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屆高三畢業(yè)班模擬考試歷史科試題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執(zhí)信中學、中山紀念中學、深圳外語)三校聯(lián)考      09.02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本試卷共8頁,31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l20分鐘。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注意事項: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試室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A)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4.作答選做題時,請先用2B鉛筆填涂選做題的題號對應的信息點,再作答。漏涂、錯涂、多涂的,答案無效。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5.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75分)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1.下列有關西周宗法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 它由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直接演變而來
② 它用規(guī)定宗族內嫡庶系統(tǒng)的辦法來確立和鞏固父系家長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③ 其核心內容是兄終弟及或父子相傳 ④ 它與分封制是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2.某地洪水為患,消息上報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工部盡快搶修潰決的堤防,勿使水患繼續(xù)擴大;另一方面責成戶部盡快調度糧食,運往災區(qū),賑濟災民。幕僚根據(jù)皇帝之意,寫成詔書,經(jīng)皇帝確認無誤后,直接送至工部、戶部等單位執(zhí)行。這是下列哪個時期的制度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秦漢          B.隋唐            C.宋元           D.明清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3.孔子主張“正名”,試圖把當時已經(jīng)混淆的社會等級秩序矯正過來,達到規(guī)范人們的言行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和使社會有“序”的目的。這一主張的思想核心是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仁”         B.“禮”             C.“德”           D.“孝”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4.明朝馮夢龍在《三言兩拍》里有很多關于社會現(xiàn)象的描寫,其中有這么一段話:楊八志(陜西商人)與李氏商議道:“我年近三旬,讀書不就,家事日漸消乏。祖上原在閩、廣為商,我欲湊些資本,買辦貨物,往漳州商販,圖幾分利息,以為贍家之資,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該材料反映了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                B.八股取士扼殺人才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認祖歸宗的社會風氣              D.長途販運的發(fā)展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5.唐朝以來,商業(yè)日益發(fā)展,城市走向繁榮,市民階層壯大,與這些經(jīng)濟現(xiàn)象相適應,文化領域出現(xiàn)了哪些相應的成就?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①小說的出現(xiàn)和繁榮         ②黃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③宋朝風俗畫的發(fā)展         ④京劇的形成和發(fā)展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6.2008年,中國政府將清明節(jié)定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清明節(jié)原本是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紀念慶賀節(jié)日    B.宗教祭祀節(jié)日     C.歲時農(nóng)事節(jié)日    D.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7.李贄說:“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兒?”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提倡男女平等
②實際否定“三綱五!雹郛敃r男尊女卑思想依然嚴重④有利于思想解放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8.近代中國思想界的“西學東漸”經(jīng)歷了一個由理論到實踐、由照抄照搬到與中國實際情況相結合的發(fā)展歷程。下面體現(xiàn)這兩個步驟的標志性事件是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B.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洋務運動、井岡山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立       D.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9.“春秋筆法”是中國史學家常用的書寫歷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來表達態(tài)度,不發(fā)議論而將褒貶寓于敘事之中。因此,不少重要的歷史概念實際上已隱含著作者的某種傾向性判斷。下列歷史概念中具有這種特色的是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鴉片戰(zhàn)爭       B.太平天國         C.甲午戰(zhàn)爭         D.義和團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1,3,5

試題詳情

A.創(chuàng)辦近代軍事工業(yè)                  B.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創(chuàng)辦近代民用企業(yè)                   D.籌劃海防,創(chuàng)辦近代海軍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1.“他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請出亡靈來,借用他們的名字、口號和衣服,以便穿著這種久受崇敬的服裝,用這種借來的語言,演出歷史的新場面”。馬克思的這個觀點不適用于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①洪秀全的“拜上帝教”    ②康有為的維新變法思想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③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④文藝復興運動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2.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在主觀上說是中國近代化的倒退,但從客觀上講也是中國近代化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下列事件能體現(xiàn)后一觀點的是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①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出現(xiàn)短暫的春天      ②袁世凱尊孔復古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③新文化運動興起                     ④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3.從大革命時期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革命的戰(zhàn)略中心,依次從珠江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其中實現(xiàn)從長江流域向黃河流域成功轉移的直接因素是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   B.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C.紅軍長征的勝利   D.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4.新中國成立以來,美國對華政策由“遏制和孤立”到逐步緩和,其轉變的直接原因是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B.美蘇爭霸中,美國由攻勢變?yōu)槭貏?img src="http://thumb.zyjl.cn/pic4/docfiles/down/test/down/3ea0d2a6b285f213011e38ef8b060efc.zip/66993/廣東省2009屆高三畢業(yè)班模擬考試三校聯(lián)考歷史卷.files/image002.jpg" alt="學科網(wǎng)(Zxxk.Com)"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中國推行正確的外交政策           D.國際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矛盾相對緩和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5.下列措施中既有利于工業(yè)化又有利于增加農(nóng)民收入的是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   B.大力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  C.對外開放  D.設立經(jīng)濟特區(qū)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6.1956年,毛澤東兩次觀看昆曲名劇《十五貫》,之后《人民日報》首次為一場戲劇演出刊發(fā)社論,稱贊其“一曲戲救活一個劇種”。當時昆曲復興的主要原因是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B.昆曲名劇的涌現(xiàn)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雙百”方針的提出               D.個人崇拜的興起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7.對古希臘文明成就產(chǎn)生過有益影響的因素有
① 城邦制度  ② 奴隸制度  ③ 古埃及文明  ④ 古兩河領域文明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③④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8.1500年前后,西歐社會結構中有利于制度創(chuàng)新的各種因素通過一系列彼此聯(lián)結的歷史運動而會聚.互動,人類正在走出中世紀這個“死亡之門”。下列各項說明人類正在走出中世紀這個“死亡之門”表現(xiàn)的是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①新航路的開辟                ②西歐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萌芽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③各地文明開始匯合交融        ④教會的文化壟斷被打破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9.下列關于歐美政治發(fā)展史的介紹,正確的是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①英國是最早實行民主政治的國家   ②法國1875年最終確立共和制度得益于其工業(yè)革命的完成③1789年美國聯(lián)邦政府建立后,各州都必須無條件地與中央保持一致④《德意志帝國憲法》頒布后,德國專制主義的基礎依然存在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20.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的相同點是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在無產(chǎn)階級政黨領導下,堅持暴力革命        B.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人民政權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較好地解決了工農(nóng)聯(lián)盟問題                  D.促進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21.下列四幅地圖反映了德國歷史上的版圖變化情況。其變化順序正確的是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22.1921年,美國商人哈默來到莫斯科,列寧與之交談:“你們可以在這兒找到原料和銷售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機器的市場,以后還可以在這里推銷工業(yè)產(chǎn)品。而我們需要你們的技術和方法。”緊接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對話后出現(xiàn)的情形是                  (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宣布全部政權轉歸蘇維埃          B.粉碎協(xié)約國的武力干涉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允許私人創(chuàng)辦和租賃工廠          D.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和國防工業(yè)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23.1929―1933年經(jīng)濟危機發(fā)生后,美國羅斯福政府對經(jīng)濟實施全面干預政策。這里“干預”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的本質含義是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A.實行全面救濟       B.全面整頓金融        C.壓縮補貼農(nóng)業(yè)   D.加強計劃調控

 

試題詳情

24.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大地震后,國際社會紛紛向中國伸出援手。5月24日,聯(lián)合

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映秀鎮(zhèn)對溫家寶總理說,國際社會同中國人民堅定地站在一起。國際社會

的善舉主要是基于 ①中國是聯(lián)合國重要的成員國② 在重大自然災害面前需要全人類共同行動 ③中國已加入世貿組織  ④ 這次地震使中國蒙受了巨大損失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試題詳情

25.下面兩圖(小說《巴黎圣母院》,畫作《自由引導人民》)反映的是19世紀早期法國浪漫主義在文學藝術領域的突出成就,其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是

試題詳情

學科網(wǎng)(Zxxk.Com)   

  

 

A.人文主義對文學藝術的深遠影響      B.人們對“理性”王國的憤懣與失望

   C.經(jīng)濟危機導致資本主義矛盾激化      D.科技發(fā)展給人心帶來的浮躁與迷惘

 

 

 

 

 

 

 

 

 


1,3,5

試題詳情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第26題12分,第27題14分,第28題12分,第29題14分,第30題14分,第31題9分)

學科網(wǎng)(Zxxk.Com)材料四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發(fā)展示意圖

 

 

 

 

 

 

 

 

 

 

 

 

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國城市(集鎮(zhèn))形成的原因有哪些?(3分)

 

 

 

 

(2)根據(jù)材料三及所學知識分析明清時期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有什么新特點?(2分)這種新現(xiàn)象對當時的思想界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2分)

 

 

 

 

(3)根據(jù)材料四說明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發(fā)展的特點。(2分)1912―1919年間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發(fā)展迅速,其原因是什么?(3分)

 

 

 

試題詳情

28.(12分)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中把中國人通過向西方學習“然后知不足”的過程分為三期: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斑@二十年間,都是覺得我們政治法律等等,遠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組織形式,一件件搬進來,以為能夠這樣萬事都有辦法了。革命成功將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漸漸有點廢然思返,覺得社會文化是整套的,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決計不可能,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悟!

 

(1)按照梁啟超對中國向西方學習的過程的分期,請你列舉“第一期”與“第二期”的主要事例或事件。(3分)

 

 

 

 

 

 

 

 

(2)“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悟”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這個事件的最主要思想主張(2分)和影響分別是什么?(2分)

 

 

 

 

 

 

 

 

 

 

(3)根據(jù)梁啟超的觀點,簡要歸納中國人學西方歷程及其特點。(3分)

 

 

 

 

 

 

 

試題詳情

【材料一】   美國房地產(chǎn)市場上的次級按揭貸款的危機(簡稱次貸危機)引發(fā)了美國和全球范圍的一次信用危機。危機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損失是約80年前那次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僅10月前7個交易日,道瓊斯30種工業(yè)股票指數(shù)累計跌幅均超過21%,全美股票市值蒸發(fā)2.5萬億美元,堪比上一次大恐慌的狀況!俺情T失火,殃及池魚”。象上一次大恐慌一樣,發(fā)端于世界金融體系中心美國的金融危機很快向其他國家蔓延,變成了全球金融危機。

――2008年10月《美國金融危機殃及全球 世界經(jīng)濟在十字路口彷徨?半月談》

【材料二】   近兩個月來,世界經(jīng)濟金融危機日趨嚴峻,為抵御國際經(jīng)濟環(huán)境對我國的不利影響,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jīng)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農(nóng)村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加快醫(yī)療衛(wèi)生、文化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會議確定,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 ――《 人民日報 》( 2008年11月10日01 版)

【材料三】   在羅斯福新政問題上,就不乏這樣的“修正主義者”。 ……他們認為,大蕭條原本只是經(jīng)濟周期中的一個波谷,美國很多經(jīng)濟周期中的波谷――比如1894年及1921年的經(jīng)濟蕭條――都可以通過市場的調節(jié)能力自我修復,大蕭條之所以十多年陰魂不散,恰恰是因為政府在幫倒忙。                     ――劉瑜《羅斯福新政的另一面》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分析,“約80年前那次大蕭條”、“上一次大恐慌”是指哪一次經(jīng)濟危機?(1分)兩次危機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有何不同?(2分)為什么兩次大危機都出現(xiàn)“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現(xiàn)象?(4分)

 

 

 

 

 

 

(2)據(jù)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指出中國政府在應對本次危機方面與羅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有何共同特點?(4分)

 

 

 

 

 

 

 

 

 

 

 

 

試題詳情

(3)據(jù)材料三說明“修正主義者”解決危機的主張是什么?結合材料二、三談一談你對應對經(jīng)濟危機的認識?(3分)

學科網(wǎng)(Zxxk.Com)學科網(wǎng)(Zxxk.Com)            

 

 

 

 

 

 

圖一   甲午戰(zhàn)爭圖                        圖二  時局圖         

 

 

【材料二】  皇太后不愿將法盡變……則朕之權力實有未足。果使如此,則朕位且不保,何況其他?

――《光緒大事匯鑒》卷九                                               

材料三 康有為等任想以日本明治維新的要義為藍圖,在中國推行變法。但是沒有認識到日本與中國國情不同,所處的國際環(huán)境不同等許多特點,而是機械地照搬日本的經(jīng)驗,只是從形式上學習,并沒有掌握明治維新的真正“要義”。

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分析推動中國社會變革的主要因素。(2分)

 

 

 

 

 

 

(二)【中外歷史人物評說】(9分)

孫中山以不屈不撓的斗爭,堅持民族民主革命,領導人民建立了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為本國的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后來把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

請回答:

(1)這反映出他對中國民主革命對象和力量的認識發(fā)生了哪些重大轉變?(4分)

 

 

 

 

(2)試分析孫中山思想轉變的原因和影響(5分)

 

 

 

試題詳情

                   (執(zhí)信中學、中山紀念中學、深圳外語)三校聯(lián)考      09.02

 

1.A   2.D   3.B   4. D   5.A   6.C    7.D    8.C   9.A

10.B  11.A   12.A  13. C  14.B  15.B    16.C  17.C  18.A

<rt id="bympa"><noframes id="bympa">
    1. 1,3,5

       

      26.答:(12分)
      (1)原因:①政治需要;②軍事需要;③商業(yè)發(fā)展;④交通要道(或人口聚集區(qū))(答任意3點即可)。(3分)

      (2)新特點:①專業(yè)化城市出現(xiàn);②資本主義萌芽產(chǎn)生。(2分)

      影響:①出現(xiàn)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思想家,如黃宗羲等。

      ②出現(xiàn)重視工商業(yè),主張“工商皆本”的思想。(2分)

      (3)特點:持續(xù)發(fā)展且出現(xiàn)兩次高潮。(2分,答發(fā)展曲折給1分)。

      原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動;

      ②一戰(zhàn)間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jīng)濟侵略;

      ③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

      ④“民主共和”與“實業(yè)救國”兩大思潮的推動。(3分。答出任意3點即可)

       

      27.答:(14分)
      (1)①打著“天理人情”、“忠孝節(jié)義”、“倫理綱!钡恼信疲辖y(tǒng)治者心意。(2分)

      ②標題是“兒女英雄”,離不開江湖豪客、兒女姻緣,實際上是英雄俠士加才子佳人的拼盤,適合小市民口味。(2分)

      ③運用評話本喜聞樂見的形式,生動活潑,引人入勝。(2分)

      (2)不能。(1分)小說由于文體所限,對事物描述有夸張之處,慎入史。(2分)

      (3)不是。(1分)他們和正統(tǒng)政府---清政府作對,不符合“忠孝節(jié)義”、“倫理綱!保筚t大圣的標準。(2分)

      廣東名人:洪仁?、陳啟源、康有為、梁啟超、葉挺、葉劍英等(人名和事跡各1分。酌情給分,但不超過2分。)

       

       28 .答:(12分)
      (1)新思潮的萌發(fā)、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答出其3個給3分)。(2)新文化運動(2分)。內容: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與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后期傳播馬克思主義。(2分)

      動搖封建正統(tǒng)思想統(tǒng)治地位,解放人們思想,推動自然科學發(fā)展,為馬克思主義傳播創(chuàng)造條件。(2分)

      (3) 由學習西方技術、器物到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到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的過程。(2分)中國向西方學習經(jīng)歷了一個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過程(1分)。(只要言之成理,同等給分,最高不超過4分)

       

      29.答:(14分)
      (1)強調了人的價值和決定作用,否定了神或者命運等超自然力量對社會人生的作用,體現(xiàn)了希臘文化人文主義的本質。(2分)

      (2)文藝復興運動;人文主義;是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復興”與發(fā)展(繼承與發(fā)展)。(6分)

      (3)否定教皇的權威,打破了教會的精神枷鎖,使人們獲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靈魂得救

      的自主權,樹立了人文主義宗教觀。(2分)

      (4)自由是天賦人權,不可侵犯,并以法律保障。理性。(4分)

      30答:(14分)
      (1)1929-1933年經(jīng)濟大危機。(1分)前者:生產(chǎn)的過剩,引發(fā)金融危機,經(jīng)濟出現(xiàn)蕭條;后者: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金融風暴,導致經(jīng)濟蕭條。(2分)美國是世界金融體系中心;世界市場及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使世界各國經(jīng)濟聯(lián)系密切。(4分)

      (2)健全社會保障;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舉辦救濟和公共工程)。(2分)國家干預經(jīng)濟(或國家對經(jīng)濟的宏觀調控)。(2分)

      (3)通過市場的調節(jié)能力自我修復。(1分)把宏觀調控和市場的調節(jié)有機結合起來。(2分)

       

       

      31.本題為選做題。考生可在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9分)

      (一)答:
      (1)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民族危亡。(2分)

      (2)原因:主觀上,維新派依靠的是沒有實權的皇帝,政令無法真正實行。(2分)客觀上,中國封建勢力強大;帝國主義要瓜分中國,反對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2分)

      出路:推翻清政府,實現(xiàn)民族獨立,發(fā)展資本主義。(3分)

       

      (二)答:
      (1)重大轉變:在革命對象上,轉變?yōu)槊鞔_反對帝國主義;在革命力量上,從脫離廣大群眾到主張“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4分)

      (2)轉變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孫中山吸取以往革命斗爭失敗的教訓,努力探索民主革命的道路;蘇聯(lián)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幫助。(3分)

      影響:推動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xiàn);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興起。(2分)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