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圖所示,A、B兩物體的質(zhì)量分別為m和3m,中間用輕彈簧相連,A、B兩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A、B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突然撤去推力F的瞬間,A、B兩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 。
A.3a、aB.3(a+μg)、a+μgC.3a+4μg、aD.a、2a+3μg

分析 分析B的受力,可以求出彈簧的彈力,撤去F的瞬間彈簧的彈力不變,分別對A、B進行受力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即可求解.

解答 解:對B有:F-3μmg=3ma
F=3μmg+3ma
當突然撤去推力F的瞬間,對A受力分析有:
F+μmg=ma′
解得a′=3a+4μg
B受到彈力和滑動摩擦力的作用,撤去F的瞬間彈簧的彈力不變,所以B的加速度不變,仍為a,故C正確
故選:C

點評 采用整體法求物體的共同加速度,再用隔離法求各個物體受到的力的大小,這是求多個物體受力時的一般步驟.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如圖所示,輕桿B端用鉸鏈固定在豎直墻上,另一端O通過細繩AO拉住,輕桿保持水平,細繩與輕桿成30°角,輕桿的O點用細繩拉住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求細繩AO上的拉力和輕桿上壓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滑塊以某一初速度沖上傾角為37°的足夠長的斜面,某同學利用DIS實驗系統(tǒng)測出了滑塊沖上斜面過程中多個時刻的瞬時速度,以滑塊在斜面底端為起始時刻,通過計算機繪制出了滑塊上滑過程的v-t圖象,并由圖象寫出了速度與時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為v=6.2-12.4t,各物理量均取國際單位,g取10m/s2,sin37°=0.6,求:
(1)滑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0.6s時滑塊所處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某實驗小組設(shè)計如圖(a)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zhì)量的關(guān)系.通過改變小托盤和砝碼總質(zhì)量來改變小車受到的合外力,通過加減鉤碼來改變小車的總質(zhì)量.
(1)在本實驗中采用的科學方法是C(填正確答案標號).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實驗推理法
(2)實驗中為使小托盤和砝碼的總重力近似等于小車所受拉力,則小托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m與小車和鉤碼的總質(zhì)量M應(yīng)該滿足的關(guān)系為m<<M.
(3)如圖(b)所示為本實驗中得到的一條清晰紙帶,已知實驗中使用的打點計時器打點頻率為50Hz,則這個加速度大小a=0.16$m/{s}_{\;}^{2}$.
(4)保持小車及車里鉤碼的總質(zhì)量不變,改變小托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經(jīng)過6次實驗,獲得了6組對應(yīng)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描點、畫線,得到如圖(c)所示的圖線.發(fā)現(xiàn)圖線不過原點,經(jīng)排查發(fā)現(xiàn):并非人為的偶然誤差所致,那么你認為出現(xiàn)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可能是小車運動中受到摩擦阻力.根據(jù)圖線計算出小車和鉤碼的總質(zhì)量為0.4kg.
(5)實驗小組保持小托盤和砝碼總質(zhì)量不變,改變小車里鉤碼的質(zhì)量,重復操作把實驗得到的幾組數(shù)據(jù)畫成如圖(d)所示的圖象,為了更直觀描述物體的加速度跟其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建議他改畫成a和$\frac{1}{M}$的關(guān)系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如圖所示,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中,絕緣輕質(zhì)彈簧豎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上面放一質(zhì)量為m的帶正電小球,小球與彈簧不連接,施加外力F將小球向下壓至某位置靜止.現(xiàn)撤去力F,小球從靜止開始運動到離開彈簧的過程中,重力、電場力對小球所做的功分別為W1和W2,小球離開彈簧時速度為v,不計空氣阻力,則上述過程中( 。
A.小球與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不守恒
B.小球的重力勢能增加W1
C.小球與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的機械能增加W1+$\frac{1}{2}$mv2
D.小球的電勢能減少W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物體放在相同的光滑水平地面上,分別在水平力F1、F2的作用下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同時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4~6 s內(nèi)乙在甲前方
B.在0~2 s內(nèi),F(xiàn)1越來越大
C.在0~4s內(nèi),拉力對甲、乙做的功一樣多
D.0~6 s內(nèi)兩者在前進方向上的最大距離為8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小物塊以v1=2m/s的初速度從水平傳送帶左端點A處向右運動,傳送帶A、B的長度為0.75m,且以v2=3m/s的速度逆時針勻速轉(zhuǎn)動,物塊與傳送帶表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則小物塊在傳送帶上運動的時間是(  )
A.3sB.$\sqrt{2}$sC.1sD.0.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為0.4m處,水平固定一根長直光滑桿,在桿上P點固定一定滑輪,滑輪可繞水平軸無摩擦轉(zhuǎn)動,在P點的右邊,桿上套有一質(zhì)量m=2kg的小球A.半徑R=0.3m的光滑半圓形細軌道,豎直地固定在地面上,其圓心O在P點的正下方,在軌道上套有一質(zhì)量也為m=2kg的小球B.用一條不可伸長的柔軟細繩,通過定滑輪將兩小球連接起來.桿和半圓形軌道在同一豎直面內(nèi),兩小球均可看做質(zhì)點,不計滑輪大小的影響,且細繩剛好沒有張力,g取10m/s2.現(xiàn)給小球A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F=55N.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把小球B從地面拉到P點正下方C點過程中,力F做的功WF=16.5J
B.當細繩與圓形軌道相切時,小球B與小球A速度大小相等
C.把小球B從地面拉到P點正下方C點時,小球A速度的大小v=3$\sqrt{2}$ m/s
D.把小球B從地面拉到P點正下方C點時,小球B速度的大小v=4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電路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斷開開關(guān),調(diào)整電阻箱阻值R,再閉合開關(guān),讀取電壓表示數(shù)U,多次重復,取得多組數(shù)據(jù)后,作出$\frac{1}{U}$-$\frac{1}{R}$圖線如圖乙所示,則該電池電動勢E=10V,內(nèi)電阻r=0.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