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化肥中,能為植物提供生長所需磷元素的是

A.CO(NH2)2 B.Ca(H2PO42 C.KNO3 D. K2SO4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化肥中,能為植物提供生長所需磷元素的是化學式中含有磷元素的物質(zhì),故答案選擇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純凈物A可用作氣體燃料。在一定條件下,將一定質(zhì)量的A與160g B按下圖所示充分反應(yīng),當B反應(yīng)完全時,生成132gC和72gD

(1)一個D分子中共含有 個原子。

(2)B、C、D三種物質(zhì)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B、C物質(zhì)中相同元素化合價 (填“相同”或“不同”)。

(3)參加反應(yīng)的A物質(zhì)的質(zhì)量是 g,已知A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88,則A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基本概念是學好化學的基礎(chǔ),對下列有關(guān)概念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B. 化合反應(yīng)都是氧化反應(yīng)

C. 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D. 保持氧氣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向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匯報本國用于核電事業(yè)的放射性原料時,漏報了640公斤钚(元素符號Pu,原子序數(shù)94,相對原子質(zhì)量244),據(jù)悉,這些钚足可以制造80枚核彈頭.請回答:構(gòu)成金屬钚的粒子是__,其原子核外共有__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寫出下列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1水的電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磷在空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zhì)名稱、化學式、俗名不相符的一組是(

A. 氫氧化鈉—NaOH—火堿 B. 碳酸鈉—Na2CO3—純堿

C. 碳酸氫鈉—NaHCO3—小蘇打 D. 氧化鈣—CaO—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許多化學物質(zhì)是一柄“雙刃劍”。對CO2的利弊評價不妥的是

A.“碳酸水”澆灌植物對植物光合作用有利

B.CO2可作滅火劑

C.利用干冰制造舞臺、影視的云霧效果

D.CO2不能供呼吸,說明它有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蝦青素(C40H52O4)是一種具有極強的抗腫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質(zhì),可增強動物免疫力。下列有關(guān)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A.蝦青素是由96個原子構(gòu)成

B.蝦青素中碳、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0:13:1

C.蝦青素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是596

D.蝦青素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4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室驗室開放日,小明、小佳、小華、小麗等同學來到實驗室,看到實驗桌上擺放著四瓶無標簽的試劑,分別是兩瓶固體和兩瓶液體,同學們決定對“固體與液體”之間的反應(yīng)進行一系列探究.

(1)小明同學從一瓶固體和一瓶液體中各取少量試劑于試管中進行混合,立即產(chǎn)生了一種無色氣體,對氣體是何物質(zhì),同學們進行了大膽的猜想,小佳同學的猜想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設(shè)計一個實驗證明小佳同學猜想是正確的,實驗設(shè)計如下:

實驗步驟

現(xiàn)象及結(jié)論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小華想用如圖給定的收集裝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學猜想中的氣體,則氣體由______________(填ab)端進入.

(4)小麗同學從另外兩瓶試劑中各取少量試劑于試管中,發(fā)現(xiàn)混合后,固體發(fā)生了變化,但無氣泡放出.同學們對加入試管中的固體和液體從不同的反應(yīng)類型、物質(zhì)類別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猜想:

猜想一:______________;

猜想二:______________;

猜想三: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