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在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可逆反應:CO2(g)+H2(g)?CO(g)+H2O(g),化學平衡常數(shù)(K)與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
t(℃)70080085010001200
K0.60.91.01.72.6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可逆反應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K=$\frac{c(CO)•c({H}_{2}O)}{c(C{O}_{2})•c({H}_{2})}$.
(2)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填“正反應方向”或“逆反應方向”)移動.
(3)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BC.
A.容器中的壓強不變
B.H2的質量分數(shù)保持不變
C.兩個C=O鍵斷裂的同時有兩個H-O鍵斷裂
D.K不變
E.c(CO2)=c(CO)
(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列關系:c(CO2)•c(H2)=c(CO)•c(H2O),此時的溫度為850℃;在此溫度下,若該容器中含有1mol CO2、1.2mol H2、0.75mol CO、1.5molH2O(g),則此時反應所處的狀態(tài)為向正反應方向進行中(填“向正反應方向進行中”、“向逆反應方向進行中”或“平衡狀態(tài)”).
(5)在850℃下,將1.5mol CO2、1.0mol H2混合于該1L的密閉容器中,在該溫度下達到平衡時,H2的轉化率為60%.

分析 (1)化學平衡常數(shù)是指: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到達平衡時,生成物的濃度系數(shù)次冪之積與反應物的濃度系數(shù)次冪之積的比,固體、純液體不需要在化學平衡常數(shù)中寫出;
(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增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
(3)可逆反應到達平衡時,同種物質的正逆速率相等,各組分的濃度、含量保持不變,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變,判斷平衡的物理量應隨反應進行發(fā)生變化,該物理量由變化到不變化說明到達平衡;
(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c(CO2)•c(H2)=c(CO)•c(H2O),說明平衡常數(shù)K=1;
計算此時濃度商Qc,若Qc=K,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Qc<K,反應向正反應進行,若Qc>K,反應向逆反應進行;
(5)設氫氣轉化率為x,則轉化的氫氣為xmol,表示出平衡時各組分物質的量,再利用平衡常數(shù)列方程計算解答.

解答 解:(1)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數(shù)k=$\frac{c(CO)•c({H}_{2}O)}{c(C{O}_{2})•c({H}_{2})}$,
故答案為:$\frac{c(CO)•c({H}_{2}O)}{c(C{O}_{2})•c({H}_{2})}$;
(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溫度越高平衡常數(shù)越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故答案為:正反應方向;
(3)A.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容器內(nèi)壓強自始至終不變,容器中壓強變,不能說明反應到達平衡,故A錯誤;
B.到達平衡時各組分含量不變,H2的質量分數(shù)保持不變,說明反應到達平衡,故B正確;
C.兩個C=O鍵斷裂的同時有兩個H-O鍵斷裂,兩個H-O鍵斷裂時會生成2個C=O,說明二氧化碳的生成速率與消耗速率相等,說明反應到達平衡,故C正確;
D.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變,故D錯誤;
E.c(CO2)=c(CO)時可能處于平衡狀態(tài),可能不處于平衡狀態(tài),與反應的條件有關,即與二氧化碳的轉化率有關,故E錯誤;
故選:BC;
(4)根據(jù)c(CO2)•c(H2)=c(CO)•c(H2O)可知,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frac{c(CO)•c({H}_{2}O)}{c(C{O}_{2})•c({H}_{2})}$=1,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故此時溫度為850℃,
此時濃度商Qc=$\frac{0.75×1.5}{1×1.2}$=0.94<850℃時平衡常數(shù)K=1,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
故答案為:850℃;向正反應方向進行中;
(5)設氫氣轉化率為x,轉化的氫氣為xmol,則:
            CO2(g)+H2(g)?CO(g)+H2O(g)
起始量(mol):1.5     1        0       0
變化量(mol):x       x        x       x
平衡量(mol):1.5-x   1-x      x       x
則$\frac{x×x}{(1.5-x)×(1-x)}$=1,解得x=60%,
故答案為:60%.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應用、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難度中等,掌握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書寫與應用,注意判斷化學平衡狀態(tài),選擇的物理量應是隨反應進行發(fā)生不變,當該物理量不再變化時,說明到達平衡狀態(tài).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化學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
B.化學的特征就是認識分子和制造分子,是一門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實用性的科學
C.利用化學變化可以制造出新的分子,但不能制造出新的原子
D.化學研究會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最終人類將會毀滅在化學物質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向飽和氯水中加入過量的亞硫酸鈉粉末,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B.只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C.會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SO2D.溶液中存在H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化學變化中,需要加入還原劑才能實現(xiàn)的是( 。
A.C→CO2B.CO→CO2C.CuO→CuD.H2SO4→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在3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 A氣體和2mol B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A(g)+B(g)?2C(g),達平衡時,在相同溫度下測得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壓強是反應前的0.8倍,則A的轉化率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2molCO的質量是56g;在標準狀況下所占的體積約為44.8L;所含分子數(shù)目約為1.204×1024;將質量比為14:22的CO和CO2混合,則混合氣體中CO和C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A、B、C、D、E、F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G為第四周期元素,B、C相鄰且同周期,A、D同主族.A、C能形成兩種化合物甲和乙,原子個數(shù)比分別為2:1和1:1,甲為常見的溶劑.E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F元素為同周期電負性最大的元素.D和F可形成化合物丙,E和F可形成化合物。瓽為第四周期未成對電子數(shù)最多的元素.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G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54s1
(2)B和C比較,第一電離能較大的元素是N(填元素符號),其原因為O原子核外價電子排布式2s22p4,而N原子核外價電子排布式2s22p3,2p亞層屬于半充滿的穩(wěn)定結構,難失去一個電子,因此第一電離能較大.
(3)A與B形成的化合物易溶于化合物甲,其主要原因是NH3和H2O之間含有氫鍵.
(4)甲、乙兩分子中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是H2O2(填分子式),它的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是sp3
(5)已知化合物丁熔點190℃,沸點183℃,結構如圖所示.
①丙和丁比較,熔點較低的化合物是Al2Cl6(填化學式),其原因為Al2Cl6為分子晶體,NaCl屬于離子晶體,離子晶體熔點比分子晶體高.
②則丁含有的作用力有BDE(填序號).
A.離子鍵    B.共價鍵    C.金屬鍵    D.配位鍵    E.范德華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過氧化氫(H2O2)的水溶液俗稱雙氧水,近年來倍受人們的青睞,被稱為“綠色氧化劑”.
(1)寫出H2O2的電子式,其分子內(nèi)存在極性、非極性鍵.
(2)與H2O2分子具有相同電子數(shù)的雙原子單質分子為(寫化學式)F2,與H2O2分子具有相同電子數(shù)的三原子化合物分子為(寫化學式)H2S.
(3)某工業(yè)廢水中含有一定量氯氣,為了除去氯氣,常加入H2O2作脫氯劑,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H2O2=2HC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溫度時,在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1)X的轉化率是30%
(2)由圖中所給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3Y?2Z;
(3)反應從開始至2分鐘末,用Z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Z)=0.05mol/(L•min),
(4)當反應進行到第2min,該反應達到平衡.若三種物質都是氣體,平衡時Y所占體積的百分比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