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99665  99673  99679  99683  99689  99691  99695  99701  99703  99709  99715  99719  99721  99725  99731  99733  99739  99743  99745  99749  99751  99755  99757  99759  99760  99761  99763  99764  99765  99767  99769  99773  99775  99779  99781  99785  99791  99793  99799  99803  99805  99809  99815  99821  99823  99829  99833  99835  99841  99845  99851  99859  176998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①用游標卡尺測量某一小車的長度(圖甲),讀數(shù)是          cm。
②用螺旋測微器測量某段金屬絲的直徑(圖乙),讀數(shù)是           mm。
③用多用電表“×100Ω擋”測量某電阻的阻值(圖丙),該電阻為             Ω。
④兩個量程的電流表,當用“+”和“-0.6”兩接線柱時(圖�。娏鳛�        A。
⑤兩個量程的電壓表,當用“+”和“-3”兩接線柱時(圖戊),電壓為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單擺周期與擺長”實驗中,某同學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游標卡尺的示數(shù)如下圖所示,請讀出該擺球直徑為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合力與分力關(guān)系”實驗過程中,老師拍下了某同學用一個彈簧秤拉橡皮筋到位置O穩(wěn)定時候的照片。
(1)請指出該同學在進行該項實驗操作上的不恰當之處          

(2)在同學的幫助下該同學進行了正確操作,并記錄下力的方向,由上圖中兩彈簧秤示數(shù)可得知力的大小。請你根據(jù)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在答題卷相應位置的本題插圖中作出這2力的合力,并求出合力的大小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實驗小組選擇如圖所示紙帶,紙帶上選取的連續(xù)三個點A、B、C,測出A點距起點O的距離為s0,A、B兩點間的距離為s1,B、C兩點間的距離為s2,交流電的周期為T,實驗時:

(1)為了減少空氣阻力對實驗的影響.自由落下的重錘密度要       (填“大”或“小”)一些.
(2)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測重錘的質(zhì)量               (填“要”或“不要”).
(3)打點計時器打出B點時,重錘的速度VB=                (用題中所給的字母表示)
(4)實驗小組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以O(shè)為起點B為研究終點,計算結(jié)果是:重錘減小的重力勢能總是大于重錘增加的動能.其原因主要是該實驗中存在阻力作用,因此該組同學想到可以通過該實驗測算平均阻力的大�。阎�?shù)刂亓铀俣戎禐間,重錘的質(zhì)量為m,則該實驗中存在的平均阻力大小f=            (結(jié)果用m,g,,VB,S0,S1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某同學用螺旋測微器測定某一金屬絲的直徑時,測得的結(jié)果如圖甲所示,則該金屬絲的直徑d=      mm;另一位同學用游標尺測一工件的長度,測得的結(jié)果如圖乙所示,則該工件的長度L=    cm.

(2)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
①請指出該同學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兩處明顯錯誤或不當:
                               ;                               

②該同學經(jīng)正確操作得到如圖乙所示的紙帶,取連續(xù)的六個打點A、B、C、D、EF為計數(shù)點,測得點AB、C、D、E、F的距離分別為h1、h2h3、h4、h5.若打點的頻率為f,則打E點時重物速度的表達式為vE =      ;若分別計算出各計數(shù)點對應的速度數(shù)值,并在坐標系中畫出速度的二次方(v2)與距離(h)的關(guān)系圖線,如圖丙所示,則重力加速度g=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圖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裝置示意圖。實驗小組利用此裝置來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條件下,物體的加速度與其質(zhì)量間的關(guān)系。圖中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為50 Hz的交流電源。

①實驗中,為了保證在改變小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時,小車所受的拉力近似不變,則應滿足的條件是:小吊盤和盤中物塊的質(zhì)量之和________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填“接近于”、“遠大于”或“遠小于”)
②下圖是實驗小組得到的一條紙帶,兩個相鄰計數(shù)點的間距為s1、s2。由圖可讀出s1      c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 a      m/s2。(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③右圖為實驗小組以小車和砝碼總質(zhì)量為橫坐標,小車的加速度a為縱坐標,在坐標紙上作出的a關(guān)系圖線。由圖可分析得出:加速度與質(zhì)量成          關(guān)系,(填“成正比”或“成反比”);圖線不過原點說明實驗有誤差,引起這一誤差的主要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時長木板的傾角          (填“過大”或“過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圖是《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的示意圖.

(1)實驗中要注意      
A.固定有白紙的圖板必須豎直放置
B.用兩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兩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必須相同
C.彈簧測力計必須與木板平面平行
(2)做實驗時.要先后用兩個和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用兩個測力計互成角度拉橡皮條時,使橡皮條伸長,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這時除了讀出兩個測力計的示數(shù),還需要記下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一次課外活動中,某同學用圖(a)所示裝置測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鐵塊A與長金屬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已知鐵塊A的質(zhì)量m=1kg,金屬板B的質(zhì)量m′=0.5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屬板B,使其向左運動,彈簧秤示數(shù)的放大情況如圖所示,則A、B間的摩擦力F=          N,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中,某同學使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計時器打點頻率為50Hz。


(1)該同學得到一條紙帶,在紙帶上取連續(xù)的六個點,如圖,自A點起,相鄰兩點間的距離分別為10.0mm、12.0mm、
14.0mm、16.0mm、18.0mm,則打E點時小車的速度為     m/s,小車的加速度為    m/s2
(2)該同學通過數(shù)據(jù)的處理作出了a-F圖象,如圖所示,則①圖中的直線不過原點的原因是                                   。

②圖中的力F理論上指     ,而實驗中卻用     表示。(選填字母符號)
A.砂和砂桶的重力             B.繩對小車的拉力
③此圖中直線發(fā)生彎曲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用圖1所示裝置探究“重錘動能變化與重力對它做功的關(guān)系”,實驗中,讓拖著紙帶的重錘從高處由靜止自由落下,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通過對打下的點進行測量和研究,即可達到實驗目的

(1)圖2是實驗中打下的一條紙帶,O點是重物開始下落時打下的起點,該小組在紙帶上選取A、B、C、D、E、F、G七個計數(shù)點,每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一個計時點(圖中未畫出),各計數(shù)點與起點O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工作頻率為50Hz,分別計算B、C、D、E、F五個計數(shù)點與O點的速度平方差,請將D點的計算結(jié)果填入下表:(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計數(shù)點
B
C
D
E
F
速度平方差△v2/(m·s-12
1.38
2.45
 
5.52
7.50
 
(2)以△v2為縱軸,以各計數(shù)點到O點的距離h為橫軸,在坐標系中作出△v2—h圖象.
(3)若不考慮誤差,認為動能的變化量等于重力做的功,利用作出的圖線的斜率,可求得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        .(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4)重錘下落過程中一定受到阻力的作用,若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用這一裝置測量重錘下落過程中受到的阻力F的大小,還需測量的物理量是                       .(用文字和符號表示)
(5)用測得量和已知量表示F大小的表達式為:F=              .(用符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