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如圖所示:A、B、C、D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已知A、B是空氣中的兩種氣體,“”表示兩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zhuǎn)變.依據(jù)給出的信息推斷并回答下列問題:
(1)自然界B可通過光合作用轉(zhuǎn)化為A;
(2)B物質(zhì)的一種用途是滅火(或做氣體肥料或人工降雨或制碳酸飲料等);
(3)D物質(zhì)所屬的類別是堿;
(4)C轉(zhuǎn)化為B的微觀實質(zhì)是H+和CO32-結合成CO2、H2O分子.

分析 已知A、B是空氣中的兩種氣體,“?”表示兩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zhuǎn)變,判斷為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轉(zhuǎn)化,因此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A、B、C、D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若A為氧氣,B為二氧化碳,則C為碳酸鈉,D為氫氧化鈉,帶入驗證完成相關的問題.

解答 解:A、B是空氣中的兩種氣體,“?”表示兩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zhuǎn)變,判斷為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轉(zhuǎn)化,因此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A、B、C、D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若A為氧氣,B為二氧化碳,則C為碳酸鈉,D為氫氧化鈉,帶入驗證符合轉(zhuǎn)化關系,因此:
(1)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產(chǎn)生氧氣;故填:光合作用;
(2)B是二氧化碳,可以滅火(或做氣體肥料或人工降雨或制碳酸飲料等);故填:滅火(或做氣體肥料或人工降雨或制碳酸飲料等);
(3)D是氫氧化鈉,屬于堿類物質(zhì),故填:堿;
(4)C是碳酸鈉,B是二氧化碳,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微觀實質(zhì)是氫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結合呈二氧化碳和水分子,故填:H+和CO32-結合成CO2、H2O分子.

點評 本題為框圖型物質(zhì)推斷題,完成此類題目,可以依據(jù)題干提供的信息,結合框圖,找準解題的突破口,直接得出物質(zhì)的化學式,然后順推或逆推或由兩邊向中間推得出其他物質(zhì)的化學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為了遏制大氣中二氧化碳不斷增加的趨勢,科學家設計了一種碳元素循環(huán)模式(如圖).它是通過特定的化學反應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動實現(xiàn)碳元素的循環(huán).其中表示參與反應的物質(zhì), 表示物質(zhì)發(fā)生的變化,表示在變化中伴隨的能量變化.虛線框內(nèi)表示理想的碳元素循環(huán)體系.

根據(jù)上述提供的信息,利用你學過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從材料中可以看出,人類燃燒化石燃料目的是為了獲取能量,但同時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根據(jù)材料提供的信息,在材料循環(huán)體系中,要保障能量的供給,同時要維持該循環(huán)體系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從物質(zhì)變化的角度,你認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寫出三種不同的措施即可);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 加強植物的光合作用; 促進淀粉、纖維素等有機物發(fā)酵轉(zhuǎn)化為生物燃料(或更多推廣使用生物燃料).
(2)自然界中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有:①動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等等.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有:①光合作用;②二氧化碳的溶解和生成石灰石;等等.請寫出一個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C+O2$\frac{\underline{\;點燃\;}}{\;}$CO2或CH4+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請寫出一個能消耗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6nCO2+5nH2O═(C6H10O5)n+6nO2或CO2+Ca(OH)2═CaCO3↓+H2O或CO2+H2O═H2CO3
(3)在“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與過”的辯論會上,有如下觀點:
①二氧化碳增多造成溫室效應,使氣候變暖,給人類帶來了災難;
②二氧化碳增多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夠的原料,是近年來農(nóng)作物豐收的原因之一.
請談談你的看法:我認為空氣中二氧化碳要保持在適當?shù)臐舛确秶鷥?nèi),以保證農(nóng)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且不產(chǎn)生溫室效應.
(4)一氧化二氮也是溫室氣體,是《京都議定書》中規(guī)定的削減排放對象.據(jù)報道: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南極冰雪中包含的大氣成分發(fā)現(xiàn),1950年以后,一氧化二氮在大氣中的含量急劇增加,一氧化二氮的化學式是,請你談談一氧化二氮在大氣中的含量急劇增加的原因:隨著地球人口增加和耕地面積擴大,化學合成的氮肥使用日益普及,揮發(fā)出來的一氧化二氮在大氣中的含量也因此劇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除雜的實驗過程都正確的是(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  )
A.MnO2(KCl)     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B.NaOH(Na2CO3)   加適量HCl溶液、干燥
C.CuSO4(FeSO4)    加足量Cu、過濾、洗滌、蒸發(fā)
D.KCl(K2CO3)      加適量Ca(OH)2溶液、過濾、蒸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如下反應:甲+乙--丙+丁,
(1)若甲、丙為化合物,乙、丁為單質(zhì),則上述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置換反應,寫出一個符合該反應類型的化學反應方程式:Fe+CuSO4=FeSO4+Cu或Fe+2HCl=FeCl2+H2
(2)若甲乙丙丁均為化合物,且甲的溶液呈藍色,乙為燒堿,則乙的化學式NaOH,反應發(fā)生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產(chǎn)生藍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有關環(huán)境污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
B.吸煙產(chǎn)生的一種有毒氣體是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氣體
D.“白色污染”是指一些白色垃圾造成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關于水電解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實驗說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B.實驗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C.水通直流電得到氧氣、氫氣為物理變化
D.若a試管收集到的氣體為5 mL,則b試管收集到的氣體為1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8.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我對它進行研究:

(1)第12號元素它屬于金屬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它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它的離子符號為Mg2+
(2)從上表中我探究出以下規(guī)律:在原子里,核電荷數(shù)=原子序數(shù)=質(zhì)子數(shù).
(3)我通過細致地分析,還可以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同一周期的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或同一族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用化學符號填空:
(1)3個氮原子3N  
(2)四個水分子4H2
(3)兩個銨根離子2NH4+
(4)相對分子質(zhì)量最小的化合物CH4
(5)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一定條件下,4.6g 酒精與8.0g O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5.4g H2O、4.4g CO2和物質(zhì)X.則X的質(zhì)量為2.8g;該反應方程式為2C2H5OH+5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6H2O+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