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
| 事 實 | 解 釋 |
A | 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 反應前后瓶中分子總數(shù)不變 |
B | CO和CO2化學性質不同 | 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 |
C | 濕衣服在陽光下晾曬變干 | 水分子受熱變成了氧氣分子和氫氣分子 |
D | 金剛石和石墨性質差異很大 | |
B
解析試題分析:根據已有化學知識分析判斷。A、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發(fā)生的是化學變化,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組合,反應前是水分子,反應后是氫分子、氧分子,根據2H2O 通電 2H2↑+ O2 ↑;可以推斷分子總數(shù)應該發(fā)生了變化,不變的反應前后H、O的原子總數(shù),錯誤 B、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也即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CO和CO2化學性質不同,原因就是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正確,C、濕衣服在陽光下晾曬變干,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在物理變化過程中,分子的種類沒有變,變化的是分子間的間隔,所以在這個變化前后并不是水分子受熱變成了氧氣分子和氫氣分子,而是水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大了,所以水由液體變?yōu)闅鈶B(tài),所以錯誤,D、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選B
考點:分子、原子的概念及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微觀解釋,物質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對下列事實解釋不正確的是
選項 | 事 實 | 解 釋 |
A | 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 | 分子很小 |
B |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漸減少 | 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
C | 體溫計中的水銀(汞)熱脹冷縮 | 原子的體積熱脹冷縮 |
D | 炎熱的夏天自行車車胎容易爆裂 | 夏天溫度高,分子間隔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2012年6月,第117號化學元素被成功驗證.下列關于該元素原子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 B.核電荷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 |
C.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D.是一個實心球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相關事實用微觀粒子的知識解釋錯誤的是( )
A.過氧化氫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 由不同種分子構成 |
B.濕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易曬干 —— 溫度升高,分子運動加快 |
C.1體積的水與1體積的酒精混合所得酒精溶液的體積小于2體積 —— 分子間有間隙 |
D.水結冰后體積變大 —— 水分子體積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化學實驗中常常出現(xiàn)“1+1=2”或“1+1≠2”的有趣現(xiàn)象.下列符合“1+1=2”的事實是
A.1L水與1L酒精混合后的體積等于2L |
B.1g鎂與1g稀硫酸充分反應后所得的溶液質量為2g |
C.在1g20℃時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鈉固體能得到2g氯化鈉飽和溶液 |
D.1g硫粉在1g氧氣中恰好完全燃燒后生成2g二氧化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用微觀的眼光看世界”是我們學習化學的重要思想方法。試根據以下材料,結合你所學過的知識,簡要回答:
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約有15萬億個水分子,如果10億人來數(shù)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鐘數(shù)100個,日夜不停,需要數(shù)3萬年才能數(shù)完。
材料二:大多數(shù)物質都有熱脹冷縮現(xiàn)象。
材料三:濕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干。
(1)材料一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用如圖簡易裝置可將海水蒸餾得到蒸餾水。
(1)儀器①名稱是 ,儀器②是 ;
(2)該方法中水經歷了液態(tài)、氣態(tài)的相互轉化,在此裝置中, 的燃燒為水分子運動提供能量,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分子間隔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下同),水蒸氣在導管中溫度逐漸降低,分子運動速率 ,凝結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運用學過的化學知識填空:
(1)檢驗一塊布料是羊毛織品還是合成纖維織品,最簡便可靠的方法是 。
(2)測定溶液的酸堿度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 。
(3)在工業(yè)上,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生產的鹽是 。
(4)硬水煮沸后硬度降低是因為水中 減少的緣故。
(5)加油站、面粉加工廠、紡織廠、煤礦的礦井內,都標有“嚴禁煙火”的字樣或圖標,因為這些地方的空氣中常混有 ,它們遇到明火,有發(fā)生爆炸的危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