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噴泉”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其產(chǎn)生原因是存在壓強差.
(1)做氨的噴泉實驗時,若要在圖(a)裝置中收集一瓶氨氣,氨氣應由________口進入,原因是________.為了證明燒瓶充滿氨氣,可用________檢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或用________檢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
(2)某學生做噴泉實驗時,用向下排空氣法在體積為V mL的燒瓶中收集氨氣,最后所得氣體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10.5,將此充滿氣體的燒瓶倒置于水中,瓶內(nèi)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停止.則在同溫同壓下瓶內(nèi)剩余氣體的體積為________ mL.
(3)如圖(b)為化學數(shù)字中所用的噴泉實驗裝置.在燒瓶中充滿干燥的氣體,膠頭滴管及燒杯中分別盛有液體,下列組合中不可能形成噴泉是________(填序號);
①HCl和H2O �、贠2和H2O ③NH3和H2O �、蹸O2和NaOH溶液
(4)某學生積極思考產(chǎn)生噴泉的其他方法,并設計了圖(c)所示的裝置.在圖(c)所示的錐形瓶中,分別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反應后可能產(chǎn)生噴泉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①Cu和稀H2SO4 �、贜aHCO3和NaOH溶液
③CaCO3和稀H2SO4 �、躈H4HCO3和稀鹽酸
(5)在圖(c)錐形瓶外放一水槽,瓶內(nèi)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結果也產(chǎn)生了噴泉.水槽中可以加入的物質可以是________(填序號)
①濃H2SO4 �、谑雏}
③硝酸鉀 �、芰蛩徙~
(6)比較圖(b)和圖(c)兩套裝置,以產(chǎn)生噴泉的原理來分析,圖(b)是________上部燒瓶內(nèi)壓強;圖(c)________下部錐形瓶內(nèi)氣體壓強(填“增大”或“減小”).城市中常見的人造噴泉及火山噴發(fā)的原理與上述________(填“圖(b)”或“圖(c)”)裝置的原理相似.
乙醇的分子組成為C2H6O,現(xiàn)采用實驗方法確定一個乙醇分子里有幾個氫原子能被鈉置換.測試裝置如下圖所示.
實驗操作要點是:全部實驗裝置必須保證氣密性良好;裝置A要干燥,酸式滴定管中加入無水乙醇;過量金屬鈉先在二甲苯(二甲苯不跟金屬鈉反應)中分散成米粒大小的顆粒;連接B和C的玻璃導管內(nèi)先要充滿水而又不能發(fā)生倒吸;從滴定管中緩緩滴入無水乙醇V mL,同時松開彈簧夾,氫氣將水由B壓入C;待燒瓶恢復到常溫后,測出C中所增加水的體積為V1 mL(氣體體積已折算成標準狀況).
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實驗開始前連接B和C的玻璃管內(nèi)未充滿水,則實驗結果將________.
(2)如果用普通酒精代替無水乙醇做實驗,則所得實驗結果將________.
(3)連接A和B的導管的左段垂直部分要相當長,其作用是________.
(4)把金屬鈉分散成小顆粒的目的地是________.
(5)若無水乙醇的密度ρ g/mL,則乙醇分子中被鈉置換的氫原子個數(shù)為________.
現(xiàn)用含少量硫化亞鐵的大理石和鹽酸反應制取CO2氣體,實驗步驟如下:
(1)將橡皮塞B塞在A燒瓶中,并用橡皮筋套在燒瓶的瓶頸處以標記橡皮塞所塞入瓶頸的深度,準確稱其質量為m1 g。
(2)連接制備和凈化氣體的裝置。從F裝置排出的CO2氣體中,可能混有的雜質是__________,若要在A中收集純凈的CO2氣體,應分別將F中排出的氣體通過__________________裝置(按順序填寫裝置編號)。D裝置中不使用Na2CO3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將導管G插入燒瓶A中用向________(填“上”或“下”)排空氣法收集CO2,檢驗CO2氣體已經(jīng)充滿燒瓶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經(jīng)檢驗,CO2氣體已經(jīng)充滿燒瓶,迅速用橡皮塞塞好燒瓶瓶口,并稱其質量為m2 g。
(4)將燒瓶口的橡皮塞取下,向燒瓶內(nèi)注水至標記線,再將水小心地倒入量筒,測量出水的體積可認為是CO2氣體的體積,將該體積換算為標準狀況時為V mL,請寫出CO2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將氣體干燥和凈化,測定的數(shù)值將會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實驗的第(4)步操作一定會使所測定的數(shù)值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SO4、134~135℃ |
H2SO4 |
135℃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