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水平固定的小圓盤A,帶電量為Q,電勢為零,從盤心處O由靜止釋放一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球,由于電場的作用,小球豎直上升的高度可達盤中心豎直線上的c點,Oc=h,又知道過豎直線上的b點時,小球速度最大,由此可知在Q所形成的電場中,不能確定的物理量是[  ]
A.b點場強  B.c點場強 C.b點電勢  D.c點電勢
BC

試題分析:速度最大時合力為0,據(jù)受力可得電場力,即可以確定b點場強,b點場強可以確定。由O到C列動能定理可知OC間電勢差,即可確定c點電勢,C點電勢可以確定,反之b點電勢和c點場強無法確定
點評:明確c點速度為零,可由動能定理判斷,b點速度最大,在受力方面重力與電場力相等的特點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0分)如圖,水平面上O點右側(cè)空間有一勻強電場,場強大小E =,方向水平向右,在O處放一個質(zhì)量為m=0.1kg帶電量的絕緣物塊,它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F(xiàn)給物塊一個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已知物塊與水平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其滑動摩擦力,g取10m/s2)求:

(1)物塊第一次速度為零時,該點與O點電勢差的大小
(2)物塊最終停止時,該點與O點的水平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用大小為F的水平恒力,推靜放在光滑水平地面A處的小物塊,推至B處時物塊速度為v,然后改用大小不變、方向相反的力F′推小物塊,則小物塊再次回到B處時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回到A處時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小物塊A的質(zhì)量為m,物塊與坡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水平面光滑;坡道頂端距水平面高度為h,傾角為θ;物塊從坡道進入水平滑道時,在底端O點處無機械能損失,重力加速度為g.將輕彈簧的一端連接在水平滑道M處并固定在墻上,另一自由端恰位于坡道的底端O點,如圖所示.物塊A從坡頂由靜止滑下,

求:(1)物塊滑到O點時的速度大。
(2)彈簧為最大壓縮量d時的彈性勢能;
(3)物塊A被彈回到坡道上升的最大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2分)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斜面上只有AB段粗糙,其余部分都光滑,AB段長為3L.有若干個相同的小方塊(每個小方塊視為質(zhì)點)沿斜面靠在一起,但不粘接,總長為L.將它們由靜止釋放,釋放時下端距A為2L.當(dāng)下端運動到A下面距A為L/2時物塊運動的速度達到最大.

(1)求物塊與粗糙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
(2)求物塊停止時的位置;
(3)要使所有物塊都能通過B點,由靜止釋放時物塊下端距A點至少要多遠(yuǎ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0分)如圖2所示,半徑為r的絕緣細(xì)圓環(huán)的環(huán)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場強為E的勻強電場與環(huán)面平行。一電量為+q、質(zhì)量為m的小球穿在環(huán)上,可沿環(huán)作無摩擦的圓周運動,若小球經(jīng)A點時,速度vA的方向恰與電場垂直,且圓環(huán)與小球間沿水平方向無力的作用,試計算:

(1)小球運動達到最大速度的位置(半徑與豎直方向成的角度θ用字母表示)
(2) 速度vA的大;
(3)小球運動到與A點對稱的B點時,對環(huán)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傾角θ=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長為L、質(zhì)量為m、粗細(xì)均勻、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軟繩置于斜面上,其上端與斜面頂端齊平.用細(xì)線將物塊與軟繩相連,物塊由靜止釋放后向下運動,直到軟繩剛好全部離開斜面(此時物塊未到達地面),在此過程中
A.物塊的機械能逐漸增加
B.軟繩的重力勢能減少了mgL/4,其機械能一定減少
C.物塊重力勢能的減少大于軟繩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與物塊動能增加之和
D.軟繩重力勢能的減少小于軟繩動能的增加與軟繩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有兩個光滑固定斜面AB和BC,A、C兩點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比AB長(如圖甲所示),下面四個圖中(如圖乙)正確表示滑塊速率隨時間t變化規(guī)律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4所示,在水平臺面上的A點,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以初速度被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當(dāng)它到達B點時的動能為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