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橢圓C:(a>b>0)的一個焦點到長軸的兩個端點的距離分別為2+和2-
(1)求橢圓的方程;
(2)設過定點M(0,2)的直線l與橢圓C交于不同的兩點A、B,且∠AOB為銳角(其中O為坐標原點),求直線l的斜率k的取值范圍.
(3)如圖,過原點O任意作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與橢圓(a>b>0)交于P,S,R,Q四點,設原點O到四邊形PQSR一邊的距離為d,試求d=1時a,b滿足的條件.

【答案】分析:(1)由橢圓的幾何性質(zhì)可得焦點到長軸的兩個端點的距離分別為a+c和a-c,再把所給數(shù)值代入即可.
(2)斜率k的取值范圍,須將k用其它參數(shù)表示,先設直線l的方程,代入橢圓方程,求x1+x2和x1x2,再根據(jù)∠AOB為銳角得到向量的數(shù)量積大于0,用直線l的斜率k表示的數(shù)量積,即可得到k的范圍.
(3)先根據(jù)橢圓的對稱性判斷PQSR是菱形,原點O到各邊的距離相等.設四邊形PQSR的一條對角線的方程,根據(jù)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可得另一條對角線的方程,分別與橢圓方程聯(lián)立,再借助菱形各邊長相等,即可得到a,b滿足的條件.
解答:解:(1)由題意得,解得a=2,c=,b=1
所求的方程為
(2)顯然直線x=0不滿足題設條件,可設直線l:y=kx+2,A(x1,y1
得(1+4k2)x2+16kx+12=0.
∵△=(16k)2-4×12(1+4k2)>0,∴k∈(-∞,-)∪(,+∞)(1)
又x1+x2=
由0°<∠AOE<90°?
所以=x1x2+(kx1+2)(kx2+2)
=(1+k2)x1x2+2k(x1+x2)+4=+2k+4>0
∴-2<k<2  (2)
由(1)(2)得:k∈(-2,-)∪(,2).
(3)由橢圓的對稱性可知PQSR是菱形,原點O到各邊的距離相等.
當P在y軸上,Q在x軸上時,直線PQ的方程為,由d=1得,
當P不在y軸上時,設直線PS的斜率為k,P(x1,kx1),則直線RQ的斜率為-,Q(x2,-
,得(1),同理(2)
在Rt△OPQ中,由d|PQ|=|OP||OQ|,即|PQ|2=|OP|2•|OQ|2
所以,化簡得,
k2)+=1+k2,即
綜上,d=1時a,b滿足條件
點評:本體考查了橢圓性質(zhì)的應用,以及判斷直線與橢圓位置關系時,韋達定理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0-2011學年福建省龍巖市高三(上)期末質(zhì)量檢查一級達標數(shù)學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橢圓C: (a>b>0)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1,0)、F2(1,0),離心率為
(Ⅰ)求橢圓C的方程;
(Ⅱ)已知一直線l過橢圓C的右焦點F2,交橢圓于點A、B.
(。┤魸M足(O為坐標原點),求△AOB的面積;
(ⅱ)當直線l與兩坐標軸都不垂直時,在x軸上是否總存在一點P,使得直線PA、PB的傾斜角互為補角?若存在,求出P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理科數(shù)學(四川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13分)已知橢圓C:(a>b>0)的兩個焦點分別為F1(﹣1,0),F(xiàn)2(1,0),且橢圓C經(jīng)過點

(I)求橢圓C的離心率:

(II)設過點A(0,2)的直線l與橢圓C交于M,N兩點,點Q是線段MN上的點,且,求點Q的軌跡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4屆甘肅武威六中高二12月學段檢測文科數(shù)學試題(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12分)已知橢圓C:(a>b>0)的一個頂點為A(2,0),離心率為,直線y=k(x-1)與橢圓C交于不同的兩點M、N.

 ①求橢圓C的方程.

 ②當⊿AMN的面積為時,求k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西省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科數(shù)學 題型:解答題

已知橢圓C:+=1(a>b>0),直線y=x+與以原點為圓心,以橢圓C的短半軸長為半徑的圓相切,F(xiàn)1,F(xiàn)2為其左、右焦點,P為橢圓C上任一點,△F1PF2的重心為G,內(nèi)心為I,且IG∥F1F2。⑴求橢圓C的方程。⑵若直線L:y=kx+m(k≠0)與橢圓C交于不同兩點A,B且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過定點C(,0)求實數(shù)k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0-2011學年浙江省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數(shù)學文卷 題型:選擇題

已知橢圓C:(a>b>0)的離心率為,過右焦點F且斜率為kk>0)的直線與橢圓C相交于A、B兩點,若。則 (    ) 

(A)1     (B)2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