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PQR是⊙O的內接正三角形,四邊形ABCD是⊙O的內接正方形,BC∥QR,則∠AOQ=
 
考點:圓周角定理,垂徑定理
專題:計算題
分析:連結OD,根據(jù)等邊三角形性質得PQ=PR=QR,則∠POQ=
1
3
×360°=120°,根據(jù)圓內接等邊三角形的性質有OP⊥QR,而BC∥QR,所以OP⊥BC,根據(jù)四邊形ABCD是⊙O的內接正方形,則OP⊥AD,∠AOD=90°,然后根據(jù)垂徑定理可得∠AOP=∠DOP=45°,再利用∠AOQ=∠POQ-∠AOP計算即可.
解答:解:連結OD,如圖,
∵△PQR是⊙O的內接正三角形,
∴PQ=PR=QR,
∴∠POQ=
1
3
×360°=120°,OP⊥QR,
∵BC∥QR,
∴OP⊥BC,
∵四邊形ABCD是⊙O的內接正方形,
∴OP⊥AD,∠AOD=90°,
∴弧AP=弧DP,
∴∠AOP=∠DOP,
∴∠AOP=
1
2
×90°=45°,
∴∠AOQ=∠POQ-∠AOP=75°.
故答案為75°.
點評:本題考查了圓周角定理:在同圓或等圓中,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都等于這條弧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也考查了垂徑定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二次函數(shù)y=ax2+bx+c(a≠0)的圖象如圖所示,反比例函數(shù)y=
a-b
x
與正比例函數(shù)y=(2b+c)x在同一坐標系中的大致圖象可能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
a
3
=
b
4
=
c
5
≠0
,則
a+b+c
a+b-c
的值為(  )
A、3B、4C、5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ABO的頂點A是雙曲線y=
m
x
與直線y=kx+b在第四象限內的交點,AB⊥x軸于點B,OA=2
5
,tan∠OAB=
1
2
.另一交點為C(-8,n).求:
(1)求這兩個函數(shù)的解析式;
(2)若直線AC分別與x軸,y軸交于D,E兩點,且CD=t•DE,求t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點P(x,y)經過變換τ得到點P′(x′,y′),該變換記作τ(x,y)=(x′,y′),其中
x′=ax+by
y′=ax-by
(a,b為常數(shù)).例如,當a=1,且b=1時,τ(-2,3)=(1,-5).
(1)當a=1,且b=-2時,τ(0,1)=
 

(2)若τ(1,2)=(0,-2),則a=
 
,b=
 
;
(3)設點P(x,y)是直線y=2x上的任意一點,點P經過變換τ得到點P′(x′,y′).若點P與點P′重合,求a和b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己知:如圖,點E、F是線段BD上兩點,AE∥CF,∠A=∠C,AD=CB.求證:BE=D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P是⊙O外一點,PA是⊙O的切線,A是切點,B是⊙O上一點,且PA=PB,延長BO分別與⊙O切線PA相交于點C、Q兩點.
(1)求證:PB是⊙O的切線;
(2)D為PB的中點,QD交AB于點E,若⊙O的半徑為3,CQ=2,求
AE
BE
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半徑為R(R為常數(shù))的扇形AOB中,∠AOB=90°,點C在
AB
上從點A向點B運動(不與點A、B重合),連結AC,BC,OD⊥BC,OE⊥AC,垂足分別為D、E,則線段DE的長度( 。
A、先變大后變小B、不變
C、先變小后變大D、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直線L1:y=-x+3交x軸于點A,交y軸于點B,拋物線y=ax2+bx+c經過A、B、C(1,0)三點.
(1)則a=
 
,b=
 
,c=
 
;
(2)若點D的坐標為(-1,0),直線L2過點D,且L2⊥L1,則直線L2的表達式為
 

(3)在(2)的條件下,求直線L2、L1與x軸所圍成的三角形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