氣時,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 加熱前,將集氣瓶裝滿水,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 加熱后,觀察到水中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時,立即收集氣體

C 待集氣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在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D 排水法收集完氧氣后,先熄滅酒精燈、再將導氣管從水槽中移出

4)常溫常壓下,氨氣(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廣泛應用于化工、輕工等領(lǐng)域。實驗室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發(fā)生裝置應選擇上圖中的____(填序號,下同),則該氣體不能選用的收集裝置是____:若用裝置F收集NH3,氣體應從____(填“a”“b”)端導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中模擬煉鐵,他們把焦炭和氧化鐵粉末合加強熱,得到無色氣體A和黑色粉末B(如圖所示)。

1)他們煉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2)經(jīng)分析得知,無色氣體A不含有單質(zhì),黑色粉末B的成分是一種或兩種單質(zhì)。甲、乙兩個興趣小組分別對無色氣體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進行探究。

(猜想與假設)甲組認為無色氣體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CO。

乙組認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兩種情況:

①只含有________。

②含有鐵和碳。

(實驗探究)(1)為驗證甲組的猜想,同學們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裝置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裝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當看到甲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乙中____________后,可以確定無色氣體ACO2、CO的混合氣體。有同學提出把甲、乙交換位置,讓氣體A先通過熱的氧化銅也可以達到同樣的實驗目的,你的判斷是_________(填可以不可以)。

2)為驗證乙組中假設②是否成立,設計實驗用物理和化學兩種方法完成以下探究。

實驗方法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物理方法

_________

_________

假設二成立

(交流反思)針對甲組實驗存在的缺陷,同學們一起進行了改進,解決了污染環(huán)境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微粒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A、B、C、D四種粒子共表示______種元素。

2B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________(得到失去”)電子。

3)當x______時,E粒子是原子;當x8時,E粒子是__________(原子”“陽離子陰離子”),其符號是________。

4AF六種粒子中,達到穩(wěn)定結(jié)構(gòu)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缺少鈣元素會影響健康,因此每日需攝人足夠的鈣。市場上某鈣制劑的說明書如圖所示,請仔細閱讀,并進行計算。

(1)葡萄糖酸鈣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__ __

(2)葡萄糖酸鈣中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

(3)按說明書服用鈣片時,每天能夠補充的鈣為 mg(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