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 B.cm2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圖,梯形ABCD中,AD∥BC,∠BAD=90°,CE⊥AD于點E,AD=8cm,BC=4cm,AB=5cm。從初始時刻開始,動點P,Q 分別從點A,B同時出發(fā),運動速度均為1 cm /s, 動點P沿A-B--C--E的方向運動,到點E停止;動點Q沿B--C--E--D的方向運動,到點D停止,設運動時間為s,PA Q的面積為y cm2,(這里規(guī)定:線段是面積為0的三角形)

解答下列問題:

(1) 當x=2s時,y=_____ cm2;當=  s時,y=_______ cm2

(2)當5 ≤ x ≤ 14 時,求y與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3)當動點P在線段BC上運動時,求出S梯形ABCD的值。

(4)直接寫出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使PQ與四邊形ABCE的對角線平行的所有x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校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小組準備設計一種高為60cm的簡易廢紙箱.如圖1,廢紙箱的一面利用墻,放置在地面上,利用地面作底,其它的面用一張邊長為60cm的正方形硬紙板圍成,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廢紙箱的高是確定的,所以廢紙箱的橫截面圖形面積越大,則它的容積越大.

(1)該小組通過多次嘗試,最終選定下表中的簡便且易操作的三種橫截面圖形,如圖2,是根據(jù)這三種橫截面圖形的面積y(cm2)與x(cm)(見表中橫截面圖形所示)的函數(shù)關系式而繪制出的圖象.請你根據(jù)有信息,在表中空白處填上適當?shù)臄?shù)、式,并完成y取最大值時的設計示意圖;
(2)在研究性學習小組展示研究成果時,小華同學指出:圖2中“底角為60°的等腰梯形”的圖象與其他兩個圖象比較,還缺少一部分,應該補畫,你認為他的說法正確嗎?請簡要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把一張矩形紙片(矩形ABCD)按如圖方式折疊,使頂點B 和點D重合,折痕為EF。若AB= 3 cm,BC=5 cm,則重疊部分△DEF的面積是       c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在Rt△ABC中,∠ACB=90°,AC=8cm,BC=4cm,D、E分別為邊AB、BC的中點,連結(jié)DE,點P從點A出發(fā),沿折線AD-DE-EB運動,到點B停止.點P在AD上以cm/s的速度運動,在折線DE-EB上以1cm/s的速度運動.當點P與點A不重合時,過點P作PQ⊥AC于點Q,以PQ為邊作正方形PQMN,使點M落在線段AC上.設點P的運動時間為t(s);
(1)當點P在線段DE上運動時,線段DP的長為_______cm,(用含t的代數(shù)式表示);
(2)當點N落在AB邊上時,求t的值;
(3)當正方形PQMN與△ABC重疊部分圖形為五邊形時,設五邊形的面積為S(cm2),求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
(4)連結(jié)CD.當點N于點D重合時,有一點H從點M出發(fā),在線段MN上以2.5cm/s的速度沿M-N-M連續(xù)做往返運動,直至點P與點E重合時,點H停止往返運動;當點P在線段EB上運動時,點H始終在線段MN的中點處.直接寫出在點P的整個運動過程中,點H落在線段CD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把Rt△ABC和Rt△DEF按如圖(1)擺放(點C與點E重合),點B、C(E)、F在同一條直線上.∠ACB = ∠EDF = 90°,∠DEF = 45°,AC =" 8" cm,BC =" 6" cm,EF =" 9" cm。
如圖(2),△DEF從圖(1)的位置出發(fā),以1 cm/s的速度沿CB向△ABC勻速移動,在△DEF移動的同時,點P從△ABC的頂點B出發(fā),以2 cm/s的速度沿BA向點A勻速移動。當△DEF的頂點D移動到AC邊上時,△DEF停止移動,點P也隨之停止移。DE與AC相交于點Q,連接PQ,設移動時間為t(s)(0<t<4.5)。解答下列問題:
(1)當t為何值時,點A在線段PQ的垂直平分線上?
(2)連接PE,設四邊形APEC的面積為y(cm2),求y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是否存在某一時刻t,使面積y最?若存在,求出y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3)是否存在某一時刻t,使P、Q、F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若存在,求出此時t的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圖(3)供同學們做題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