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B、C、D、E五種物質都是已學過的常見物質,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其中A是一種白色固體物質,B是一種黑色粉末,E在常溫下是一種液態(tài)物質(反應條件略去)。

(1)C的化學式是_____, B在反應①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寫出①、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寫出物質D在反應③中體現(xiàn)出的性質_______________。

【答案】KCl 催化作用 2KClO32KCl + 3O2 2H2O 2H2↑+ O2 助燃性

【解析】

A、B、C、D、E五種物質都是已學過的常見物質,根據(jù)框圖提供的信息可知,B在反應前后不變, B可能是催化劑,A是一種白色固體物質,B是一種黑色粉末,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加熱生成氯化鉀和氧氣,所以A是氯酸鉀, B是二氧化錳; E在常溫下是一種液態(tài)物質,DE可以相互轉化,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水通電時生成氫氣和氧氣,所以E是水,D是氧氣,C是氯化鉀,經(jīng)過驗證,推導正確。

(1)C是氯化鉀,化學式是KCl, B是二氧化錳在反應①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反應①是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加熱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ClO32KCl + 3O2↑;反應②是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H2O 2H2↑+ O2↑;

(3)物質D是氧氣,反應③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氧氣在反應中體現(xiàn)出的性質是助燃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根據(jù)實驗室提供的儀器和藥品,在老師的指導下從下圖中選擇 裝置進行了氧氣的制備實驗。

(1)儀器a的名稱_______

(2)甲同學選擇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為獲得平穩(wěn)的氧氣流并收集一瓶較純凈的氧氣,完成該實驗應選用的裝置 _________(填字母)。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3)乙同學稱取一定質量高錳酸鉀放在大試管中,將溫度控制在 250℃加熱制取氧氣, 實驗結束時,乙同學發(fā)現(xiàn)收集到的氧氣大于理論產(chǎn)量,針對這一現(xiàn)象,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 1:反應生成的二氧化錳分解放出氧氣;

猜想 2:反應生成的錳酸鉀分解放出氧氣。

(實驗驗證)同學們分為兩組,分別進行以下實驗:

①第一組同學取一定質量的二氧化錳于試管中,在 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 后測得二氧化錳的質量不變。則猜想 1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

②第二組同學取錳酸鉀于試管中在 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 2 正確的結論。該組同學選擇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

(4)丙同學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氯酸鉀固體加熱制取氧氣的反應速率很慢,但如果將高錳酸鉀固體與氯酸鉀固體混合加熱,則氯酸鉀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該學生認為高錳酸鉀在氯酸鉀的分解反應中可以作催化劑。你同意他的看法嗎?______(選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你根據(jù)教材中學過的知識完成下表: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得到結論

比較空氣與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呼出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比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低

探究蠟燭的物理性質

用小刀切一小塊蠟燭,投入水中,一段時間,無明顯變化

蠟燭浮在水面上,一段時間無明顯變化

蠟燭的硬度較低,

______________

探究火焰各部分溫度的高低

將一根細木條放入火焰中,約2秒后立即取出

木條兩側被燒痕跡最重

______________

探究蠟燭燃燒后的產(chǎn)物

(資料)

硫酸銅(CuSO4)是一種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變?yōu)樗{色。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白色硫酸銅粉末變?yōu)樗{色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裝置探究分子的性質實驗

I是按課本進行的一個化學實驗,乙燒杯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此實驗說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在實驗時同學們聞到了一股難聞的刺激性氣味,于是小明對原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裝置如圖Ⅱ,并進行如下操作:

B處放置滴有酚酞溶液的濾紙,用注射器注入少量濃氨水。一段時間后,觀察到B處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比改進前的實驗,改進后實驗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證明氧化銅能加快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并與相同條件下的催化效果做比較,實驗時間均以生成氣體為準(即比較反應速率).用圖示裝置測量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其它可能影響實驗因素均已忽略,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序號

過氧化氫溶液體積

催化劑

待測數(shù)據(jù)

氧化銅

圖中油層的作用是________

從設計原理看,實驗中的“待測數(shù)據(jù)”可以是指________

為了較準確地測量氣體體積,在讀取反應前后量氣管中液面的讀數(shù)的過程中,應注意________(填字母編號).

.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

.讀數(shù)前不能移動量氣管和水準管

.保持水準管靜止,待水準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時,立刻讀數(shù)

.讀數(shù)前應上下移動水準管,待兩管液面相平再讀數(shù)

如果要進一步探究氧化銅是否是該反應的催化劑,請完成下列實驗.

實驗步驟和現(xiàn)象

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

過氧化氫溶液,加入氧化銅后,產(chǎn)生的速率比未加入時快得多

氧化銅能夠加快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理論知識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1)空氣由多種氣體組成,它屬于_____(選填“混合物”或“純凈物”)。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氣中的_____主要來源。

(2)酒精(C2H5OH)是一種清潔能源,它屬于___(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酒精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3)鍋里的油一旦著火,可用鍋蓋蓋滅,其原理是____。

(4)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①我國部分地區(qū)家庭使用的暖瓶的瓶膽,使用不長時間壁上就會形成很厚的水垢,其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這說明該地區(qū)的水中含有較多的 可溶性鈣鎂化合物,這種水叫_____水,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區(qū)別硬水和軟水。通過____可降低水的硬度;如果用稀鹽酸除去上述水垢,則反應方程式為______。

②活性炭由于具有很強的______性,可以清除冰箱內的異味。

③“干冰”不是冰,其化學式是_______,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我國發(fā)布新修訂的《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新標準增加了檢測指標.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顆粒物,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和揚塵,對人體健康和空氣質量的影響很大.

計入空氣污染指數(shù)的項目中除了可吸入顆粒物外,還包括________(填序號)

下列關于的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①燃放煙花爆竹會產(chǎn)生;

是造成灰霾天氣的“元兇”之一的顆粒大小與分子大小差不多;

除了對汽車尾氣的檢測,還有哪些措施對的治理能起到積極作用,請舉兩例: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學習中,我們常用實驗探究的方法學習常見物質的組成、性質等知識,下面A、B、C三個都是研究物質組成的實驗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A. B. C.

(1)A實驗通過觀察干冷燒杯內壁的現(xiàn)象,得出甲烷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元素。

(2)B實驗是通過證明生成物的組成來推斷水的組成,理論依據(jù)是_________定律。

(3)C實驗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內的氧氣,來推測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該實驗中選用的可燃物是_________;從研究方法來看,A實驗與__________(填“B”或“C”)實驗方法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通過近兩個月的化學學習,相信你一定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知識,請結合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帶標號的儀器的名稱:① __________;② 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填字母),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該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為防止加熱時冷凝水回流試管底部而引起試管炸裂,在固定試管時,試管口要_______;為了收集到比較純凈的氧氣,最適宜的收集的時間為_____,分別寫出鐵和磷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