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109  8117  8123  8127  8133  8135  8139  8145  8147  8153  8159  8163  8165  8169  8175  8177  8183  8187  8189  8193  8195  8199  8201  8203  8204  8205  8207  8208  8209  8211  8213  8217  8219  8223  8225  8229  8235  8237  8243  8247  8249  8253  8259  8265  8267  8273  8277  8279  8285  8289  8295  8303  447348 

11.下列有機物

A.CH3OH  B.CH3CH2OH

C.  D.

E.

其中能被氧化成醛的有______________,不能被催化氧化的有__________,可發(fā)生消去反應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醇若要能發(fā)生催化氧化,分子中與-OH直接相連的碳原子上必須連有氫原子,且當-OH連在末端時被氧化成醛,當-OH連在碳鏈中間時,被催化氧化成酮。醇若要能發(fā)生消去反應,分子中與-OH直接相連的碳原子的鄰位碳上必須有氫原子。

答案:ABD E BCDE

試題詳情

10.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純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劑和自由基凈化劑。其中沒食子兒茶素(EGC)的結構如圖所示。關于EGC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面

B.1 mol EGC與4 mol NaOH恰好完全反應

C.易發(fā)生氧化反應和取代反應,能發(fā)生加成反應

D.遇FeCl3溶液不發(fā)生顯色反應

解析:分子中含有,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項錯,分子中含有三個酚羥基,1 mol EGC與3 mol NaOH恰好反應完全,屬于酚類,C項正確,D錯誤。

答案:C

試題詳情

9. (2010·試題調(diào)研,江西景德鎮(zhèn)3月)萜類物質(zhì)中有許多都已被用于香料工業(yè)。常見的有如下幾種結構(括號內(nèi)表示④的結構簡式):

關于上述四種香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②和③均屬于烯烴類

B.①和③互為同分異構體

C.④是②的氧化產(chǎn)物

D.③和④均能發(fā)生消去、酯化反應

解析:這四種結構中均含氧,不屬于烯烴類,A錯;①和③是同系物,不是同分異構體,④不能發(fā)生消去、酯化反應,D錯。

答案:C

試題詳情

8.  香蘭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經(jīng)多步反應合成。

有關上述兩種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常溫下,1 mol丁香酚只能與1 mol Br2反應

B.丁香酚不能與FeCl3溶液反生顯色反應

C.1 mol香蘭素最多能與3 mol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

D.香蘭素分子中至少有12個原子共平面

解析:A項既可發(fā)生加成反應,又可發(fā)生取代;B項有酚羥基能發(fā)生顯色反應;C項中的苯環(huán)和醛基都能發(fā)生加成反應;故應消耗4 mol H2;D項可由苯環(huán)共面遷移得出答案。

答案:D

試題詳情

7.下列4種有機物的分子式皆為C4H10O:

;  ②;

; ④。

其中能被氧化為含相同碳原子數(shù)的醛的是( )

A.①②      B.只有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能氧化成為醛的醇必須具有如右結構:。

可看出②③式均可氧化得到相應的醛而①得到酮,④無法催化氧化。

答案:C

試題詳情

6.甘油可發(fā)生下列反應,各反應所屬的反應類型是( )

①甘油HCl100℃

②甘油Br2H2O

③甘油催化劑△

④甘油HNO3H2SO4硝化甘油

  �、佟 、凇 、邸 、�

A.取代反應 氧化反應 取代反應 酯化反應

B.加成反應 氧化反應 氧化反應 酯化反應

C.取代反應 氧化反應 取代反應 硝化反應

D.取代反應 消去反應 取代反應 硝化反應

解析:①屬于醇與氫鹵酸的取代反應;②可看作醇被溴水氧化為醛;③雖是分子內(nèi)脫水,但并未生成碳碳雙鍵,不屬于消去反應,其反應原理類似于一元醇分子間脫水生成醚,故屬于取代反應;④屬于醇與無機酸(HNO3)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硝化甘油(即三硝酸甘油酯)。

答案:A

試題詳情

5. 丁香油酚是一種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它的結構簡式是。丁香油酚不具有的性質(zhì)是( )

A.與金屬鈉反應                   B.與NaOH溶液反應

C.與Na2CO3反應放出CO2           D.能發(fā)生加聚反應

解析:解題時①抓住苯酚的重要化學性質(zhì),②善于以苯酚的性質(zhì)為基礎類推出其他酚類應具有的化學性質(zhì)。

由結構決定性質(zhì)可推知丁香油酚具有酚類、醚類、烯烴類等的性質(zhì)。由于苯酚的酸性比H2CO3弱,故苯酚與Na2CO3反應但不能放出CO2。C選項符合題意。

答案:C

試題詳情

4.   將1 mol某飽和醇分成兩等份,一份充分燃燒生成1.5 mol CO2,另一份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生成5.6 L(標準狀況)H2。這種醇分子的結構中除羥基氫外,還有兩種不同的氫原子,則該醇的結構簡式為( )

A.           B.

C.CH3CH2CH2OH             D.

解析:據(jù)題意0.5 mol飽和醇充分燃燒生成1.5 mol CO2,可知其分子結構中含有3個碳原子;又知0.5 mol此醇與足量金屬鈉反應生成標準狀況下的H2 5.6 L(即0.25 mol),可知其分子結構中含有一個羥基,則B、D選項不合題意;由于該醇分子的結構中除羥基氫外,還有兩種不同的氫原子,可知A符合題意,C不合題意。

答案:A

試題詳情

3. (2010·榆樹模擬)乙醇、乙二醇、甘油分別與足量金屬鈉作用,產(chǎn)生等量的氫氣,則三種醇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

A.6∶3∶2      B.1∶2∶3   

C.3∶2∶1      D.4∶3∶2

解析:醇中羥基個數(shù)與被置換的氫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1∶1,三種醇與鈉反應放出等量的氫氣,則三種醇提供的羥基數(shù)相同,三種醇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

答案:A

試題詳情

2. (2010·改編)將a g光亮的銅絲在酒精燈上加熱后,迅速插入下列溶液中,然后取出干燥,如此反復幾次,最后取出銅絲,洗滌、干燥后稱其質(zhì)量為b g。下列所插入的物質(zhì)與銅絲質(zhì)量關系不正確的是( )

A.無水乙醇:ab                B.石灰水:ab

C.NaHSO4溶液:ab             D.鹽酸:ab

解析:石灰水與Cu、CuO均不反應,而銅絲在空氣中加熱后生成CuO,則質(zhì)量增加,所以a<b。

答案:B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婵°倗濮寸换姗€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诲┑鐘叉搐缁狀垶鏌ㄩ悤鍌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