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為的中點. 故為的中點使. --------8分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設A是如下形式的2行3列的數表,

a

b

c

d

e

f

滿足性質P:a,b,c,d,e,f,且a+b+c+d+e+f=0

為A的第i行各數之和(i=1,2), 為A的第j列各數之和(j=1,2,3)記中的最小值。

(1)對如下表A,求的值

1

1

-0.8

0.1

-0.3

-1

(2)設數表A形如

1

1

-1-2d

d

d

-1

其中,求的最大值

(3)對所有滿足性質P的2行3列的數表A,求的最大值。

【解析】(1)因為,,所以

(2)

因為,所以,

所以

當d=0時,取得最大值1

(3)任給滿足性質P的數表A(如圖所示)

a

b

c

d

e

f

任意改變A的行次序或列次序,或把A中的每個數換成它的相反數,所得數表仍滿足性質P,并且,因此,不妨設,

得定義知,,,,

從而

     

所以,,由(2)知,存在滿足性質P的數表A使,故的最大值為1

【考點定位】此題作為壓軸題難度較大,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函數

(1)當時,求函數在點(1,)的切線方程;

(2)求函數在[-1,1]的極值;

(3)若在上至少存在一個實數x0,使>g(xo)成立,求正實數的取值范圍。

【解析】本試題中導數在研究函數中的運用。(1)中,那么當時,  又    所以函數在點(1,)的切線方程為;(2)中令   有 

對a分類討論,和得到極值。(3)中,設,,依題意,只需那么可以解得。

解:(Ⅰ)∵  ∴

∴  當時,  又    

∴  函數在點(1,)的切線方程為 --------4分

(Ⅱ)令   有 

①         當

(-1,0)

0

(0,

,1)

+

0

0

+

極大值

極小值

的極大值是,極小值是

②         當時,在(-1,0)上遞增,在(0,1)上遞減,則的極大值為,無極小值。 

綜上所述   時,極大值為,無極小值

時  極大值是,極小值是        ----------8分

(Ⅲ)設

求導,得

,    

在區(qū)間上為增函數,則

依題意,只需,即 

解得  (舍去)

則正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設點是拋物線的焦點,是拋物線上的個不同的點().

(1) 當時,試寫出拋物線上的三個定點、、的坐標,從而使得

;

(2)當時,若,

求證:;

(3) 當時,某同學對(2)的逆命題,即:

“若,則.”

開展了研究并發(fā)現其為假命題.

請你就此從以下三個研究方向中任選一個開展研究:

① 試構造一個說明該逆命題確實是假命題的反例(本研究方向最高得4分);

② 對任意給定的大于3的正整數,試構造該假命題反例的一般形式,并說明你的理由(本研究方向最高得8分);

③ 如果補充一個條件后能使該逆命題為真,請寫出你認為需要補充的一個條件,并說明加上該條件后,能使該逆命題為真命題的理由(本研究方向最高得10分).

【評分說明】本小題若填空不止一個研究方向,則以實得分最高的一個研究方向的得分作為本小題的最終得分.

【解析】第一問利用拋物線的焦點為,設

分別過作拋物線的準線的垂線,垂足分別為.

由拋物線定義得到

第二問設,分別過作拋物線的準線垂線,垂足分別為.

由拋物線定義得

第三問中①取時,拋物線的焦點為,

,分別過作拋物線的準線垂線,垂足分別為.由拋物線定義得

,

,不妨取;;;

解:(1)拋物線的焦點為,設

分別過作拋物線的準線的垂線,垂足分別為.由拋物線定義得

 

因為,所以,

故可取滿足條件.

(2)設,分別過作拋物線的準線垂線,垂足分別為.

由拋物線定義得

   又因為

所以.

(3) ①取時,拋物線的焦點為

,分別過作拋物線的準線垂線,垂足分別為.由拋物線定義得

,

,不妨取;;,

,

.

,是一個當時,該逆命題的一個反例.(反例不唯一)

② 設,分別過

拋物線的準線的垂線,垂足分別為,

及拋物線的定義得

,即.

因為上述表達式與點的縱坐標無關,所以只要將這點都取在軸的上方,則它們的縱坐標都大于零,則

,

,所以.

(說明:本質上只需構造滿足條件且的一組個不同的點,均為反例.)

③ 補充條件1:“點的縱坐標)滿足 ”,即:

“當時,若,且點的縱坐標)滿足,則”.此命題為真.事實上,設,

分別過作拋物線準線的垂線,垂足分別為,由,

及拋物線的定義得,即,則

又由,所以,故命題為真.

補充條件2:“點與點為偶數,關于軸對稱”,即:

“當時,若,且點與點為偶數,關于軸對稱,則”.此命題為真.(證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