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實戰(zhàn)演練
一 選擇題
3.例題精講
知識點一:水的電離
[例1](1)與純水的電離相似,液氨中也存在著微弱的電離:2NH3 NH4++NH2-
據(jù)此判斷以下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液氨中含有NH3、NH4+、NH2-等微粒
B.一定溫度下液氨中C(NH4+)·C(NH2-)是一個常數(shù)
C.液氨的電離達(dá)到平衡時C(NH3) = C(NH4+) = C(NH2-)
D.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質(zhì),液氨中C(NH4+) = C(NH2-)
(2)完成下列反應(yīng)方程式
①在液氨中投入一小塊金屬鈉,放出氣體----------------------------
②NaNH2溶于水的反應(yīng)----------------------------------
③類似于“H++OH-=H2O”的反應(yīng)----------------------------
解析:此題要求掌握水自偶的實質(zhì)(水分子電離產(chǎn)生的H+與H2O結(jié)合形成H3O+)以及水的電離平衡,并能遷移應(yīng)用于對于NH3電離的認(rèn)識:NH3分子電離產(chǎn)生H+和NH2-,H+與NH3結(jié)合生成NH4+,液氨電離產(chǎn)生等量的NH2-與NH4+,一定溫度下離子濃度乘積為一常數(shù);NH4+類似于H+,NH2-類似于OH-。具備上述知識后,就可順利完成解題。
答案:(1)C
(2)①2Na+2NH3=H2↑+2NaNH2
②NaNH2+H2O=NaOH+NH3↑或NH2-+H2O=OH-+NH3↑
③NH2-+NH4+ =2NH3↑或NH4Cl+NaNH2=2NH3↑+NaCl
知識點二:水的離子積
[例2]某溫度下純水中C(H+) = 2×10-7 mol/L,則此時溶液中的C(OH-) = ___________。
若溫度不變,滴入稀鹽酸使C(H+) = 5×10-6 mol/L,則此時溶液中的C(OH-) = ___________。
解析: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H+與OH-量始終相等,知純水中C(H+) = C(OH-)。根據(jù)純水中C(H+) 與C(OH-)可求出此溫度下水的Kw的值,由Kw的性質(zhì)(只與溫度有關(guān),與離子濃度無關(guān)),若溫度不變,稀鹽酸中Kw仍為此值,利用此值可求出鹽酸中的C(OH-)。
答案:純水中 C(OH-) = C(H+) = 2×10-7 mol/L
Kw = C(H+)·C(OH-) = 2×10-7×2×10-7 = 4×10-14
稀鹽酸中 C(OH-) = Kw / C(H+) = (4×10-14) / (5×10-6) = 8×10-9 mol/L
[例3] .難溶化合物的飽和溶液存在著溶解平衡,例如: AgCl(s) Ag++Cl-,Ag2CrO4(s) 2Ag++CrO42-,在一定溫度下,難溶化合物飽和溶液離子濃度的乘積為一常數(shù),這個常數(shù)用Ksp表示。 已知:Ksp(AgCl)=[Ag+][Cl-]=1.8×10-10 Ksp(Ag2CrO4)=[Ag+]2[CrO42-]=1.9×10-12 現(xiàn)有0.001摩/升AgNO3溶液滴定0.001摩/升KCl和0.001摩/升的K2CrO4的混和溶液,試通過計算回答: (1)Cl-和CrO42-中哪種先沉淀?
(2)當(dāng)CrO42-以Ag2CrO4形式沉淀時,溶液中的Cl-離子濃度是多少? CrO42-與Cl-能否達(dá)到有效的分離?(設(shè)當(dāng)一種離子開始沉淀時,另一種離子濃度小于10-5mol/L時,則認(rèn)為可以達(dá)到有效分離)
解析:(1)當(dāng)溶液中某物質(zhì)離子濃度的乘積大于Ksp時,會形成沉淀。幾種離子共同沉淀某種離子時,根據(jù)各離子積計算出所需的離子濃度越小越容易沉淀。(2)由Ag2CrO4沉淀時所需Ag+濃度求出此時溶液中Cl-的濃度可判斷是否達(dá)到有效分離。
解答:(1)AgCl飽和所需 Ag+濃度[Ag+]1=1.8×10-7摩/升 Ag2CrO4飽和所需Ag+濃度[Ag+]2==4.36×10-5摩/升 [Ag+]1<[Ag+]2,Cl-先沉淀。 (2) Ag2CrO4開始沉淀時[Cl-]==4.13×10-6<10-5,所以能有效地分離。
知識點三:水的電離平衡的移動
[例4] :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來的C(OH-)=10-12mol/L,則該溶液中的溶質(zhì)不可能是( )
A、HCl B、NaOH C、NH4Cl D、H2SO4
解析:由水電離反應(yīng)式知:此溶液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C(OH-) =10-12mol/L,若溶液中的H+全部來自水的電離,則此溶液顯堿性,是因溶有堿類物質(zhì)所致,若溶液中的H+不僅為水電離所產(chǎn)生,則此溶液顯酸性,為酸性物質(zhì)電離所致。NH4Cl不可能電離產(chǎn)生H+。
解答:C
下列兩題為上題的變式,分析一下變在何處?解題方法、思路與上題是否一樣?差異何在?
(1)室溫下,在純水中加入某物質(zhì)后,測得溶液中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10-12mol/L,則加入的物質(zhì)可能是(假設(shè)常溫下碳酸、氫硫酸的第一步電離度為0.1%) ( )
A、通入CO2 B、通入H2S C、通入NH3 D、加入NaHSO4
(2)某溶液中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10-3mol/L,,該溶液中溶質(zhì)可能是( )
①Al2(SO4)3 ②NaOH ③NH4Cl ④NaHSO4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例5]能促進(jìn)水的電離,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 ( )
(1)將水加熱煮沸 (2)向水中投入一小塊金屬鈉 (3)向水中通CO2 (4)向水中通NH3 (5)向水中加入明礬晶體 (6)向水中加入NaHCO3固體 (7)向水中加NaHSO4固體
A、(1)(3)(6)(7) B、(1)(3)(6) C、(5)(7) D、(5)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外界條件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請按如下思路完成本題的解:本題涉及到哪些條件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各自對水的電離平衡如何影響?結(jié)果任何(C(H+)與C(OH-)相對大小)?歸納酸、堿、鹽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
解答: D
知識點四:pH的定義方法
[例6]、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
A.由等體積、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一元酸跟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B.[H+]=1×10-7mol·L-1的溶液
C.pH=14-pOH 的溶液
D.pH=pOH 的溶液 (2000年化學(xué)試測題)
解析:此題要求將教材中定義pH方法遷移應(yīng)用于表示pOH以及pH與pOH的關(guān)系,根據(jù)pH的定義方法,可定義pOH= ―lgC(OH―),將室溫下水的離子積的表達(dá)式C(H+)×C(OH-)=10―14兩邊取負(fù)對數(shù),―lgC(H+)―lgC(OH―)= ―lg10―14,整理得pH+pOH=14。應(yīng)用所得關(guān)系式分析可得答案。
解答:D
點評:pOH= ―lgC(OH―)、pH+pOH=14兩個關(guān)系式及其應(yīng)用均不在教學(xué)大綱和考綱范圍內(nèi),我們不一定要掌握,但將教材中的知識、方法加以遷移應(yīng)用,進(jìn)行探究發(fā)現(xiàn)是教學(xué)大綱和考綱提出的能力要求。此題作為全國高考化學(xué)測試題具有重要的指導(dǎo)意義,值得大家認(rèn)真去領(lǐng)悟,在隨后的2001年上海高考題以及2002年全國理科綜合高考題中又出現(xiàn)了類似的題目。
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堿性,科學(xué) 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中性溶液的AG=0
B 酸性溶液的AG<0
C 常溫下0.lmol/L氫氧化鈉溶液的AG=12
D 常溫下0.lmol/L鹽酸溶液的AG=12( 2001年上海)
有人曾建議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cidity arede),AG的定義為AG=lg([H+]/[OH-])。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 在25℃時,若溶液呈中性,則pH=7,AG=1
B 在25℃時,若溶液呈酸性,則pH<7,AG<0
C 在25℃時,若溶液呈堿性,則pH>7,AG>0
D 在25℃時,溶液的pH與AG的換算公式為AG=2(7-pH) (2002理科綜合)
知識點五:溶液pH的計算
[例7]室溫下將n體積pH=10和m體積pH=13兩種NaOH溶液混合得pH=12的NaOH溶液,則n:m=--------------
解析:此題是關(guān)于兩種不反應(yīng)的溶液混合后溶液pH值的計算,根據(jù)混合前后溶質(zhì)(NaOH)量守恒,列式求解
解答:pH=10 C(H+)=10-10mol/L C(OH-) =10-4mol/L
pH=13 C(H+)=10-13mol/L C(OH-) =10-1mol/L
pH=12 C(H+)=10-12mol/L C(OH-) =10-2mol/L
10-4·n + 10-1·m = (n+m) ×10-2
n :m = 100 :11
規(guī)律: 有關(guān)混合溶液的pH計算,題設(shè)條件可千變?nèi)f化,正向、逆向思維,數(shù)字與字母交替出現(xiàn),但基本題型只有兩種:(1)混合后不反應(yīng),(2)混合后反應(yīng)。對于溶液的稀釋,可將水作為濃度為0的溶液,仍屬混合后不反應(yīng)一類,這一類混合溶液的pH應(yīng)介于兩種溶液的pH之間,因而酸、堿溶液無論加多少水稀釋,其最終pH均不可能等于純水的pH(即常溫不可能為7)。
混合溶液pH的計算方法也很簡單,即設(shè)法求出混合溶液的C(H+),若是溶液顯堿性,則必須先求出溶液的C(OH-),然后再換算為C(H+)或按OH-量守恒列式求解。
[例8]25ºC,若10體積的某強堿溶液與1體積的某強酸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則混合之前,該堿的pH與強酸的pH之間該滿足的關(guān)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由題意知,本題為酸、堿混合后完全中和,根據(jù)中和反應(yīng)的實質(zhì)可知,酸中n(H+)與堿中n(OH-)相等,故有C(H+)酸V酸 == C(OH-)堿V堿,由此關(guān)系列式可求得結(jié)果。
解答:設(shè)酸的pH為a,C(H+)酸=10-a,堿的pH為b,C(OH-)堿=10-14 / 10-b=10- (14 - b)
因為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所以C(H+)酸V酸 == C(OH-)堿V堿
10-a ×V = 10 - (14 - b) ×10V = 10 - (13 - b) ×V
10-a = 10 - (13 - b)
兩邊取負(fù)對數(shù):-lg10-a = -lg10 - (13 - b),a=13-b a+b=13
即酸的pH與堿的pH之和為13
點評:上面解法盡管可順利地得出本題的解,但題中的酸堿體積比可以任意變換,則每一變換都得重新求解,這就啟發(fā)我們能否找出酸、堿pH與兩者體積比之間的關(guān)系呢?同時若混合后不顯中性其關(guān)系又會怎樣呢?
將上面的解改為:
C(H+)酸V酸 == C(OH-)堿V堿
10-a ×V酸 = 10 - (14 - b) ×V堿
10-a·10-b=10-14·(V堿 / V酸)
兩邊取負(fù)對數(shù)得:a+b=14―lg(V堿 / V酸)
若混合后溶液顯酸性------------------------:
若混合后溶液顯堿性-------------------------:
同學(xué)們在學(xué)習(xí)中要善于總結(jié)、積累,把自己積累的經(jīng)驗、成果用于指導(dǎo)自己的學(xué)習(xí)。例如掌握了上述關(guān)系后,解下列題目就很輕松。
在20℃時,有PH值為x(x£6)的鹽酸和PH值為y(y³8)的NaOH溶液,取Vx升該鹽酸同該NaOH溶液中和,需Vy升NaOH溶液 (1)若x+y=14時,則= (2)若x+y=13時,則= (3)若x+y>14時,則= (表達(dá)式),且Vx Vy(填<、>或=)
3.關(guān)于酸、堿混合時的定性判斷(常溫)
酸與堿混合時發(fā)生中和反應(yīng),但不一定恰好完呈中和。即使恰好完全中和,也不一定溶液呈中性,由生成的鹽能否水解及水解情況而定,另外酸堿的強弱不同,提供反應(yīng)物的量不同也影響著反應(yīng)后溶液的性質(zhì)。一般酸或堿過量化生成的鹽水解對溶液的酸堿性影響大。
下面把常見的幾種情況分列出來.
①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一元弱酸一元強堿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pH>7(由生成的強堿弱酸鹽水解決定)
②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一元強酸與一元弱堿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pH<7(由生成的強酸弱堿鹽水解決定)
③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一元強酸與強堿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pH=7(因生成強酸強堿鹽不水解)
想一想:若酸或堿之一是多元,情況又怎樣?
④當(dāng)pH=pOH的強酸與強堿溶液以等體積混合后pH=7(與酸、堿的幾元性無尖)
⑤當(dāng)pH=3的某一元酸溶液與pH=11的一元強堿以等體積混合后pH≤7。(考慮酸有強弱之分,若分弱酸,制反應(yīng)后酸過量)
⑥當(dāng)pH=3的某一元強酸pH=11的一元堿溶液的以等體積混合后pH≥7(同理⑤,弱堿過量)
⑦將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堿溶液以等體積混合后溶液pH=無法確定.
再想一想:⑤⑥⑦與酸、堿的幾元性有無關(guān)系?
2.強酸和強堿混合(發(fā)生中和反應(yīng),忽略體積變化)可能情況有三種:
①若酸和堿恰好中和. 即nH+=nOH-,pH=7.
②若酸過量,求出過量的[H+],再求pH值.
③若堿過量,求出過量的[OH-],求出pOH后求pH值.
特例:若強酸與強堿等體積混合
①若pH酸+pH堿=14,則完全中和pH=7.
②若pH酸+pH堿>14,則堿過量pH≈pH堿-0.3
③若pH酸+pH堿<14,則酸過量pH≈pH酸+0.3
討論:
pH=a的HCl溶液和pH=b的NaOH溶液按體積比V1 :V2混合.當(dāng)混合液分別呈中性、酸性、堿性時,且V1 :V2=10n時,a+b分別為多少?
分析 ①呈中性:即pH=7.
nH+=nOH-
10-a·V1=10-(14-b)·V2
V1 :V2=10-14+a+b
10n=10a+b-14
n=a+b-14
a+b=14+n
②若呈酸性. 即pH<7
nH+>nOH-
10-a·V1>10-(14-b)·V2
V1 :V2>10-14+a+b
10n>10-14+ a+b
a+b<14+n
、廴舫蕢A性,即pH>7,同理可知
a+b>14+n
想一想:若V1 :V2=1 :10n=10-n,三種情況的結(jié)果又如何呢?
1.溶液簡單混合(不發(fā)生反應(yīng),忽略混合時體積變化)
強酸:pH=pH小+0.3
若等體積混合,且△pH≥2
強堿:pH=pH大-0.3
若不等體積混合,物質(zhì)的量濃度 強酸[H+]總=
分別為M1、M2體積分別為 強堿[OH-]總=
V1、V2的一元強酸或強堿
注意:強酸直接由[H+]總求pH值
強堿由[OH-]總求pOH,后再求pH值.
由于強酸或強堿在水中完全電離,加水稀釋后不會有溶質(zhì)進(jìn)一步電離,故僅僅是體積增大的因素導(dǎo)致酸溶液中的[H+]或堿溶液中的[OH-]減小.
弱酸或弱堿由于在水中不完全電離,加水稀釋同時,能促使其分子進(jìn)一步電離,故導(dǎo)致相應(yīng)[H+]或[OH-]減小的幅度降低。
例如 ①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鹽酸和醋酸,氫氧化鈉和氨水分別加水稀釋。溶液的pH值變化,圖示如下:
②若把上述問題,換成等pH值,圖示又怎樣呢?
強酸弱酸稀釋 強、弱堿稀釋
前后 前后
pH=a pH(HCl)=a+n<7 pH=b Ph(NaOH)=b-n>7
pH(HAC)<a+n<7 pH(NH3·H2C)>b-n>7
△pH(HCl)=n △pH(NaOH)=n
△pH(HAC)<n △pH(NH3·H2O)<n
△pH(HCl)>△pH(HAC) △pH(NaOH)>△pH(NH3·H2O)
注意:
①酸無論怎樣稀釋,不可能成為堿性;若無限稀釋,則pH只能無限接近7且小于7.
②堿無論怎樣稀釋,不可能成為酸性;若無限稀釋,則pH只能無限接近7且大于7
③當(dāng)起始強酸、弱酸的pH相同,稀釋后為達(dá)仍相同,則稀釋倍數(shù)一定是弱酸大小強酸(強堿、弱堿類同)
溶液呈的酸堿性何性,取決于溶液中[H+]、[OH-]的相對大。簆H值的大小取決于溶液中的[H+]大小
pH=-lg[H+],pOH=-lgKw=pKw
溶液酸堿性 |
[H+]與[OH-]關(guān)系 |
||
任意濕度 |
室溫(mol/L) |
pH值(室溫) |
|
酸性 |
[H+]>[OH-] |
[H+]>1×10-7 |
<7 |
中性 |
[H+]=[OH-] |
[H+]=[OH-]=1×10-7 |
=7 |
堿性 |
[H+]<[OH-] |
[H+]>1×與10-7 |
>7 |
(1)酸性越強,pH值越小,堿性越強,pH值越大,pH值減小一個單位,[H+]就增大到原來的10倍,pH值減小n個單位,[H+]的增大到原來的10n倍.
(2)任意水溶液中[H+]≠0,但pH可為0,此時[H+]=1mol/L,一般[H+]>1mol/L時,pH<0,故直接用[H+]表示.
(3)判斷溶液呈中性的依據(jù)為:[H0]= [OH-]或pH=pOH=pKw
只有當(dāng)室溫時,Kw=1×10-14
[H+]=[OH-]=10-7mol/L
溶液呈中性
pH=pOH=pKw=7
分析 原因:H2O H++OH-Q
由于水的電離是吸熱的,濕度越高,電離程度越大,kw越大.
中性:pH=pOH=pKw
T↗→Kw↗→pH+pOH↘
T↘→Kw↘→pH=pOH↗
如:100℃,KW=1×10-12.. pKw=12.
中性時Ph=pKw=6<7.
圖示:不同濕度(T1>T2)時溶液中[H+]與[OH-],pH與pOH關(guān)系
圖一 圖二
想一想:圖一與圖二有哪些不同?為何不同?
提示:(①形狀 ②T1、T2相對位置)
③簡平分錢劃分的兩個區(qū)域酸堿性不同。建議以[H+]、[OH-]=Kw,和pH+pOH=pKw兩個關(guān)系或考慮,并注意濕度不同時Kw的影響。)
(4)溶液pH的測定方法:
①酸堿指示劑 ②pH試紙 ③pH計其中①只傳判定pH范圍
②pH試紙也只能確定在某個值左右(對照標(biāo)準(zhǔn)比色卡),無法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1倍。另外使用時不能預(yù)先潤濕試紙。否則相當(dāng)于又稀釋了待測液,測定結(jié)果誤差大。
③pH計測定較精確.
4.溶液中各種微粒濃度之間的關(guān)系
以Na2S水溶液為例來研究
(1)寫出溶液中的各種微粒
陽離子:Na+、H+
陰離子:S2-、HS-、OH-
(2)利用守恒原理列出相關(guān)方程.
10電荷守恒:
[Na+]+[H+]=2[S2-]+[HS-]+[OH-]
20物料守恒:
Na2S=2Na++S2-
若S2-已發(fā)生部分水解,S原子以三種微粒存在于溶液中。[S2-]、[HS-],根據(jù)S原子守恒及Na+的關(guān)系可得.
[Na+]=2[S2-]+2[HS-]+2[H2S]
30質(zhì)子守恒
H2O H++OH-
由H2O電離出的[H+]=[OH-],水電離出的H+部分被S2-結(jié)合成為HS-、H2S,根據(jù)H+(質(zhì)子)守恒,可得方程:
[OH-]=[H+]+[HS-]+2[H2S]
想一想:若將Na2S改為NaHS溶液,三大守恒的關(guān)系式與Na2S對應(yīng)的是否相同?為什么?
提示:由于兩種溶液中微粒種類相同,所以陰、陽離子間的電荷守恒方程及質(zhì)子守恒是一致的。但物料守恒方程不同,這與其鹽的組成有關(guān),若NaHS只考慮鹽本身的電離而不考慮HS-的進(jìn)一步電離和水解,則[Na+]=[HS-],但不考慮是不合理的。正確的關(guān)系為[Na+]=[HS-]+[S2-]+[H2S]
小結(jié):溶液中的幾個守恒關(guān)系
(1)電荷守恒:電解質(zhì)溶液呈電中性,即所有陽離子所帶的正電荷總數(shù)與所有陰離子所帶的負(fù)電荷總數(shù)代數(shù)和為零。
(2)物料守恒(原子守恒):即某種原子在變化過程(水解、電離)中數(shù)目不變。
(3)質(zhì)子守恒:即在純水中加入電解質(zhì),最后溶液中[H+]與其它微粒濃度之間的關(guān)系式(由電荷守恒及質(zhì)子守恒推出)
練一練!
寫出0.1mol/L Na2CO3溶液中微粒向后三天守恒關(guān)系式。
3.比較鹽溶液中離子濃度間的大小關(guān)系.
(1)一種鹽溶液中各種離子濃度相對大小
①當(dāng)鹽中陰、陽離子等價時
[不水解離子] >[水解的離子] >[水解后呈某性的離子(如H+或OH-)] >[顯性對應(yīng)離子如OH-或H+]
實例:aCH3COONa. bNH4Cl
a.[Na+]>[CH3COO-] >[OH-] >[H+]
b.[Cl-] >[NH4+]>[OH-]
②當(dāng)鹽中陰、陽離子不等價時。
要考慮是否水解,水解分幾步,如多元弱酸根的水解,則是“幾價分幾步,為主第一步”,實例Na2S水解分二步
S2-+H2O HS-+OH-(主要)
HS-+H2O H2S+OH-(次要)
各種離子濃度大小順序為:
[Na+]>[S2-] >[OH-] >[HS-] >[H+]
(2)兩種電解質(zhì)溶液混合后各種離子濃度的相對大小.
①若酸與堿恰好完全以應(yīng),則相當(dāng)于一種鹽溶液.
②若酸與堿反應(yīng)后尚有弱酸或弱堿剩余,則一般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程度>鹽的水解程度.
2.分析鹽溶液中微粒種類.
例如 Na2S和NaHS溶液溶液含有的微粒種類相同,它們是Na+、S2-、HS-、H2S、OH-、H+、H2O,但微粒濃度大小關(guān)系不同.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