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fā)射衛(wèi)星和宇宙飛船的火箭可用二甲肼 (C2H8N2)作燃料,燃燒時跟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氮氣和水從噴口噴出.火箭飛行是靠向反方向噴出物質而獲得加速度的,其動力來自于噴出物質的________.
(2)飛船返回地球時,為了保持艙內儀器不受損壞,靠近地面時會放出降落傘進行減速.若返回艙離地面4 km時,速度方向豎直向下,大小為200 m/s,要使返回艙最安全、最理想著陸,則放出降落傘后返回艙應獲得多大的加速度?降落傘產生的阻力應為返回艙重力的幾倍?(設放出降落傘后返回艙做勻減速運動)
思路解析:發(fā)射衛(wèi)星和宇宙飛船是靠火箭產生動力向上加速的,這個動力來源于從火箭尾部向外噴出的高溫高速物質而獲得的.飛船返回地球——回收時,為了保證艙內儀器不受損壞,必須從飛船尾部放出降落傘,增大空氣阻力,使飛船快速減速,以最安全、最理想方式著陸.我們可以將這一實際問題轉換為物理問題.這種過程是:飛船以大小200 m/s、方向豎直向下的速度靠近地面,在距離為4 km的運行中,速度減為零.
答案:(1)火箭飛行時,噴口噴出高溫高速物質是靠火箭箭體對這些物質施給的很大作用力,由牛頓第三定律得,這些物質在受到作用力的同時,也對箭體產生很大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加速上升,故填寫反作用力.
(2)飛船返回時,放出降落傘,以飛船為研究對象,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mg和空氣阻力f的作用.最理想、最安全著陸是末速度vt=0,才不至于著地時與地面碰撞而使儀器受到損壞.
由運動學公式vt2-v02=-2as
變形得a=m/s2=5 m/s2=0.5g
再由牛頓第二定律F合=f-mg=ma f=m(g +a)=mg(1+0.5)=1.5 mg
則阻力應為返回艙重力的1.5倍.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成功之路·突破重點線·物理(學生用書) 題型:038
我國自1964年10月16日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后,1967年4月第一顆氫彈爆炸,1970年4月24日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1999年11月20日又成功發(fā)射了一艘“神舟號”宇宙飛船.飛船完成預定的空間科學試驗任務之后,于21日凌晨3時41分在內蒙古自治區(qū)中部成功著陸.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時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順利升空,完成預定任務后,于16日凌晨6時23分成功返回地面.“神舟號”系列飛船飛行試驗成功表明我國載人航天技術有了重大突破,對增強我國國防力量和提高國際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1)運送衛(wèi)星、宇宙飛船的火箭可用偏二甲肼(化學式為C2H8N2)做燃料,此燃料燃燒時跟氧化劑N2O4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氮氣和水,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的火箭推進器有液態(tài)肼(N2H4)和液態(tài)雙氧水.當它們混合反應時,即產生大量氮氣和水蒸氣并放出大量熱.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87年8月,我國返回的衛(wèi)星上曾搭載水稻種子,返回后經地面種植,培育出的水稻穗粒大,畝產達600kg,最高達750kg,蛋白質含量增加8%~20%,生長期平均縮短10天,這種育種方式叫________,其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飛船返回地球時,為保護返回艙內的儀器不受損壞,在靠近地面時會放出降落傘進行減速,若返回艙離地面4km時,速度方向豎直向下,大小為200m/s,要使返回艙最安全最理想著陸,則降落傘產生減速的加速度應該多大?(設放出降落傘后返回艙做勻減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