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梯形OABC中,CB∥OA,O為坐標原點,點C在y軸上,點A在x軸上,OC=4,tan∠OAB=2,以點B為頂點的拋物線經(jīng)過O、A兩點.求梯形OABC的面積.

解:過點B作BD⊥x軸于點D,
∵OC=4,
∴BD=OC=4,
∵tan∠OAB==2,
∴AD=2,
∵點D為OA的中點,
∴OA=4,BC=2,
∴S梯形OABC===12.
答:梯形OABC的面積為12.
分析:首先過點B作BD⊥x軸于點D.根據(jù)Rt△ABD中BD=OC=4,tan∠OAB=2,求得OA的長,再根據(jù)拋物線的性質(zhì)求得BC、OA的長.最后運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求得最終值.
點評:本題考查拋物線的性質(zhì):拋物線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為直線x=,對稱軸與拋物線唯一的交點為拋物線的頂點P.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在梯形OABC中,CB∥OA,O為坐標原點,點C在y軸上,點A在x軸上,OC=4,tan∠OAB=2,以點B為頂點的拋物線經(jīng)過O、A兩點.求梯形OABC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直角梯形OABC中,AB∥OC,O為坐標原點,點A在y軸正半軸上,點C在x軸正半軸上,點B坐標為(2,2
3
),∠BCO=60°,OH⊥BC于點H,動點P從點H出發(fā),沿線段HO向點O運動,動點Q從點O出發(fā),沿線段OA向點A運動,兩點同時出發(fā),速度都為每秒1個單位長度,設點P運動的時間為t秒.
(1)OH=
2
3
2
3
;
(2)用含t(秒)的代數(shù)式表示點P和Q的坐標:P(
0
0
,
t
t
),Q(
3-
3
2
t
3-
3
2
t
,
3
-
1
2
t
3
-
1
2
t
);
(3)若△OPQ的面積為S(平方單位),求S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并求t為何值時,△OPQ的面積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梯形OABC中,O為直角坐標系的原點,A、B、C的坐標分別為(14,0),(14,3),(4,3).點P、Q同時從原點出發(fā),分別做勻速運動,其中點P沿OA向終點A運動,速度為每秒1個單位,點Q沿OC、CB向終點B運動.當這兩點中有一點到達自己的終點時,另一點也停止運動.

   (1)設從出發(fā)起運動了x秒,如果點Q的速度為每秒2個單位,試分別寫出這時點Q在OC上或CB上時的坐標(用含x的代數(shù)式表示,不要求寫出x的取值范圍);

(2)設從出發(fā)起運動了x秒,如果點P與點Q所經(jīng)過的路程之和恰好為梯形OABC的周長的一半.

①試用含x的代數(shù)式表示這時點Q所經(jīng)過的路程和它的速度;

②試問:這時直線PQ是否可能同時把梯形OABC的面積也分成相等的兩部分?如果有可能,求出相應的x的值和P、Q的坐標,如不可能,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2011學年北京市房山區(qū)九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在梯形OABC中,CB∥OA,O為坐標原點,點C在y軸上,點A在x軸上,OC=4,tan∠OAB=2,以點B為頂點的拋物線經(jīng)過O、A兩點.求梯形OABC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