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點:------------------------------③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網在A點放一帶電量為Q的正點電荷,在距A點距離為r的B點放一帶電量為q的點電荷.求:
(1)帶電量為Q的正點電荷在B點產生的電場強度大小和方向;
(2)如果將B點的點電荷撤去,求此時帶電量為Q的正點電荷在B點產生的電場強度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中:
(1)下列操作正確的有
AC
AC
.(填選項代號)
A、在釋放小車前,小車要靠近打點計時器B、打點計時器應放在長木板的有滑輪一端C、應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D、電火花計時器應使用低壓交流電源
(2)打點計時器原來使用的電源的頻率是50Hz,若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時,
交流電的頻率為60Hz而未被發(fā)覺,這樣計算出的加速度值與真實值相比是
偏小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3)某同學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得到一段紙帶如圖所示.在紙帶上選取幾個相鄰計數點A、B、C、D,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均為T,B、C和D各點到A的距離為s1、s2和s3.由此可算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
s3-s2-s1
2T2
s3-s2-s1
2T2
,打點計時器在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
s3-s1
2T
s3-s1
2T
.(用已知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某同學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
①實驗 對兩次拉伸橡皮條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BD
BD

A.將橡皮條拉伸相同長度即可     B.將橡皮條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長度
C.將彈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將橡皮條和繩的結點拉到相同位置
②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有如下議論,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說法是
BD
BD
(填字母代號)
A.兩細繩必須等長
B.彈簧秤、細繩、橡皮條都應與木板平行
C.用兩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兩彈簧秤的方向必須要互相垂直
D.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適當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
③在某次實驗中,如圖乙所示,使C彈簧秤由圖示位置開始順時針緩慢轉動,在這個過程中保持O點位置不變和B彈簧秤拉伸方向不變,則在整個過程中關于B彈簧秤的讀數變化是
減小
減小
:C彈簧秤的讀數變化
先減后增
先減后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打出的紙帶如圖所示,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由此可算出小車的加速度a=
0.69
0.69
m/s2,若實驗中交流電頻率變?yōu)?0Hz,但計算中仍引用50Hz,這樣測定的加速度將變
(填“大”或“小”).該實驗中,為驗證小車質量M不變時,a與F成正比,小車質量M和砝碼質量m分別選取下列四組值:
A.M=500g,m分別為50g、70g、100g、125g
B.M=300g,m分別為50g、70g、100g、125g
C.M=500g,m分別為20g、30g、40g、50g
D.M=300g,m分別為30g、40g、50g、60g
若其它操作都正確,那么在選用
C
C
組值測量時所畫出的a-F的圖線較準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利用重物拖著紙帶自由下落通過打點計時器并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跡進行測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在實驗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B

A.必須使用的測量儀器有:打點計時器、天平和刻度尺
B.紙帶與打點計時器的兩個限位孔要在同一豎直線上
C.實驗中其他條件不變時,所選重物的質量大小不影響實驗的誤差
D.選用紙帶上任意兩點的數據都可以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2)正確進行實驗操作,從打出的紙帶中選出符合要求的紙帶,如圖甲所示.圖中O點為打點起始點,且速度為零.
選取紙帶上打出的連續(xù)點,標上A、B、C…測得其中E、F、G點距打點起始點O的距離分別為h1、h2、h3.已知重物的質量為m,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為驗證此實驗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計算出從打下O點到打下F點的過程中,重物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
mgh2
mgh2
,動能的增加量△Ek=
m(h3-h1)2
8T2
m(h3-h1)2
8T2
.(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
(3)以各點到起始點的距離h為橫坐標,以各點速度的平方v2為縱坐標建立直角坐標系,用實驗測得的數據繪出v2-h圖象,如圖乙所示:由v2-h圖線求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g'=
9.68
9.68
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