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7847  437855  437861  437865  437871  437873  437877  437883  437885  437891  437897  437901  437903  437907  437913  437915  437921  437925  437927  437931  437933  437937  437939  437941  437942  437943  437945  437946  437947  437949  437951  437955  437957  437961  437963  437967  437973  437975  437981  437985  437987  437991  437997  438003  438005  438011  438015  438017  438023  438027  438033  438041  447348 

《毛遂自薦》記敘了趙國都城邯鄲被圍的危急時刻毛遂自告奮勇隨平原君赴楚訂立合縱抗秦盟約的故事,表現(xiàn)了毛遂主動承擔(dān)重任、勇敢無畏的精神和智謀。

作者把毛遂這一人物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光彩照人。他把毛遂放在激烈、尖銳的矛盾沖突中進(jìn)行刻畫:在邯鄲被圍、危在旦夕、平原君奉命求救于楚時,毛遂挺身而出,主動要求隨平原君前往,到楚國后又文武并濟(jì),義正詞嚴(yán)地和楚王論辯,取得了這場政治斗爭的勝利,表現(xiàn)出卓越的才能,脫穎而出,贏得眾人尊重。

作者注意用機(jī)智、有力的對話來刻畫毛遂的形象。毛遂“備員而行”的自贊表現(xiàn)了他的謙遜和善于辭令。他“穎脫而出”的回答表現(xiàn)了他的卓識,他威脅楚王和說服楚王的一席話表現(xiàn)了文武并施,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高超斗爭藝術(shù)及機(jī)智和膽識。

在表現(xiàn)手法上,作者巧妙運(yùn)用了抑揚(yáng)、對比的方法。先用19人被取和毛遂落選對比,欲揚(yáng)先抑。然后用毛遂自贊與平原君的拒薦作對比,再抑一筆,不過抑中有揚(yáng),毛遂“穎脫而出”的議論比平原君“其末立見”的議論要高出一籌。再后,用19人“目笑”與19人“服”、19人推舉毛遂“上”相對比,轉(zhuǎn)為揚(yáng)筆。還用平原君的久談不決和毛遂的定縱,用楚王的先倨后恭以及平原君的先貶和后褒分別對比,突出了毛遂的智慧和才干。

單 元 檢 測(共150分)

第Ⅰ卷(30分)

試題詳情

平原君既返趙,楚使春申君將兵赴救趙,魏信陵君亦矯奪晉鄙軍往救趙,皆未至。秦圍邯鄲,邯鄲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鄲傳舍吏子李同(“正義”名談,太史公諱改也。)說平原君曰:“君不憂趙亡邪?”平原君曰:“趙亡則勝為虜,何為不憂乎?”李同曰:“邯鄲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謂急矣,而君之后宮以百數(shù),婢妻被綺索,余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厭。民困兵盡,或剡木為矛矢,而君器物鐘磐自若。使秦破趙,君安得有此?使趙得全,君何患無有?今君誠能令夫人以下編于士卒之間,分功而作,家之所有盡散以饗士,士方其危苦之時,易德耳!庇谑瞧皆龔闹,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與三千人赴秦軍,秦軍為之卻三十里。亦會楚、魏救至,秦兵遂罷,邯鄲復(fù)存。李同戰(zhàn)死,封其父為李侯。

試題詳情

1、學(xué)習(xí)本文后,給你什么樣的人生啟示?

我的啟示:                                

                                       

2、本文在刻畫人物方面給你的寫作什么借鑒?

我的借鑒:                                 

                                       

溫馨提示:上完本課,你有什么得與失?請分條扼要概括在下面。

我的得:                                   

我的失:                                 

[課后學(xué)習(xí)]

試題詳情

有人說毛遂自薦是出風(fēng)頭,你怎么看?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呢?請寫在下面,并讓我們一起研討吧!

我的問題:                                 

                                       

研討結(jié)果:                                  

                                       

試題詳情

(四)翻譯下列句子

1、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于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

譯:                                 

2、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譯:                                 

3、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qiáng)于百萬之師。

譯: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