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分)用科學方法去思考
形成科學認識需要運用一定的科學方法。請回答:
(1)觀察、猜想、假設(shè)、實驗等收集證據(jù)的方法是獲得感性認識的重要方法。
觀察是用感官或借助儀器去獲得信息的過程。
猜想是沒有事實根據(jù)、不知真假的主觀猜測,可能會出錯,可不去證明,也可能無法證明。
假設(shè)是對客觀事物的假定性說明。假設(shè)必須建立在觀察和已有知識經(jīng)驗基礎(chǔ)上,能夠被檢驗,不是對的,就是錯的。
下面的5個陳述,來自一位食品與營養(yǎng)化學工作者的筆記。其中,哪個陳述是觀察?(填代號,下同) ;哪個陳述是猜想? ;哪個陳述是假設(shè)? 。
A.包裝良好的食物可以長期儲存,不會滋長霉菌 |
B.在對34名志愿者跟蹤和檢測后發(fā)現(xiàn),持續(xù)一周的飲食為全麥、新鮮蔬菜和水果,可以讓每個人的體重平均減輕1.9Kg |
C.如果食物遇到碘水變藍,那么十五含有淀粉 |
D.早餐時,看到一袋脹包的牛奶,打開后,嗅到酸臭味 |
E.實驗表明,橘子、檸檬、草莓中富含維生素C |
A.重金屬鹽能使蛋白質(zhì)變性,所以攝入鉛對人體有毒 |
B.實驗證明,鹽酸能跟NaOH反應(yīng),也能跟Ca(OH)2反應(yīng),所以鹽酸能和堿反應(yīng) |
C. NaOH、KOH 、Ca(OH)2都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本質(zhì)原因,是它們的溶液中都存在OH-,我們把溶于水理解出的陰離子都是OH-的一類化合物稱為堿 |
D.石蕊試液遇到鹽酸變紅,因為鹽酸中有氫離子 |
A.包裝良好的食物可以長期儲存,不會滋長霉菌 |
B.在對34名志愿者跟蹤和檢測后發(fā)現(xiàn),持續(xù)一周的飲食為全麥、新鮮蔬菜和水果,可以讓每個人的體重平均減輕1.9Kg |
C.如果食物遇到碘水變藍,那么十五含有淀粉 |
D.早餐時,看到一袋脹包的牛奶,打開后,嗅到酸臭味 |
E.實驗表明,橘子、檸檬、草莓中富含維生素C |
A.重金屬鹽能使蛋白質(zhì)變性,所以攝入鉛對人體有毒 |
B.實驗證明,鹽酸能跟NaOH反應(yīng),也能跟Ca(OH)2反應(yīng),所以鹽酸能和堿反應(yīng) |
C. NaOH、KOH 、Ca(OH)2都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本質(zhì)原因,是它們的溶液中都存在OH-,我們把溶于水理解出的陰離子都是OH-的一類化合物稱為堿 |
D.石蕊試液遇到鹽酸變紅,因為鹽酸中有氫離子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