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衢州二模)某中學九年級甲、乙兩班同學商定舉行一次遠足活動,A、B兩地相離10千米,甲班從A地出發(fā)勻速步行到B地,乙班從B地出發(fā)勻速步行到A地,兩班同學各自到達目的地后都就地活動.兩班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設步行時間為x小時,甲、乙兩班離A地的距離分別為y1千米、y2千米,y1、y2與x的函數(shù)關系圖象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解答下列問題:
(1)分別求出y1、y2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
(2)求甲、乙兩班學生出發(fā)后,幾小時相遇?
(3)求甲班同學去遠足的過程中,步行多少時間后兩班同學之距為9千米?
分析:(1)直接利用待定系數(shù)法就可以求出y1,y2的解析式.
(2)根據(jù)條件可以知道兩班各自行完全程的時間,就可以求出他們各自的速度,最后用總路程除以速度和就可以求出相遇時間.
(3)根據(jù)圖象信息可以求出甲、乙兩班圖象的行進速度,然后根據(jù)相遇前和相遇后相距9千米時的時間.
解答:解:(1)∵y1經(jīng)過(0,0),(2.5,10)這兩點,
設y1的解析式為:y1=kx,由題意,得
10=2.5k,
解得:k=4,
∴y1=4x 
∵y2經(jīng)過(0,10)、(2,0)兩點,
設y2的解析式為:y2=kx+b,由題意,得
10=b
0=2k+b
,
解得
b=10
k=-5

∴y2=-5x+10
(2)∵甲班的速度為:10÷2.5=4km/時.
乙班的速度為:10÷2=5km/時,
∴甲、乙兩班的相遇時間為:10÷9=
10
9
小時.
(3)相遇前相距9km的時間是:
(10-9)÷(4+5)=
1
9
小時;
相遇后相距9km的時間是:
(10+9)÷(4+5)=
19
9
小時.
點評:本題是一道一次函數(shù)的綜合試題,主要考查一次函數(shù)的應用,行程問題:路程=速度×時間的運用以及相遇問題中速度和的運用.在解答中注意分類討論思想的靈活處理.在分類討論時要考慮全面和完整.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衢州二模)計算:
8
+2(π-2012)0-4sin45°+(-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衢州二模)如圖是某區(qū)“平改坡”工程中一種坡屋頂?shù)脑O計圖.已知原平屋頂?shù)膶挾華B為8米,兩條相等的斜面鋼條AC、BC夾角為110°,過點C作CD⊥AB于D.
(1)求坡屋頂高度CD的長度;
(2)求斜面鋼條AC的長度.(長度精確到0.1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衢州二模)如圖,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點,F(xiàn)是AD延長線上一點,且DF=BE=
14
BC=1.
(1)求證:CE=CF;
(2)若G在AD上,連接GC,且∠GCE=45°,求∠GCF的度數(shù);
(3)在(2)的條件下,求GC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衢州二模)已知:拋物線y1=x2以點C為頂點且過點B,拋物線y2=a2x2+b2x+c2以點B為頂點且過點C,分別過點B、C作x軸的平行線,交拋物線y1=x2、y2=a2x2+b2x+c2于點A、D,且AB=AC.
(1)如圖1,①求證:△ABC為正三角形;②求點A的坐標;
(2)①如圖2,若將拋物線“y1=x2”改為“y1=x2+1”,其他條件不變,求CD的長;
②如圖3,若將拋物線“y1=x2”改為“y1=3x2+b1x+c1”,其他條件不變,求a2的值;
(3)若將拋物線“y1=x2”改為拋物線“y1=a1x2+b1x+c1”,其他條件不變,直接寫出b1關于b2的關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