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某實驗小組想測量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所做的功,裝置如圖1所示,一木塊放在粗糙的水平長木板上,右側栓有一細線,跨過固定在木板邊緣的滑輪與重物連接,木塊左側與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長木板固定在水平實驗臺上.實驗時,木塊在重物牽引下向右運動,重物落地后,木塊繼續(xù)向右做勻減速運動,圖2給出了重物落地后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系列小黑點是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圖中未標出),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頻率為50Hz,不計紙帶與木塊間的作用力.

(1)可以判斷紙帶的右(左或右)端與木塊連接.
(2)根據(jù)紙帶提供的數(shù)據(jù)計算打點計時器在打下A點和B點時木塊的速度:
vA=0.72m/s,vB=0.97m/s.(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要測量在AB段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所做的功WAB,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G,還應測量的物理量是B.(填入所選實驗器材和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長度l         B.木塊的質量m1          C.木板的質量m2
D.重物質量m3          E.木塊運動的時間t        F.AB段的距離lAB
G.天平               H.秒表                J.彈簧秤
(4)在AB段,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的關系式WAB=$\frac{1}{2}$m1vA2-$\frac{1}{2}$m1vB2..
(用vA、vB和第(3)問中測得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分析 (1)重物落地后,木塊由于慣性繼續(xù)前進,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逐漸減。
(2)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該點前后相鄰兩個點間的平均速度;
(3)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動能的減小量,故需要天平測量質量.
(4)由動能定理可以求出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答 解:(1)重物落地后,木塊由于慣性繼續(xù)前進,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逐漸減小,故紙帶向右運動,故其右端連著小木塊;
(2)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t=0.02s×5=0.1s,
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該點前后相鄰兩個點間的平均速度,
打A點時的速度為:vA=$\frac{0.0684+0.0749}{0.1×2}$=0.72 m/s,
打B點時的速度為:vB=$\frac{0.0941+0.1006}{0.1×2}$=0.97 m/s.
(3)木塊在運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木塊動能的減小量,由動能定理得:木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
Wf=$\frac{1}{2}$mv22-$\frac{1}{2}$mv12
因此實驗過程中還需要用天平測出木塊的質量m1,因此需要的實驗器材是G,需要測量的量是B.
(3)在AB段對木塊,由動能定理得:
-WAB═$\frac{1}{2}$m1vB2-$\frac{1}{2}$m1vA2,
因此在AB段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的關系式有:
WAB═$\frac{1}{2}$m1vA2-$\frac{1}{2}$m1vB2
故答案為:(1)右;(2)0.72,0.97;(3)G,B;(4)$\frac{1}{2}$m1vA2-$\frac{1}{2}$m1vB2

點評 本題關鍵要明確實驗的原理和實驗的具體操作步驟,然后結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和動能定理進行分析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有關磁場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磁感線越密的地方磁感應強度越大,磁通量也越大
B.順著磁感線的方向,磁感應強度越來越小
C.安培力的方向一定與磁場方向垂直
D.在回旋加速器中,磁場力使帶電粒子的速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某人用手表估測火車的加速度,先觀測3分鐘,發(fā)現(xiàn)火車前進540米,隔3分鐘后,又觀測1分鐘,發(fā)現(xiàn)火車前進720米,若火車在這7分鐘內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火車的加速度為 ( 。
A.0.01m/s2B.0.02m/s2C.0.03m/s2D.0.04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所示,固定斜面的傾角θ=30°,物體A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輕彈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彈簧處于原長時上端位于C點.用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通過輕質光滑的定滑輪連接物體A和B,滑輪右側繩子與斜面平行,A的質量為2m,B的質量為m.一初始時物體A到C點的距離為L.現(xiàn)給A、B一初速度v0使A開始沿斜面向下運動,物體A將彈簧壓縮到最短后又恰好能彈回到起始點.已知重力加速度為,不計空氣阻力,整個過程中,輕繩始終處于伸直狀態(tài).求此過程中:
(1)物體A向下運動剛到C點時的速度;
(2)整個過程物體A經過的路程;
(3)彈簧中的最大彈性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如圖示為一次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圖中A、B、C、D、E、F、G為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T=0.1S,則C點的瞬時速度為0.21m/s,AC段的平均速度0.16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為0.50m/s2.(本題所有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物理學中有些問題的結論不一定必須通過計算才能驗證,有時只需通過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斷結論是否正確.如圖所示為兩個彼此平行且共軸的半徑分別為R1和R2的圓環(huán),兩圓環(huán)上的電荷量均為q(q>0),而且電荷均勻分布.兩圓環(huán)的圓心O1和O2相距為2a,聯(lián)線的中點為O,軸線上的A點在O點右側與O點相距為r(r<a).試分析判斷下列關于A點處電場強度大小E的表達式(式中k為靜電力常量)正確的是( 。
A.E=|$\frac{kq{R}_{1}}{[{R}_{1}^{2}+(a+r)^{2}]}$-$\frac{kq{R}_{2}}{[{R}_{2}^{2}+(a-r)^{2}]}$|
B.E=|$\frac{kq{R}_{1}}{[{R}_{1}^{2}+(a+r)^{2}]^{\frac{3}{2}}}$-$\frac{kq{R}_{2}}{[{R}_{2}^{2}+(a-r)^{2}]^{\frac{3}{2}}}$|
C.E=|$\frac{kq(a+r)}{[{R}_{1}^{2}+(a+r)^{2}]}$-$\frac{kq(a-r)}{[{R}_{2}^{2}+(a-r)^{2}]}$|
D.E=|$\frac{kq(a+r)}{[{R}_{1}^{2}+(a+r)^{2}]^{\frac{3}{2}}}$-$\frac{kq(a-r)}{[{R}_{2}^{2}+(a-r)^{2}]^{\frac{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關于加速度,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運動物體的速度特別大,其加速度也一定大
B.運動物體的速度非常小,其加速度也一定小
C.物體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為零
D.物體的速度為零,其加速度一定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一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由此可知( 。
A.在2t0時間內物體的速度變化量為0
B.在2t0時間內物體的速度一直在減小
C.在2t0時間內物體的加速度一直在減小
D.在2t0時間內物體加速度方向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測定列車加速度的儀器,如圖所示.AB是一段$\frac{1}{4}$圓弧形的電阻,O點為其圓心,圓弧半徑為r,一個電阻不計的金屬球用絕緣細線懸掛在O點,球的下部與AB接觸良好且無摩擦.A、B接在內阻不計、電動勢為9V的電源上,電路中的電流表A和電壓表V都是理想電表.整個裝置在一豎直平面內,且裝置所在平面與列車前進的方向平行,已知cos53°=0.8,g=10m/s2,則(  )
A.從圖中可判斷列車正向右運動
B.當列車加速度增大時,電流表A的讀數(shù)也增大
C.若電壓表顯示3.7 V,則列車的加速度為7.5m/s2
D.如果根據(jù)電壓表示數(shù)與列車加速度的一一對應關系將電壓表改制成一個加速度表,則加速度表的刻度是不均勻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