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某同學在做測定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時,設(shè)計了兩種實驗方案.

方案a:木板固定,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如圖a所示.
方案b:木塊水平固定,通過細線水平拉動木板,如圖b所示.
①上述兩種方案中,你認為更合理的方案是b(選擇題a或b),原因是不受木板如何運動的限制.
②除了實驗必需的器材之外,該同學還準備了質(zhì)量為100g的砝碼若干個,該同學在木塊上加放砝碼,改變木塊對木板的正壓力FN,并記錄若干組彈簧力F與FN的數(shù)據(jù),而且以F為縱坐標,F(xiàn)N為橫坐標,做出圖象,那么作出來的畫像應(yīng)該是如圖c哪個圖B.

分析 ①方案a:對摩擦力的測量是采用“間接法”進行的,只有當彈簧秤拉動木塊勻速運動時,拉力才與摩擦力成為一對平衡力,它們大小相等.
方案B:拉動木板時,木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由于木塊相對地面靜止,則摩擦力與彈簧秤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②.根據(jù)摩擦力公式推導(dǎo)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對應(yīng)圖象

解答 解:(1)由圖示實驗可知,實驗b中,彈簧測力計固定不動,不受木板如何運動的限制,使示數(shù)更穩(wěn)定,測量更準確,因此b方案更.
(2)根據(jù)摩擦力公式f=uFN,故f與FN成正比,故B正確
故答案為:①b,不受木板如何運動的限制(或摩擦力的測量更方便、準確);②B

點評 在本實驗中,準確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關(guān)鍵,因此,在方案一中,只有使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其拉力與摩擦力才是一對平衡力,改進后的方案,速度容易控制,也是為了使讀數(shù)更準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用電流表內(nèi)接法測得某電阻之值為R內(nèi),用電流表外接法測得該電阻之值為R,設(shè)該電阻的真實值為Rx,則( 。
A.R內(nèi)<R<RxB.R內(nèi)>R>RxC.R內(nèi)>Rx>RD.R內(nèi)<Rx<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一輛卡車用36km/h的速度通過拱形橋面,橋面的圓弧半徑為100m,若卡車和貨物的總重量為4.9×104N,求卡車通過橋頂點時,對橋面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分析A的受力,并求出圖1至圖3中的摩擦力大。ㄒ阎坑校篈的質(zhì)量為m,A與接觸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外力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電流表有內(nèi)阻,測量電流表G1內(nèi)阻r1的電路如圖1所示.供選擇的儀器如下:
①待測電流表G1(0~5mA,內(nèi)阻約300Ω);
②電流表G2(0~10mA,內(nèi)阻約150Ω);
③定值電阻R1(10Ω);
④定值電阻R2(300Ω);
⑤滑動變阻器R3(0~20Ω);
⑥滑動變阻器R4(0~1000Ω);
⑦電源(電動勢約3V,內(nèi)阻很。
⑧電鍵S及導(dǎo)線若干.
(1)定值電阻應(yīng)選④,滑動變阻器應(yīng)選⑤(填器材前的序號).
(2)在圖2中連接實物圖.
(3)若測得的某組數(shù)據(jù)中,G1的示數(shù)為數(shù)I1,G2的示數(shù)為I2,則r1=$\frac{({I}_{2}-{I}_{1}){R}_{2}}{{I}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所示,在xOy平面內(nèi)分布著沿y軸正向的勻強電場,虛線是半徑r=$\sqrt{2}$a、圓心在(3a,0)的圓.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q>0)的粒子從原點O以速度v0沿x軸正向射出,其運動軌跡恰好與圓相切于點P.不計粒子的重力,求:
(1)粒子在P點的速度方向與x軸正向的夾角;
(2)勻強電場的場強E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測量磁感應(yīng)強度B,用絕緣輕質(zhì)絲線把底部長為L、電阻為R,質(zhì)量為m的““?”型線框固定在力敏傳感器的掛鉤上,并用輕質(zhì)導(dǎo)線連接線框與電源,導(dǎo)線的電阻忽略不計.當外界拉力F作用于力敏傳感器的掛鉤上時,數(shù)字電壓表會有示數(shù)U,且數(shù)字電壓表上的示數(shù)U與所加拉力F成正比,即U=KF,式中K為比例系數(shù).當線框接入恒定電壓為E1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1;接入恒定電壓為E2時(電流方向不變),電壓表示數(shù)為U2.則磁感應(yīng)強度B的大小為( 。
A.B=$\frac{R({U}_{1}-{U}_{2})}{K({E}_{1}-{E}_{2})L}$B.B=$\frac{R({U}_{1}-{U}_{2})}{K({E}_{1}+{E}_{2})L}$
C.B=$\frac{R(\sqrt{{U}_{1}}-\sqrt{{U}_{2}})}{\sqrt{K}({E}_{1}-{E}_{2})L}$D.B=$\frac{R(\sqrt{{U}_{1}}-\sqrt{{U}_{2}})}{\sqrt{K}({E}_{1}+{E}_{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某物體距地25m以20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則3s時物體的位移大小為15m,從拋處到落地共經(jīng)歷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以下情景中,帶下劃線的物體不可看成質(zhì)點的是(  )
A.裁判員在跳水比賽中給跳水運動員評分
B.在國際大賽中,乒乓球運動員王浩準備接對手發(fā)出的旋轉(zhuǎn)球
C.研究“嫦娥一號”從地球到月球的飛行姿態(tài)
D.用GPS確定遠洋海輪在大海中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