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人間四月芳非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9、山寺桃花始盛開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人間四月芳非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學(xué)習(xí)周報 語文 人教課標八年級版 2009-2010學(xué)年 第17期 總第173期 人教課標版 題型:043

我國地域廣闊,氣候非常復(fù)雜。請你聯(lián)系文中的物候知識,說說下列詩句反映了我國不同地區(qū)春天的什么物候現(xiàn)象。

1)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王之渙《涼州詞》)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學(xué)習(xí)周報 語文 人教課標八年級貴州專版 2009-2010學(xué)年 第17期 總第173期 人教課標貴州專版 題型:043

我國地域廣闊,氣候非常復(fù)雜。請你聯(lián)系文中的物候知識,說說下列詩句反映了我國不同地區(qū)春天的什么物候現(xiàn)象。

(1)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王之渙《涼州詞》)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101網(wǎng)校同步練習(xí) 初三語文 北師大(新課標) 北師大版 題型:048

 、僖徽f起唐代,我們立即就會想到唐詩。唐詩,是中國詩壇的珠穆朗瑪峰,有作者三千六百多人,詩五萬五千多首。而且由于唐代刻版印刷術(shù)剛剛發(fā)明,印書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誰知道有多少詩歌流失了呢!盛唐重要詩人王之渙,就只剩下了六首詩,那么,整個唐代流失的數(shù)字,又有誰能統(tǒng)計出來呢?

  ②唐代實行科舉,進士一科尤其受人重視?歼M士要考詩賦,詩作得好就有飛黃騰達的可能,讀書人誰不想到這擂臺上一試身手?流風(fēng)所及,連和尚、道士、妓女等稍有些文化修養(yǎng)的人,都敢大大方方站出來賦詩一首,有不少人甚至還留有詩集。

 、厶拼,連政治連哲學(xué)都透著詩歌的芬芳,是典型的詩歌時代。唐代的詩壇,不僅詩多,詩人多,而且還挺立著一隊令后人肅然起敬的巨人,像李白,像杜甫,像韓愈,像白居易,等等,“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一個接一個登場的巨匠。宋朝以后的詩人創(chuàng)作時,都極力想跳進他們的磁場,卻又________;或是極力想跳出他們的磁場,卻又________。

 、苡谑,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來了,放聲一唱,就是“( 。,看看這胸襟氣度!在交通和通訊工具都不發(fā)達的古代,山那邊是什么樣子都很少有人知道,天涯是不可能若比鄰的。而這只有人充滿自信,相信能自由自在地活著,不會有政治地震與任何外力來阻隔人相會的愿望,才能從容不迫唱出這樣的豪情。

 、萦谑顷愖影簛砹,像巨人一樣挺立在幽州臺上,面對著無限的時間與無限的空間,如春雷炸響一樣高唱著“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多么悲壯的歌聲,像從歷史的深處騰出,不僅一聲就喚醒了永遠輝煌的盛唐詩,而且直到今天仍在中華大地上產(chǎn)生審美的沖擊波!

 、抻谑悄且蝗簹鈩莅蹴绲倪吶娙藖砹,他們是盛唐的儀仗隊,顯示著盛唐的國威。王昌齡來了,高唱著戰(zhàn)地進行曲:“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于是高適來了,他的千古絕唱《燕歌行》如錢塘江潮一樣噴涌而來:“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庇谑轻瘏砹,這個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詩人滿懷激情高唱著:“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边@群邊塞詩人,或歌頌在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爭中一往無前的昂揚斗志,或訴說戰(zhàn)爭的艱苦和殘酷,都那么英姿颯爽,氣勢灼人。因為他們是盛唐的詩人——盛唐詩壇的風(fēng)云人物,噴發(fā)的是永遠震撼人心的邊塞英雄交響曲。

 、呓K于,李白來了,他配合時代的最強音,以驚動千古的氣勢唱出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這是巨人昂首天外,用目光提起黃河滾滾狂濤向海里傾倒時才能找到的感覺。正是這個宣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超級巨人,把盛唐精神推上了照耀千古的最高峰。

 、嗳欢,盛極一時的唐王朝終于釀出了“安史之亂”,這一場延續(xù)了八年的戰(zhàn)爭,把盛唐氣象一下掃得七零八落。于是,杜甫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地走來了。這個悲天憫人的詩人,雖然到“安史之亂”爆發(fā)那一年已經(jīng)四十四歲,但他唱不出盛唐的理想主義,唱不出盛唐的浪漫氣質(zhì)。他用嘶啞的歌喉唱出來的是“( 。保且黄刑频难獪I,是目睹盛唐氣象破滅的悲哀。

  ⑨于是韓愈來了。這位個性極強,想把盛唐氣象召喚回來以重新振起自信的詩人,開創(chuàng)了一個奇崛險怪的詩派。他大聲疾呼,用詩一樣的語言喊出了“物不得其平則鳴”的千古名言。顯示出想用地震的強力重新推出一個高峰的魄力。

 、庥谑前拙右讈砹,一出場就倔強地唱出了“( 。钡膱皂g,顯示出唐王朝仍然是一個極有活力的存在。他發(fā)起了聲勢浩大的新樂府運動,詩歌的風(fēng)格淺切平易,與韓愈的奇崛險怪雙峰并峙,使唐詩呈現(xiàn)出又一個氣象萬千的新天地。

  然而,唐王朝畢竟走上了無可挽回的下坡路。唐詩也從中唐的再度繁榮跌進了晚唐的衰颯。中國歷史上的這一道輝煌,終于黯然熄滅了。

1.瀏覽全文,請用簡短的語言為這篇文章命題。

2.請仿照第①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再寫一句話,來形容你心中的唐詩。

3.請根據(jù)語意將“無從著手”和“無能為力”分別還原到第③段中的空白處。

4.請將下面的詩句分別還原到文中加引號的括號中。(填代號)

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C.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5.“邊塞詩人”是唐朝時期最重要的詩歌流派之一。請任寫其中一位詩人的名字。

6.細讀全文,完成下列部分詩人與詩歌特色的對應(yīng)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07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畢業(yè)生語文學(xué)業(yè)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唐詩映像

樊修章

  ①一說起唐代,我們立即就會想到唐詩。唐詩,是中國詩壇的珠穆朗瑪峰,在小農(nóng)社會里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是以個無法企及的高度。唐詩,是中國詩壇的長江、黃河,以廣闊的流域面積灌溉著中華民族的國土。據(jù)統(tǒng)計,全部唐詩,有作者三千六百多人,詩五萬五千多首。而且由于唐代刻版印刷術(shù)剛剛發(fā)明,印書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誰知道有多少詩歌流失了呢!盛唐重要詩人王之渙,就只剩下了六首詩,那么,整個唐代流失的數(shù)字,又有誰能統(tǒng)計出來呢?

 、谔拼鷮嵭锌婆e,進士一科尤其受人重視。考進士要考詩賦,詩做得好就有飛黃騰達的可能,讀書人誰不想到這擂臺上一試身手?流風(fēng)所及,連和尚、道士、妓女等稍有些文化修養(yǎng)的人,都敢大大方方站出來賦詩一首,有不少人甚至還留有詩集。

 、厶拼,連政治連哲學(xué)都透著詩歌的芬芳,是典型的詩歌時代。唐代的詩壇,不僅詩多,詩人多,而且還挺立著一隊令后人肅然起敬的巨人,像李白,像杜甫,像韓愈,像白居易,等等等等,“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一個接一個登場的巨匠。宋朝以后的詩人創(chuàng)作時,都極力想跳進他們的磁場,卻又________;或是極力想跳出他們的磁場,卻又________。

  ④于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來了,放聲一唱,就是“________”,看看這胸襟氣度!在交通和通訊工具都不發(fā)達的古代,山那邊是什么樣子都很少有人知道,天涯是不可能若比鄰的。而這只有人充滿自信,相信能自由自在地活著,不會有政治地震與任何外力來阻隔人相會的愿望,才能從容不迫唱出這樣的豪情。

 、萦谑顷愖影簛砹耍窬奕艘粯油α⒃谟闹菖_上,面對著無限的時間與無限的空間,如春雷炸響一樣高唱著“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多么悲壯的歌聲,像從歷史的深處騰出,不僅一聲就喚醒了永遠輝煌的盛唐詩,而且直到今天仍在中華大地上產(chǎn)生審美的沖擊波!

 、抻谑悄且蝗簹鈩莅蹴绲倪吶娙藖砹,他們是盛唐的儀仗隊,顯示著盛唐的國威。王昌齡來了,高唱著戰(zhàn)地進行曲:“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于是高適來了,他的千古絕唱《燕歌行》如錢塘江潮一樣噴涌而來:“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庇谑轻瘏砹,這個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詩人滿懷激情高唱著:“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边@群邊塞詩人,或歌頌在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爭中一往無前的昂揚斗志,或訴說戰(zhàn)爭的艱苦和殘酷,都那么英姿颯爽,氣勢灼人。因為他們是盛唐的詩人——盛唐詩壇的風(fēng)云人物,噴發(fā)的是永遠震撼人心的邊塞英雄交響曲。

 、呓K于,李白來了,他配合時代的最強音,以驚動千古的氣勢唱出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這是巨人昂首天外,用目光提起黃河滾滾狂濤向海里傾倒時才能找到的感覺。正是這個宣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超級巨人,把盛唐精神推上了照耀千古的最高峰。

 、嗳欢,盛極一時的唐王朝終于釀出了“安史之亂”,這一場延續(xù)了八年的戰(zhàn)爭,把盛唐氣象一下掃得七零八落。于是,杜甫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地走來了。這個悲天憫人的詩人,雖然到“安史之亂”爆發(fā)那一年已經(jīng)四十四歲,但他唱不出盛唐的理想主義,唱不出盛唐的浪漫氣質(zhì)。他用嘶啞的歌喉唱出來的是“________”,是一片中唐的血淚,是目睹盛唐氣象破滅的悲哀。

  ⑨于是韓愈來了。這位個性極強,想把盛唐氣象召喚回來以重新振起自信的詩人,開創(chuàng)了一個奇崛險怪的詩派。他大聲疾呼,用詩一樣的語言喊出了“物不得其平則鳴”的千古名言。顯示出想用地震的強力重新推出一個高峰的魄力。

 、庥谑前拙右讈砹,一出場就倔強地唱出了“________”的堅韌,顯示出唐王朝仍然是一個極有活力的存在。他發(fā)起了聲勢浩大的新樂府運動,詩歌的風(fēng)格淺切平易,與韓愈的奇崛險怪雙峰并峙,使唐詩呈現(xiàn)出又一個氣象萬千的新天地。

  然而,唐王朝畢竟走上了無可挽回的下坡路。唐詩也從中唐的再度繁榮跌進了晚唐的衰颯。中國歷史上的這一道輝煌,終于黯然熄滅了。

1、瀏覽全文,請用簡短的語言為這篇文章命題。

2、請仿照第①段中畫線的句子再寫一句話,來形容你心中的唐詩。

3、請根據(jù)語意將“無從著手”和“無能為力”分別還原到第③段中的空白處。

4、請將下面的詩句分別還原到文中加引號的空中。(填代號)

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C.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5、“邊塞詩人”是唐朝時期最重要的詩歌流派之一。請任寫其中一位詩人的名字。

6、細讀全文,完成下列部分詩人與詩歌特色是對應(yīng)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     竺可楨

①我國古代相傳有兩句詩說道:“花如解語應(yīng)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钡F(xiàn)在看來,石頭和花卉雖沒有聲音和語言,卻有它們自己的一套結(jié)構(gòu)組織來表達它們的本質(zhì)。自然科學(xué)家的任務(wù)就在于了解這種本質(zhì),使石頭和花卉能說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賈思勰在《齊民要術(shù)》里所指出的那樣,杏花開了,好像它傳語農(nóng)民趕快耕土;桃花開了,好像它暗示農(nóng)民趕快種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鳥來了,農(nóng)民知道它講的是什么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從這一角度看來,花香鳥語都是大自然的語言,重要的是我們要能體會這種暗示,明白這種傳語,從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學(xué)者黃宗羲說:“詩人萃天地之清氣,以月、露、風(fēng)、云、花、鳥為其性情,其景與意不可分也。月、露、風(fēng)、云、花、鳥之在天地間,俄頃滅沒,而詩人能結(jié)之不散。常人未嘗不有月、露、風(fēng)、云、花、鳥之詠,非其性情,極雕繪而不能親也!睋Q言之,月、露、風(fēng)、云、花、鳥乃是大自然的一種語言,從這種語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質(zhì),即自然規(guī)律。而大詩人能掌握這類語言的含意,所以能編為詩歌而傳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歲時,曾經(jīng)寫過一首詠芳草的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詩人顧況看到這首詩,大為賞識。一經(jīng)顧況的吹噓,這首詩便被傳誦開來。這四句古詩指出了物候?qū)W上兩個重要規(guī)律:第一是芳草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huán);第二是這循環(huán)是隨氣候轉(zhuǎn)移的,春風(fēng)一到,芳草就蘇醒了。

④在溫帶的人們,經(jīng)過一個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來。但是,春天來臨的指標是什么呢?這從許多唐、宋人的詩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詩:“東風(fēng)已綠瀛州草,紫殿紅樓覺春好!蓖醢彩砟曜≡诮瓕帲芯湓疲骸按猴L(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據(jù)宋洪邁《榮齋續(xù)筆》中指出:王荊公寫這首詩時,原作“春風(fēng)又到江南岸”,經(jīng)推敲后,認為“到”字不合意,改了幾次才下了“綠”字。李白、王安石他們在詩中統(tǒng)用“綠”字來象征春天的到來,到如今,在物候?qū)W上,花木抽青也還是春天重要指標之一。王安石這句詩的妙處,還在于能說明物候是有區(qū)域性的。若把這首詩哼成“春風(fēng)又綠河南岸”,就很不恰當(dāng)了。因為在大河以南開封、洛陽一帶,春風(fēng)帶來的象征,黃沙比綠葉更有代表性。

⑤唐宋詩人對于候鳥,也給以極大注意。他們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鵑,在華北、華東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對于杜鵑鳥的分布,在《杜鵑》詩中說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

⑥南宋詩人陸游,在七十六歲時作《初冬》詩:“平生詩句領(lǐng)流光,絕愛初冬萬瓦霜。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這證明陸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還用以預(yù)告農(nóng)時,如《鳥啼》詩可以說明這一點:“野人無歷日,鳥啼知四時;二月聞子規(guī),春耕不可遲;三月聞黃鸝,幼婦憫蠶饑;四月鳴布谷,家家蠶上簇;五月鳴鴉舅,苗稚憂草茂……”陸游可稱為能懂得大自然語言的詩人。

⑦我們從唐宋詩人所吟詠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異、因時而異的。換言之,物候在我國南方與北方不同,東部與西部不同,山地與平原不同,而且古代與今日不同。為了了解我國南北、東西、高下不同,古今時間不同而有物候的差異,必須與世界其他地區(qū)同時討論,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19.作者從唐宋大詩人的詩中發(fā)現(xiàn)了物候變化的哪些規(guī)律?(3分)

                                                                                  

20.下面兩句說法矛盾嗎?為什么?(3分)

(1)石頭和花卉雖沒有聲音和語言,卻有一套結(jié)構(gòu)組織來表達其內(nèi)在性質(zhì)。

(2)花香鳥語都是大自然的語言,問題在于這種語言是無聲的,只有具備科學(xué)的頭腦才能系統(tǒng)地聽懂它。

                                                                                

21. 下面的語段應(yīng)放在第         段和       段之間,為什么?(3分)

物候就是一年中月、露、風(fēng)、云、花、鳥推移變遷的過程。對于物候的歌詠,唐宋大詩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22. 根據(jù)文中提供的信息,指出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物候”現(xiàn)象的一項是(   )(3分)

      A.阿公阿婆,割麥插禾                             B.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

      C.鳥語花香,雄雞曉唱                             D.萃天地之清氣,極造化之大觀

23.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比較《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與《大自然的語言》兩篇文章的標題,你更欣賞哪一個?說說你的見解。(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題目。(14分)

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

竺可楨

①我國古代相傳有兩句詩說道:“花如解語應(yīng)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钡F(xiàn)在看來,石頭和花卉雖沒有聲音和語言,卻有它們自己的一套結(jié)構(gòu)組織來表達它們的本質(zhì)。自然科學(xué)家的任務(wù)就在于了解這種本質(zhì),使石頭和花卉能說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賈思勰在《齊民要術(shù)》里所指出的那樣,杏花開了,好像它傳語農(nóng)民趕快耕土;桃花開了,好像它暗示農(nóng)民趕快種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鳥來了,農(nóng)民知道它講的是什么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睆倪@一角度看來,花香鳥語都是大自然的語言,重要的是我們要能體會這種暗示,明白這種傳語,從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學(xué)者黃宗羲說:“詩人萃天地之清氣,以月、露、風(fēng)、云、花、鳥為其性情,其景與意不可分也。月、露、風(fēng)、云、花、鳥之在天地間,俄頃滅沒,而詩人能結(jié)之不散。常人未嘗不有月、露、風(fēng)、云、花、鳥之詠,非其性情,極雕繪而不能親也。”換言之,月、露、風(fēng)、云、花、鳥乃是大自然的一種語言,從這種語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質(zhì),即自然規(guī)律。而大詩人能掌握這類語言的含意,所以能編為詩歌而傳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歲時,曾經(jīng)寫過一首詠芳草的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詩人顧況看到這首詩,大為賞識。一經(jīng)顧況的吹噓,這首詩便被傳誦開來。這四句古詩指出了物候?qū)W上兩個重要規(guī)律:第一是芳草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huán);第二是這循環(huán)是隨氣候轉(zhuǎn)移的,春風(fēng)一到,芳草就蘇醒了。

④在溫帶的人們,經(jīng)過一個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來。但是,春天來臨的指標是什么呢?這從許多唐、宋人的詩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詩:“東風(fēng)已綠瀛州草,紫殿紅樓覺春好!蓖醢彩砟曜≡诮瓕,有句云:“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據(jù)宋洪邁《榮齋續(xù)筆》中指出:王荊公寫這首詩時,原作“春風(fēng)又到江南岸”,經(jīng)推敲后,認為“到”字不合意,改了幾次才下了“綠”字。李白、王安石他們在詩中統(tǒng)用“綠”字來象征春天的到來,到如今,在物候?qū)W上,花木抽青也還是春天重要指標之一。王安石這句詩的妙處,還在于能說明物候是有區(qū)域性的。若把這首詩哼成“春風(fēng)又綠河南岸”,就很不恰當(dāng)了。因為在大河以南開封、洛陽一帶,春風(fēng)帶來的象征,黃沙比綠葉更有代表性。

⑤唐宋詩人對于候鳥,也給以極大注意。他們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鵑,在華北、華東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對于杜鵑鳥的分布,在《杜鵑》詩中說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

⑥南宋詩人陸游,在七十六歲時作《初冬》詩:“平生詩句領(lǐng)流光,絕愛初冬萬瓦霜。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這證明陸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還用以預(yù)告農(nóng)時,如《鳥啼》詩可以說明這一點:“野人無歷日,鳥啼知四時;二月聞子規(guī),春耕不可遲;三月聞黃鸝,幼婦憫蠶饑;四月鳴布谷,家家蠶上簇;五月鳴鴉舅,苗稚憂草茂……”陸游可稱為能懂得大自然語言的詩人。

⑦我們從唐宋詩人所吟詠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異、因時而異的。換言之,物候在我國南方與北方不同,東部與西部不同,山地與平原不同,而且古代與今日不同。為了了解我國南北、東西、高下不同,古今時間不同而有物候的差異,必須與世界其他地區(qū)同時討論,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選文有刪改)

1.作者從唐宋大詩人的詩中發(fā)現(xiàn)了物候變化的哪些規(guī)律?(3分)

2.下面兩句說法矛盾嗎?為什么?(3分)

(1)石頭和花卉雖沒有聲音和語言,卻有一套結(jié)構(gòu)組織來表達其內(nèi)在性質(zhì)。

(2)花香鳥語都是大自然的語言,問題在于這種語言是無聲的,只有具備科學(xué)的頭腦才能系統(tǒng)地聽懂它。

3.下面的語段應(yīng)放在第   段和   段之間,為什么?(3分)

物候就是一年中月、露、風(fēng)、云、花、鳥推移變遷的過程。對于物候的歌詠,唐宋大詩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4. 根據(jù)文中提供的信息,指出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物候”現(xiàn)象的一項是( )(3分)

A.阿公阿婆,割麥插禾

B.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

C.鳥語花香,雄雞曉唱

D.萃天地之清氣,極造化之大觀

5.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比較《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與《大自然的語言》兩篇文章的標題,你更欣賞哪一個?說說你的見解。(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題目。(14分)
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
竺可楨
①我國古代相傳有兩句詩說道:“花如解語應(yīng)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钡F(xiàn)在看來,石頭和花卉雖沒有聲音和語言,卻有它們自己的一套結(jié)構(gòu)組織來表達它們的本質(zhì)。自然科學(xué)家的任務(wù)就在于了解這種本質(zhì),使石頭和花卉能說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賈思勰在《齊民要術(shù)》里所指出的那樣,杏花開了,好像它傳語農(nóng)民趕快耕土;桃花開了,好像它暗示農(nóng)民趕快種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鳥來了,農(nóng)民知道它講的是什么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睆倪@一角度看來,花香鳥語都是大自然的語言,重要的是我們要能體會這種暗示,明白這種傳語,從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學(xué)者黃宗羲說:“詩人萃天地之清氣,以月、露、風(fēng)、云、花、鳥為其性情,其景與意不可分也。月、露、風(fēng)、云、花、鳥之在天地間,俄頃滅沒,而詩人能結(jié)之不散。常人未嘗不有月、露、風(fēng)、云、花、鳥之詠,非其性情,極雕繪而不能親也!睋Q言之,月、露、風(fēng)、云、花、鳥乃是大自然的一種語言,從這種語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質(zhì),即自然規(guī)律。而大詩人能掌握這類語言的含意,所以能編為詩歌而傳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歲時,曾經(jīng)寫過一首詠芳草的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詩人顧況看到這首詩,大為賞識。一經(jīng)顧況的吹噓,這首詩便被傳誦開來。這四句古詩指出了物候?qū)W上兩個重要規(guī)律:第一是芳草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huán);第二是這循環(huán)是隨氣候轉(zhuǎn)移的,春風(fēng)一到,芳草就蘇醒了。
④在溫帶的人們,經(jīng)過一個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來。但是,春天來臨的指標是什么呢?這從許多唐、宋人的詩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詩:“東風(fēng)已綠瀛州草,紫殿紅樓覺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寧,有句云:“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據(jù)宋洪邁《榮齋續(xù)筆》中指出:王荊公寫這首詩時,原作“春風(fēng)又到江南岸”,經(jīng)推敲后,認為“到”字不合意,改了幾次才下了“綠”字。李白、王安石他們在詩中統(tǒng)用“綠”字來象征春天的到來,到如今,在物候?qū)W上,花木抽青也還是春天重要指標之一。王安石這句詩的妙處,還在于能說明物候是有區(qū)域性的。若把這首詩哼成“春風(fēng)又綠河南岸”,就很不恰當(dāng)了。因為在大河以南開封、洛陽一帶,春風(fēng)帶來的象征,黃沙比綠葉更有代表性。
⑤唐宋詩人對于候鳥,也給以極大注意。他們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鵑,在華北、華東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對于杜鵑鳥的分布,在《杜鵑》詩中說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
⑥南宋詩人陸游,在七十六歲時作《初冬》詩:“平生詩句領(lǐng)流光,絕愛初冬萬瓦霜。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這證明陸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還用以預(yù)告農(nóng)時,如《鳥啼》詩可以說明這一點:“野人無歷日,鳥啼知四時;二月聞子規(guī),春耕不可遲;三月聞黃鸝,幼婦憫蠶饑;四月鳴布谷,家家蠶上簇;五月鳴鴉舅,苗稚憂草茂……”陸游可稱為能懂得大自然語言的詩人。
⑦我們從唐宋詩人所吟詠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異、因時而異的。換言之,物候在我國南方與北方不同,東部與西部不同,山地與平原不同,而且古代與今日不同。為了了解我國南北、東西、高下不同,古今時間不同而有物候的差異,必須與世界其他地區(qū)同時討論,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選文有刪改)
【小題1】作者從唐宋大詩人的詩中發(fā)現(xiàn)了物候變化的哪些規(guī)律?(3分)
【小題2】下面兩句說法矛盾嗎?為什么?(3分)
(1)石頭和花卉雖沒有聲音和語言,卻有一套結(jié)構(gòu)組織來表達其內(nèi)在性質(zhì)。
(2)花香鳥語都是大自然的語言,問題在于這種語言是無聲的,只有具備科學(xué)的頭腦才能系統(tǒng)地聽懂它。
【小題3】下面的語段應(yīng)放在第   段和   段之間,為什么?(3分)
物候就是一年中月、露、風(fēng)、云、花、鳥推移變遷的過程。對于物候的歌詠,唐宋大詩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小題4】 根據(jù)文中提供的信息,指出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物候”現(xiàn)象的一項是( )(3分)
A.阿公阿婆,割麥插禾B.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
C.鳥語花香,雄雞曉唱D.萃天地之清氣,極造化之大觀
【小題5】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比較《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與《大自然的語言》兩篇文章的標題,你更欣賞哪一個?說說你的見解。(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0-2011學(xué)年江蘇南京市第三初級中學(xué)初二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題目。(14分)
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
竺可楨
①我國古代相傳有兩句詩說道:“花如解語應(yīng)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現(xiàn)在看來,石頭和花卉雖沒有聲音和語言,卻有它們自己的一套結(jié)構(gòu)組織來表達它們的本質(zhì)。自然科學(xué)家的任務(wù)就在于了解這種本質(zhì),使石頭和花卉能說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賈思勰在《齊民要術(shù)》里所指出的那樣,杏花開了,好像它傳語農(nóng)民趕快耕土;桃花開了,好像它暗示農(nóng)民趕快種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鳥來了,農(nóng)民知道它講的是什么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從這一角度看來,花香鳥語都是大自然的語言,重要的是我們要能體會這種暗示,明白這種傳語,從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學(xué)者黃宗羲說:“詩人萃天地之清氣,以月、露、風(fēng)、云、花、鳥為其性情,其景與意不可分也。月、露、風(fēng)、云、花、鳥之在天地間,俄頃滅沒,而詩人能結(jié)之不散。常人未嘗不有月、露、風(fēng)、云、花、鳥之詠,非其性情,極雕繪而不能親也!睋Q言之,月、露、風(fēng)、云、花、鳥乃是大自然的一種語言,從這種語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質(zhì),即自然規(guī)律。而大詩人能掌握這類語言的含意,所以能編為詩歌而傳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歲時,曾經(jīng)寫過一首詠芳草的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詩人顧況看到這首詩,大為賞識。一經(jīng)顧況的吹噓,這首詩便被傳誦開來。這四句古詩指出了物候?qū)W上兩個重要規(guī)律:第一是芳草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huán);第二是這循環(huán)是隨氣候轉(zhuǎn)移的,春風(fēng)一到,芳草就蘇醒了。
④在溫帶的人們,經(jīng)過一個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來。但是,春天來臨的指標是什么呢?這從許多唐、宋人的詩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詩:“東風(fēng)已綠瀛州草,紫殿紅樓覺春好!蓖醢彩砟曜≡诮瓕,有句云:“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據(jù)宋洪邁《榮齋續(xù)筆》中指出:王荊公寫這首詩時,原作“春風(fēng)又到江南岸”,經(jīng)推敲后,認為“到”字不合意,改了幾次才下了“綠”字。李白、王安石他們在詩中統(tǒng)用“綠”字來象征春天的到來,到如今,在物候?qū)W上,花木抽青也還是春天重要指標之一。王安石這句詩的妙處,還在于能說明物候是有區(qū)域性的。若把這首詩哼成“春風(fēng)又綠河南岸”,就很不恰當(dāng)了。因為在大河以南開封、洛陽一帶,春風(fēng)帶來的象征,黃沙比綠葉更有代表性。
⑤唐宋詩人對于候鳥,也給以極大注意。他們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鵑,在華北、華東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對于杜鵑鳥的分布,在《杜鵑》詩中說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
⑥南宋詩人陸游,在七十六歲時作《初冬》詩:“平生詩句領(lǐng)流光,絕愛初冬萬瓦霜。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這證明陸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還用以預(yù)告農(nóng)時,如《鳥啼》詩可以說明這一點:“野人無歷日,鳥啼知四時;二月聞子規(guī),春耕不可遲;三月聞黃鸝,幼婦憫蠶饑;四月鳴布谷,家家蠶上簇;五月鳴鴉舅,苗稚憂草茂……”陸游可稱為能懂得大自然語言的詩人。
⑦我們從唐宋詩人所吟詠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異、因時而異的。換言之,物候在我國南方與北方不同,東部與西部不同,山地與平原不同,而且古代與今日不同。為了了解我國南北、東西、高下不同,古今時間不同而有物候的差異,必須與世界其他地區(qū)同時討論,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選文有刪改)
【小題1】作者從唐宋大詩人的詩中發(fā)現(xiàn)了物候變化的哪些規(guī)律?(3分)
【小題2】下面兩句說法矛盾嗎?為什么?(3分)
(1)石頭和花卉雖沒有聲音和語言,卻有一套結(jié)構(gòu)組織來表達其內(nèi)在性質(zhì)。
(2)花香鳥語都是大自然的語言,問題在于這種語言是無聲的,只有具備科學(xué)的頭腦才能系統(tǒng)地聽懂它。
【小題3】下面的語段應(yīng)放在第   段和   段之間,為什么?(3分)
物候就是一年中月、露、風(fēng)、云、花、鳥推移變遷的過程。對于物候的歌詠,唐宋大詩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小題4】 根據(jù)文中提供的信息,指出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物候”現(xiàn)象的一項是( )(3分)

A.阿公阿婆,割麥插禾B.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
C.鳥語花香,雄雞曉唱D.萃天地之清氣,極造化之大觀
【小題5】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比較《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與《大自然的語言》兩篇文章的標題,你更欣賞哪一個?說說你的見解。(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