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在半徑為30 m的水平彎道上行駛,輪胎與路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41,認為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不使輪胎打滑的最大速度是_____________m/s.(g取10 m/s2

解析:為使輪胎不打滑,向心力由最大靜摩擦力提供.

由μmg=得:v= m/s= m/s.

答案: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設計必修二物理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22

汽車在曲率半徑為30 m的水平彎道上行駛,輪胎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1,認為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不使輪胎打滑的最大速度是________m/s.(g取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汽車在曲率半徑為30 m的水平彎道上行駛,輪胎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1,認為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不使輪胎打滑的最大速度是___________m/s.(g取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一個質量為3 kg、半徑為R的球,用長為2R的輕繩懸掛在車廂豎直的光滑的后壁上。汽車以5.0 m/s2的加速度緊急剎車,當輕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某一定值時,球受到繩子的拉力FT和車廂后壁的支持力FN分別是(g=10 m/s2)
[     ]
A.FT=20 N,F(xiàn)N=(10-15) N
B.FT=2G,F(xiàn)N=G
C.FT=15 N,F(xiàn)N=0
D.FT=60 N,F(xiàn)N=30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tǒng)(ABS)

ABS是防抱死制動系統(tǒng)的英文縮寫.這種系統(tǒng)可以在制動過程中自動控制和調(diào)節(jié)制動力的大小,防止車輪被完全抱死,以獲得最佳的制動效果.

    ABS的理論分析:

    (1)地面制動力FB.

    FB=Mμ/r地面制動力取決于制動器制動力(即摩擦力矩Mμ的大�。┖洼喬ヅc地面之間的附著力.r為車輪滾動半徑.

           

                    圖3-4-14                      圖3-4-15

    (2)制動器的制動力Fμ

    若把車輪架離地面,這時阻止車輪轉動的便是制動器的摩擦力矩.由圖可知

Fμ=Mμ/r,制動器制動力是由制動器的參數(shù)決定的,并與制動踏板力(即制動時液壓或氣壓壓力)成正比.

    (3)地面制動力,制動器制動力與輪胎道路附著力的關系

    如圖為不考慮制動過程中附著系數(shù)φ值變化的地面制動力FB、制動器制動力Fμ以及輪胎與道路附著力Fφ三者的關系由圖可知,當駕駛員踩制動踏板的力較小,制動器摩擦力矩Mμ較小時,車輪只做減速運動,并隨著Mμ的增加,F(xiàn)μ和FB也隨之正比例增長,且在車輪未抱死之前,F(xiàn)B=Fμ,此時有

    FB≤Fφ=φG或地面最大制動力FBmax為FBmax=Fφ.

    (4)滑移率(S)與最佳制動狀態(tài)

    所謂滑移率,是指車輪在制動過程中滑移成分在車輪縱向運動中所占的比例,S=(VF-VR)/VF ,VF為實際車速,VR為車輪滾動時圓周速度.

    (5)附著系數(shù)與滑移率的關系

    在實際制動過程中,附著系數(shù)是經(jīng)常發(fā)生變化的,它的大小隨著滑移率的變化而變化.實驗測定,當滑移率在15%—30%的范圍內(nèi),車輪具有最大的縱向附著系數(shù),即可產(chǎn)生地面制動力最大,制動距離相對最短,制動效果最佳.

請根據(jù)以上材料回答問題:

(1)分析當滑移率滿足什么條件時,車輪為純滾動、車輪完全抱死而做純滑動、車輪既滾動又滑動?

(2)實際調(diào)查一下,ABS有哪些優(yōu)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