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為了比較鹵素單質氧化性強弱,可在實驗中先制Cl2,并將Cl2依次通入NaBr溶液和KI淀粉溶液中.圖1是所示儀器及藥品:

請回答:
(1)若所制氣體從左向右流向時,上述各儀器接口的連接順序為F接G、H接D、C接B、A接E.
(2)裝置3的作用是吸收未反應完的Cl2,防止污染空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l2+2NaOH=NaCl+NaClO+H2O.
(3)裝置1中的現(xiàn)象是溶液變藍.
(4)在反應裝置中發(fā)生反應: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將8.7g的MnO2與足量的濃鹽酸反應可制得Cl2的體積為2.24L(標準狀況,MnO2的摩爾質量為87g•mol-1).
【實驗討論】
對圖1實驗中 Cl2的收集,甲乙兩同學都選用圖2裝置,但對連接方式持有不同意見.
甲同學認為:Cl2氣體應從a處通入集氣瓶中.
乙同學認為:Cl2氣體應從b處通入集氣瓶中.
你認為甲(填“甲”或“乙”)同學的看法是正確的.(已知:同等條件下Cl2的密度大于空氣)
【聯(lián)系實際】如果要收集干燥氯氣的實驗裝置.裝置圖2前(填“前”或“后”)再放同樣的一個洗氣瓶,所盛試劑的名稱及其作用是濃硫酸、作Cl2的干燥劑.

分析 (1)根據實驗目的知,先制取氯氣,然后將氯氣通入NaBr溶液、再通入KI溶液,氯氣有毒不能排空,最后連接尾氣處理裝置;
(2)氯氣有毒不能直接排空,但氯氣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3)氯氣能氧化碘離子生成碘單質,碘與淀粉試液變藍色;
(4)根據n=$\frac{m}{M}$計算出二氧化錳的物質的量,再根據反應計算出生成氯氣的物質的量及標況下的體積;同等條件下Cl2的密度大于空氣,需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因從溶液中制取氯氣,用濃硫酸干燥氯氣.

解答 解:(1)根據實驗目的知,先制取氯氣(F、G),然后將氯氣通入NaBr溶液(H、D)、再通入KI溶液檢驗氯氣的強氧化性(C、B),氯氣有毒不能排空,否則會污染大氣,所以最后連接尾氣處理裝置(A、E),檢驗裝置中導氣管遵循“長進短出”原則,所以連接順序是F→G→H→D→C→B→A→E,
故答案為:F、G H、D C、B A、E;
(2)氯氣有毒不能直接排空,但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裝置3的作用是吸收未反應完的Cl2,防止污染空氣,方程式為Cl2+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為:吸收未反應完的Cl2,防止污染空氣;Cl2+2NaOH=NaCl+NaClO+H2O;
(3)氯氣能氧化碘離子生成碘單質,碘與淀粉試液變藍色,所以看到的現(xiàn)象是溶液變藍色,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l2+2KI═I2+2KCl,
故答案為:溶液變藍;
(4)8.7g二氧化錳的物質的量為:$\frac{8.7g}{87g/mol}$=0.1mol,根據反應可知,0.1mol二氧化錳完全反應生成0.1mol氯氣,標況下0.1mol氯氣的體積為:22.4L/mol×0.1mol=2.24L,加熱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制取的氯氣中混有水,氯氣為酸性氣體,需用濃硫酸作Cl2的干燥劑,同等條件下Cl2的密度大于空氣,需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氯氣,即Cl2氣體應從a處通入集氣瓶中,
故答案為:2.24L;甲;前;濃硫酸;作Cl2的干燥劑.

點評 本題以鹵族元素為例考查非金屬元素性質遞變規(guī)律,涉及氣體的制取、性質檢驗、尾氣處理,明確實驗先后順序是解本題關鍵,同時還考查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及思維的縝密性,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工業(yè)廢棄物對環(huán)境的危害極大,硫酸工業(yè)廢渣廢棄物的主要成分為MgO、Al2O3、Fe2O3、SiO2.某同學設計以下方案,變廢為寶提取廢渣中的金屬元素.

已知常溫條件下:
①陽離子以氫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陽離子濃度低于10?5mol•L-1)時溶液的pH:
沉淀物Fe(OH)3Al(OH)3Mg(OH)2
pH3.45.211
②飽和氨水溶液中c(OH-)約為1×10-3mol•L-1
請回答:
(1)寫出A與氫氟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iO2+4HF=SiF4↑+2H2O.
(2)上述流程中兩次使用試劑X,推測試劑X是氫氧化鈉(填“氨水”或“氫氧化鈉”)其理由是經過計算飽和氨水的pH=11,使用氨水不能將溶液調至pH=13,所以選擇氫氧化鈉調節(jié)溶液酸堿性.
(3)寫出F→H的反應離子方程式:AlO2-+CO2+2H2O=Al(OH)3↓+HCO3-;
(4)溶液D到固體E過程中需要控制溶液pH=13,如果pH過小,可能導致的后果是鎂離子沉淀不完全或氫氧化鋁溶解不完全.
(5)固體C跟HI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OH)3+2I-+6H+=2Fe2++I2+6H2O.
(6)試計算Mg(OH)2的Ksp=10-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可用于制備錳及其化合物.
(1)早期冶煉金屬錳的一種方法是先煅燒軟錳礦生成Mn3O4,再利用鋁熱反應原理制得錳,該鋁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8Al+3Mn3O4$\frac{\underline{\;高溫\;}}{\;}$4Al2O3+9Mn.
(2)現(xiàn)代冶煉金屬錳的一種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下表為t℃時,有關物質的pKsp(注:pKsp=-lgKsp).
物質Fe(OH)3Cu(OH)2Ca(OH)2Mn(OH)2CuSCaSMnSMnCO3
pKsp37.419.325.2612.735.25.8612.610.7
軟錳礦還原浸出的反應為:12MnO2+C6H12O6+12H2SO4═12MnSO4+6CO2↑+18H2O
①該反應中,還原劑為C6H12O6.寫出一種能提高還原浸出速率的措施:升高反應溫度.
②濾液1的p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MnSO4浸出液的pH.
③加入MnF2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a2+(填Ca2+、Fe3+或Cu2+).
(3)由MnSO4制取MnCO3:往MnSO4溶液中加入過量NH4HCO3溶液,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2++2HCO3-=MnCO3↓+H2O+CO2↑;若往MnSO4溶液中加入(NH42CO3溶液,還會產生Mn(OH)2,可能的原因是:MnCO3(s)+2OH-(aq)═Mn(OH)2(s)+CO32-(aq),t℃時,計算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100(填數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NA代表阿伏伽德羅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00mL1mol/L的Na3PO4溶液中含有離子數多于0.4NA
B.1molAlCl3跟水反應完全轉化成氫氧化鋁膠體后,生成膠體粒子的數目為1NA
C.12g石墨晶體中含有碳碳鍵數目為2×6.02×1023
D.標準狀況下,22.4LCHCl3中含有氯原子數目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對于炔烴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鍵的不飽和鏈烴
B.易發(fā)生加成反應
C.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分子里所有的碳原子都處于同一直線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實驗是進行化學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有關實驗敘述正確的是bc(填序號).
a.試管、燒杯、量筒、集氣瓶均不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
b.金屬鈉在空氣中會迅速被氧化,因此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蠟油中
c.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入盛有氯氣的集氣瓶中,最終其顏色褪去
d.配制稀硫酸時,先沿燒杯內壁緩緩注入濃硫酸,再向燒杯中緩緩加水
e.稱量NaOH固體時,須在兩個托盤上放上大小相同的紙片
(2)實驗室需用480mL 0.1mol•L-1標準NaOH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在如圖所示儀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AC(填序號),除圖中已有儀器外,配制上述溶液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有500ml容量瓶 小燒杯 玻璃棒.
②配制NaOH溶液的實驗步驟如下:
a.計算應稱取氫氧化鈉固體的質量為2.0g.
b.稱取氫氧化鈉固體.
c.將燒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2~3次,洗滌液也注入容量瓶中.
d.用適量的蒸餾水溶解稱量好的氫氧化鈉固體,并冷卻至室溫.
e.蓋好瓶塞,上下反復顛倒7~8次,搖勻.
f.繼續(xù)向容量瓶中加蒸餾水至刻度線下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上述步驟的正確操作順序為abdcfe(用序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lO-水解程度增大,溶液堿性增強
B.鐵片鍍鋅時,鐵片與外電源的正極相連
C.常溫下,反應4Fe(OH)2(s)+2H2O(l)+O2(g)═4Fe(OH)3(s)能自發(fā)進行,則△H<0
D.t℃時,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NO2(g)+SO2(g)?NO(g)+SO3(g),通入少量O2,$\frac{c(NO)•c(S{O}_{3})}{c(N{O}_{2})•c(S{O}_{2})}$的值及SO2轉化率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層電子數為其周期數的二倍;b和d的A2B型氫化物均為V形分子,c的+1價離子比e的-1價離子少8個電子.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a為碳,c為鈉;
(2)由這些元素形成的雙原子分子為CO、O2;
(3)元素a和b形成的一種化合物與c和b形成的一種化合物發(fā)生的反應常用于防毒面具中,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2Na2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均正確的是(  )
選項實驗操作現(xiàn)象結論
A將水蒸氣通過灼熱的鐵粉粉末變紅鐵與水在高溫下反應
B將KI和FeCl3溶液在試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蕩,靜置下層溶液顯紫紅色氧化性:Fe3+>I2
C將可調高度的銅絲伸入到稀HNO3溶液變藍Cu與稀HNO3發(fā)生置換反應
D向AgNO3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溶液澄清Ag+與NH3?H2O能大量共存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