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018  8026  8032  8036  8042  8044  8048  8054  8056  8062  8068  8072  8074  8078  8084  8086  8092  8096  8098  8102  8104  8108  8110  8112  8113  8114  8116  8117  8118  8120  8122  8126  8128  8132  8134  8138  8144  8146  8152  8156  8158  8162  8168  8174  8176  8182  8186  8188  8194  8198  8204  8212  447348 

17. 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十種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⑨、⑩處于第四周期,其余均為短周期元素。

(1)若②、⑦、⑧三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對位置如下:


 
 
 
 
 


②與⑦、②與⑧形成的液體化合物是常見的重要溶劑,則②、⑦、⑧三種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式表示)。

a

(2)若甲、乙、丙、丁、戊均為上述八種短周期元素中的某些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或由其中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且甲、戊為無色氣體,反應a為置換反應,反應b為化合反應。如圖所示轉(zhuǎn)化關系,推測:戊可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舉合適的兩例)。

若甲是O2、乙是N2H4,反應a是在強堿性溶液中進行的原電池反應,則負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3)若右圖中A、B、C、D、E分別是上述10種元素中的某些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或其中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已知:A是常見的金屬單質(zhì),反應c為置換反應。若反應c是用A作電極,在B的水溶液中進行電解反應,它們有如右圖示轉(zhuǎn)化關系。則反應d中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應c是在高溫下進行的,且為工業(yè)上有重要應用價值的放熱反應,當物質(zhì)C是一種兩性化合物時,則反應c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因②與⑦、②與⑧形成的液體化合物是常見的重要溶劑,結合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可以推出②為碳,⑦為硫,⑧為氯;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弱的順序是HClO4>H2SO4>H2CO3;(2)因反應a為置換反應,所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中有兩種是單質(zhì),兩種是化合物,設甲為氧氣,乙可能是氨氣或硫化氫或甲烷等氣態(tài)烴,丙則可能為氮氣、硫或C,丁為水,戊為NO或SO2或CO、CO2等;若甲為CO2,則乙可能為Mg,丙可能為C,丁可能為MgO,戊可能為CO;若甲是O2、乙是N2H4,則在強堿性溶液中進行的反應a的原電池反應的負極反應式為N2H4+4OH-4e―→N2+4H2O。(3)若反應c是用A作電極,在B的水溶液中進行電解反應的置換反應,結合反應d的生成物,可以確定A可能為銅等活動性相對較弱的金屬,B的水溶液可能為硫酸、鹽酸等酸溶液,C為可溶性銅鹽或相應金屬的鹽溶液,D為氫氣;若A為銅時,則反應d中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u2++2e―→Cu;若反應c是在高溫下進行的,且為工業(yè)上有重要應用價值的放熱反應,當物質(zhì)C是一種兩性化合物,可聯(lián)想到鋁熱反應,其常見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2Al2Fe+Al2O3。

答案:(1)HClO4、H2SO4、H2CO3 (2)CO、SO2、NO(任舉兩例,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N2H4+4OH-4e―→N2+4H2O (3)Cu2++2e―→Cu(或Zn2++2e―→Zn、Ni2++

2e―→Ni);Fe2O3+2Al2Fe+Al2O3

試題詳情

16.X、Y、Z三種短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16。X、Y、Z三種元素常見單質(zhì)在常溫下都是無色氣體,在適當條件下可發(fā)生如右圖所示的變化:

已知一個B分子中含有的Z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C分子中的少一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X的單質(zhì)與Z的單質(zhì)可制成新型的化學電源(KOH溶液作電解質(zhì)溶液),兩個電極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氣體由孔隙中逸出,并在電極表面放電,則正極通入________(填物質(zhì)名稱);負極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A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X、Y、Z三種元素可組成一種強酸W,C在適當條件下被W溶液吸收生成一種鹽。該鹽的水溶液的pH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5)已知Y的單質(zhì)與Z的單質(zhì)生成C的反應是可逆反應,ΔH<0。將等物質(zhì)的量的Y、Z的單質(zhì)充入一密閉容器中,在適當催化劑和恒溫、恒壓條件下反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寫下列各項的序號)。

a.達到化學平衡時,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

b.反應過程中,Y的單質(zhì)的體積分數(shù)始終為50%

c.達到化學平衡時,Y、Z的兩種單質(zhì)在混合氣體中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

d.達到化學平衡的過程中,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減小

e.達到化學平衡后,再升高溫度,C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

解析:除惰性氣體外,短周期的無色氣體只有H2、N2、O2,由此不難確定X為O,Y為N,Z為H。

(5)設反應開始一段時間后生成NH3 x mol。

   N2 + 3H22NH3

反應前   a mol   a mol   0

反應后   a-   ax   x

則反應后N2的體積分數(shù)為=50%。

答案:(1)第二周期ⅣA族 (2)氧氣 H2+2OH-2e―→2H2O (3)4NH3+5O2高溫催化劑4NO+6H2O (4)小于 NH+H2ONH3·H2O+H+ (5)ab

試題詳情

15. 不同的金屬在化學反應中表現(xiàn)出來的活潑程度不同,早在1812年瑞典化學家貝采里烏斯根據(jù)大量實驗現(xiàn)象首先提出了金屬活動順序的概念,后來俄國化學家貝開托夫在大量實驗和系統(tǒng)研究之后,于1865年發(fā)表了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金屬活動性順序是學習“金屬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工具,許多“金屬及其化合物”的知識規(guī)律可以通過金屬活動性順序來掌握。例如,工業(yè)上冶煉金屬,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可以采用不同的冶煉方法。其中可以用“熱分解法”冶煉的金屬是________、________。

工業(yè)上又常用下列反應進行金屬鉀的冶煉:Na+KClK↑+NaCl,似乎“違背”了金屬活動性順序,試解釋鈉能將更活潑的鉀置換出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還有許多化學事實“違背”金屬活動性順序,但這些“反常”現(xiàn)象都可以通過化學原理得到合理解釋。某學生在做探究實驗時,把鋅粒投入1 mol·L1氯化鐵溶液中,觀察到如下實驗現(xiàn)象:鋅粒表面有一定量氣泡產(chǎn)生,溶液顏色逐漸變淺,一段時間后溶液逐漸渾濁,試用相關反應方程式進行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金屬活動性順序還可以指導對金屬陽離子氧化性強弱的認識,工業(yè)上用氯化鐵溶液腐蝕銅制電路板。

①請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結合該反應原理,比較Cu2+、Fe3+、Fe2+的氧化性強弱________。

②請運用原電池原理設計實驗驗證Cu2+、Fe3+氧化性強弱的結論。

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可以用“熱分解法”冶煉的金屬是不活潑的金屬(鉑、金通常以單質(zhì)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如銀、汞等;反應Na+KClK↑+NaCl之所以能進行是因鉀以蒸氣形式逸出后,促使平衡不斷右移的結果。(2)在FeCl3溶液中, 因存在Fe3+的水解,所以呈酸性;鋅粒表面產(chǎn)生氣泡是鋅與溶液中的H+反應的結果,溶液顏色變淺是鋅與Fe3+反應的結果;溶液出現(xiàn)渾濁是Fe3+水解程度增大,生成Fe(OH)3沉淀的結果;(3)由氯化鐵溶液腐蝕銅制電路板的反應2Fe3++Cu===2Fe2++Cu2+,可知Fe3+的氧化性大于Cu2+;由濕法煉銅Fe+Cu2+===Fe2++Cu可知,Cu2+的氧化性大于Fe2+

答案:(1)Hg、Ag 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及時抽出鉀蒸氣,導致平衡不斷正向移動!(2)Zn+2Fe3+===Zn2++2Fe2+ 3Zn+2Fe3++6H2O===2Fe(OH)3↓+3H2↑+3Zn2+[或Fe3++3H2OFe(OH)3+3H+,Zn+2H+===Zn2++H2↑;?qū)懟瘜W方程式也可以。]

(3)①Fe3+>Cu2+>Fe2+、诜桨福簩€~棒與碳棒用導線連接,再插入氯化鐵溶液,發(fā)現(xiàn)有電流產(chǎn)生,銅棒不斷溶解,溶液由黃色變?yōu)樗{色或藍綠色

試題詳情

14.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而增多

B.第二周期元素從Li到F,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C.因為Na比K容易失去電子,所以Na比K的還原性強

D.O與S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屬性強

解析:Li、Na、K屬同一主族,核外電子層數(shù)隨著核電荷數(shù)增加而增多,A正確;根據(jù)元素周期律可推知第二周期元素從Li到F非金屬性逐漸增強,B正確;Na與K比較,K更易失電子,還原性更強,C錯;O與S同主族,O的非金屬性強,D正確。

答案:C

試題詳情

13.下列事實中,能說明氯的非金屬性比硫強的是( )

A.高氯酸(HClO4)的酸性比硫酸強 

B.次氯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強

C.氯化氫比硫化氫的熱穩(wěn)定性好 

D.氯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硫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多

解析:元素的非金屬性指的是非金屬元素原子的得電子能力。HClO4和H2SO4分別是氯、硫兩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HClO4酸性強,說明氯元素非金屬性強,A項正確;B項比較的是次氯酸與稀硫酸的氧化性,這不能反映非金屬性的強弱,B項錯誤;HCl比H2S穩(wěn)定,說明氯原子比硫原子更易結合氫原子,C項正確;原子得電子能力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多少無關,故D項錯誤。

答案:AC

試題詳情

12.在測定液態(tài)BrF3導電時,發(fā)現(xiàn)20℃時其導電性很強,說明BrF3能發(fā)生電離,其他眾多事實證明KBrF4、(BrF2)2、SnF6、ClF3、BrF3等物質(zhì)都是具有明顯離子化合物傾向的鹽。由此推斷液態(tài)BrF3電離時的陰、陽離子是( )

A.Br3+和F    B.Br2F+和F  C.BrF和BrF     D.BrF和BrF2+

解析:液態(tài)BrF3能導電,說明其電離方程式與H2O相同,即BrF3+BrF3BrF+BrF。

答案:C

試題詳情

11.下列對非金屬元素(除稀有氣體外)的相關判斷正確的是( )

①非金屬元素都是主族元素、趩钨|(zhì)在反應中都既能作氧化劑又能作還原劑 ③氫化物常溫下都是氣態(tài),所以都叫氣態(tài)氫化物、苎趸锍叵露伎梢耘c水反應生成酸、莘墙饘僭豏所形成的含氧酸鹽(MaROb)中的R元素必定呈現(xiàn)正價

A.②⑤     B.①③     C.①⑤     D.②③④

解析:非金屬元素(除稀有氣體外)都是主族元素,①正確;F2通常只能作氧化劑,②不正確;常溫下水是液體,③錯;CO、NO、SiO2等既不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④錯;在含氧酸根RO中,非金屬元素R呈正價,⑤正確;選C。

答案:C

試題詳情

10.如下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比次外層少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弱的關系是C>B>A

B.D的最高正價與B的最高正價相等

C.D與C不能形成化合物

D.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是C>B>A>D

解析:A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比次外層少3,說明A只能為15號元素磷,則B、C、D依次為硫、氯、氧。A選項中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高氯酸>硫酸>磷酸;B選項中氧元素無最高正價;C選項中氧和氯可形成氧化物如Cl2O7;D選項中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是A>B>C>D。

答案:A

試題詳情

9.元素性質(zhì)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呈周期性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核電荷數(shù)逐漸增大,元素化合價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

B.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逐漸增大

C.核外電子排布呈由不穩(wěn)定結構到穩(wěn)定結構的周期性變化

D.元素原子半徑呈由大到小的周期性變化

解析:結構決定性質(zhì),即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尤其是最外層電子排布決定了元素的性質(zhì)。

答案: C

試題詳情

8.  已知1-18號元素的離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質(zhì)子數(shù)c>b                 B.離子的還原性Y2>Z

C.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2Y>HZ         D.原子半徑X<W

解析:根據(jù)各粒子都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可知:a-3=b-1=c+2=d+1,則a>b>d>c,A錯;離子的還原性判斷: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時,核電荷數(shù)越多,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引力越強,還原性越弱;對應的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越強,故B對C錯;W與X位于同一周期,因a>b,所以原子半徑W<X。

答案: B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