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蛙的變態(tài)發(fā)育過程中,導致蝌蚪尾消失的生理過程是
A. 細胞分化 B. 細胞凋亡
C. 細胞壞死 D. 細胞癌變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回答:
(1)科學家依據______________將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圖B是藍藻細胞,其DNA存在于____________,它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圖的圖1是在使用目鏡為10×,物鏡也為10×的顯微鏡下觀察蛙的皮膚上皮細胞時的視野,圖2是更換物鏡后的視野,則更換的物鏡應為______(填放大倍數)。
(3)細胞內的細胞質并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流動著,其方式多數呈環(huán)形流動。若在顯微鏡下觀察到一個細胞的細胞質沿逆時針方向流動,則實際的流動方向應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過程中的物質變化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過程①和②都只能發(fā)生在缺氧條件下
B.過程①和③都只發(fā)生在酵母細胞的線粒體中
C.過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氣的參與
D.過程①~④所需的最適溫度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示意圖,請回答有關問題:
(1)外植體若是菊花莖段組織,則在配制MS固體培養(yǎng)基時,(“必需”、“不必需”)添加植物激素.
(2)外植體若是菊花的根尖組織,則在正常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成的新菊花植株葉片的顏色是 , 這過程體現了植物細胞具有 .
(3)植物激素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是啟動細胞分裂和分化的關鍵性激素,在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①若先使用細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長素,實驗結果是細胞 .
②當同時使用這兩種激素時,生長素用量比細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高”、“低”、“適中”)時,促進愈傷組織的形成.
(4)外植體若是月季的花藥,則圖中的①過程(“需要”、“不需要”)光照,而經②③④過程培養(yǎng)出的植物一般稱為植株.該植株產生的途徑除了圖中所示外,還可以是花粉通過階段發(fā)育而來.
(5)外植體若是月季的花藥,選用的材料合適與否是成功誘導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選用單核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科研人員對某植物不同百分比的葉片進行遮光處理,在適宜光照下檢測未遮光葉片單位面積的CO2吸收速率和淀粉含量,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過程要能持續(xù)進行,除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水分外,還必須滿足的環(huán)境條件是 .
(2)葉肉細胞中,光反應階段產生的NADPH在暗反應階段參與的化學反應是 , 產生的O2與NADH反應生成水的場所是 .
(3)圖示實驗結果表明,隨著植株遮光葉片的比例上升,未遮光葉片光合速率逐漸上升,出現這種現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由此說明,植物葉片光合速率除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外,還受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工程技術已成為生物科學的核心技術,限制酶被譽為基因工程中的“分子手術刀”.圖中的Sma I、EcoR I、BamH I、Hind III都是限制酶,圖中的箭頭表示幾種限制酶的酶切位點.回答下列問題:
(1)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構建 . 用圖中的質粒和外源DNA構建重組質粒時,不能使用Sma I切割,原因是 . 重組質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為標記基因,原因是 .
(2)將日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時,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 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后的表達過程中,啟動子需與識別和結合,從而驅動轉錄過程.最終目的基因是否成功翻譯咸蛋白質,常用的方法進行檢測,若出現雜交帶,表明目的基因已形成蛋白質產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探究CO2是否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其中a為實驗裝置,b為對照裝置.有關用塑料袋扎緊花盆的實驗設計思路是( )
A.確保植株與外界空氣進一步隔絕
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謝活動的干擾
C.防止NaOH溶液對植物根系的影響
D.避免土壤中自養(yǎng)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二倍體草莓的幼苗經秋水仙素誘導變成四倍體草莓,該過程采用的育種方法是( )
A. 多倍體育種 B. 誘變育種 C. 雜交育種 D. 單倍體育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