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8644  128652  128658  128662  128668  128670  128674  128680  128682  128688  128694  128698  128700  128704  128710  128712  128718  128722  128724  128728  128730  128734  128736  128738  128739  128740  128742  128743  128744  128746  128748  128752  128754  128758  128760  128764  128770  128772  128778  128782  128784  128788  128794  128800  128802  128808  128812  128814  128820  128824  128830  128838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如圖所示,MN為與紙面垂直的鋁質薄平板,平板上方和下方分別有垂直于紙面的勻強磁場(圖中未畫出),上方磁感應強度為下方的k倍.一帶電粒子從緊貼鋁板上表面的P點垂直于鋁板向上射出,從Q點穿越鋁板后仍能到達P點.己知粒子穿越鋁板時,速度方向和電荷量保持不變,不計粒子重力,則( 。
A.一定有k>1B.穿越鋁板后的周期為之前的k倍
C.穿越鋁板后的加速度為之前的k2D.穿越鋁板后的動能為之前的$\frac{1}{{k}^{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所示,回旋加速器是加速帶電粒子的裝置,其核心部分是分別與高頻交流電極相連接的兩個D形金屬盒,盒間狹縫中周期性變化的電場使粒子在通過狹縫時總能得到加速,金屬盒處于垂直于盒底的勻強磁場中,若要增大帶電粒子射出金屬盒時的動能,下列方法中正確的是( 。
A.增大狹縫間的電壓B.增大狹縫間的距離
C.增大金屬盒的半徑D.增大磁場的磁感應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 (a)為某同學設計的“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量m的關系”實驗裝置簡圖,A為小車,B為電火花打點計時器,C為裝有砝碼的小桶,D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方形木板.在實驗中近似認為細線對小車拉力F的大小等于砝碼和小桶的總重力,小車運動加速度a可用紙帶上的點求得.
(1)實驗過程中,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應接在交流(選填“直流”或“交流”)電源上.調整定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木板平行.
(2)圖(b)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為50Hz,其中0、1、2、3、4是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圖中未標出),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打“3”計數(shù)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0.26m/s,由紙帶求出小車的加速度的大小a=0.50m/s2.(計算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3)在“探究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時,保持小車的質量不變,改變小桶中砝碼的質量,當時小桶及桶中砝碼重力近似等于小車所受拉力;該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加速度a與合力F關系圖線如圖(c)所示,該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試分析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的原因為平衡摩擦力過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組同學用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做“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

(1)在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過程中應保持小車的質量不變,這種研究方法叫變量控制法.用砝碼和盤的重力作為小車所受外力,利用紙帶算出小車的加速度,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進而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
(2)實驗過程中,難以直接得到小車受到的牽引力,所以將砝碼和盤的重力近似看作小車的牽引力,那么可以“將砝碼和盤的重力近似看作小車的牽引力”的條件是砝碼和盤的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
(3)利用圖1裝置做“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時:甲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的小車的加速度a和小車所受拉力F的圖象為圖2所示中的直線Ⅰ,乙同學畫出的圖象為圖中的直線Ⅱ,直線Ⅰ、Ⅱ在縱軸或橫軸上的截距較大,明顯超出了誤差范圍,下面給出了關于形成這種情況原因的四種解釋,其中可能正確的是BC
A、實驗前甲同學沒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學在平衡摩擦力時,把長木板的末端抬的過高了
C、實驗前乙同學沒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學在平衡摩擦力時,把長木板的末端抬的過高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裝置示意圖.砂和砂桶的總質量為m,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為M.實驗中用砂和砂桶總重力的大小作為細線對小車拉力的大小.
(1)實驗中為了使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小車所受的合外力,先調節(jié)長木板與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接下來還需要進行的一項操作是C(填序號).
A.將長木板水平放置,讓小車連著已經(jīng)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調節(jié)m的大小,使小車在砂和砂桶的牽引下運動,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B.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shù)母叨,撤去紙帶以及砂和砂桶,輕推小車,觀察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C.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shù)母叨,讓小車連著已經(jīng)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撤去砂和砂桶,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輕推小車,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2)實驗中要對質量m和M進行選取,下列最合理的一組是B(填序號).
A.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B.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C.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D.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同學驗證物體質量一定時加速度與合力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1.主要思路是,通過改變懸掛裝有砂的砂桶(總質量為m)的質量,改變小車所受拉力,并測得小車的加速度.將每組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描點、畫線,觀察圖線特點.
(1)實驗中應該滿足:砂桶的質量m和小車質量M的關系為:m遠小于M.
(2)如圖2為本實驗中得到的一條清晰紙帶,紙帶上兩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T=0.10s,其中d1=3cm,d2=7.5cm,d3=13.5cm.計算物體通過1計數(shù)點的速度v1=0.375m/s;加速度大小a=1.50m/s2(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某同學在探究a與F的關系時,把砂和砂桶的總重力當作小車的合外力F,作出a-F圖線如圖3所示,試分析圖線不過原點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時木板傾角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實驗中,設計出如下的實驗方案,其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已知小車質量M=214.6g,砝碼盤質量m0=7.8g,所使用的打點計時器交流電頻率f=50Hz.其實驗步驟是:
A.按圖中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
B.調節(jié)長木板的傾角,輕推小車后,使小車能沿長木板向下做勻速運動;
C.取下細繩和砝碼盤,記下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m;
D.將小車置于打點計時器旁,先接通電源,再放開小車,打出一條紙帶,由紙帶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
E.重新掛上細繩和砝碼盤,改變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重復B-D步驟,求得小車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回答下列問題:

(1)按上述方案做實驗,是否要求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否(填“是”或“否”)
(2)實驗中打出的其中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由該紙帶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0.88m/s2
(3)某同學將有關測量數(shù)據(jù)填入他所設計的表格中,如下表,
次數(shù)12345
砝碼盤中砝碼的重力F/N0.100.200.290.390.49
小車的加速度a/(m•s-20.881.441.842.382.89
他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畫出a-F圖象(如圖3).造成圖線不過坐標原點的一條最主要原因是在計算小車所受的合外力時未計入砝碼盤的重力,從該圖線延長線與橫軸的交點可求出的物理量是砝碼盤的重力,其大小為0.08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同學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將細繩一端拴在小車上,另一端繞過定滑輪,掛上適當?shù)你^碼,使小車在鉤碼的牽引下運動,以此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此外還準備了打點計時器及配套的電源、導線、復寫紙、紙帶、小木塊等.組裝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1)若要完成該實驗,必需的實驗器材還有哪些刻度尺、天平.
(2)實驗開始時,他先調節(jié)木板上定滑輪的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細繩與木板平行.他這樣做的目的是D.
A.避免小車在運動過程中發(fā)生抖動
B.可使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的點跡清晰
C.可以保證小車最終能夠實現(xiàn)勻速直線運動
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細繩拉力等于小車受的合力
(3)實驗中要進行質量鉤碼總質量m和小車M的選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組是C
A.M=200g,m=10g、20g、30g、40g、5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
C.M=400g,m=10g、20g、30g、40g、5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
(4)圖2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A、B、C、D、E、F、G為7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量出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xAB=4.22cm、xBC=4.65cm、xCD=5.08cm、xDE=5.49cm、xEF=5.91cm、xFG=6.34cm.已知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則小車的加速度a=0.42m/s2(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物體受力的關系”實驗中,某小組同學實驗時先正確平衡摩擦力,并利用鉤碼和小車之間連接的力傳感器測出細線上的拉力,改變鉤碼的個數(shù),確定加速度a與細線上拉力F的關系.
(1)圖1圖象中能表示該同學實驗結果的是A.
(2)從實驗打出的紙帶中(圖2)選擇一條清晰的進行測量,已知打點計時器每隔T=0.02s打一個點,每5個點選取一計數(shù)點,紙帶上四個相鄰計數(shù)點間間距分別為DE=s1、EF=s2、FG=s3.則加速度a可用s1、s3和T表示為a=$\frac{{s}_{3}-{s}_{1}}{50{T}^{2}}$.用刻度尺測量該紙帶上的s1、s3長度,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0.40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外力和質量間的關系時,采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及車中的砝碼質量用M表示,盤及盤中的砝碼質量用m表示,小車的加速度可由小車后拖動的紙帶由打點計數(shù)器打上的點計算出:
(1)當m與M的大小關系滿足m<<M時,才可以認為繩子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盤和砝碼的重力.
(2)一組同學在先保持盤及盤中的砝碼質量一定,探究做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以下做法正確的是:BC
A.平衡摩擦力時,應將盤及盤中的砝碼用細繩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
B.每次改變小車的質量時,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實驗時,要保證繩和紙帶均與木板平行以減小誤差
D.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測出m以及小車質量M,直接用公式 a=mg/M求出.
(3)乙圖為本實驗中接在50Hz的低壓交流電上的打點計時器,在紙帶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打出的一條紙帶,圖中所示的是每打5個點所取的計數(shù)點,但第3個計數(shù)點沒有畫出,設計數(shù)點1和2間距為S1,計數(shù)點4和5間距為S4由圖數(shù)據(jù)可得計算加速度的表達式是$a=\frac{{s}_{4}-{s}_{1}}{3{T}^{2}}$:該物體的加速度為0.74m/s2;(所有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