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4.如圖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豎直的墻.重物質量為2m,木板質量m,重物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使木板與重物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運動,某時刻木板與墻發(fā)生彈性碰撞,碰撞時間極短.設木板足夠長,重物始終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為g.求
(1)木板第一次與墻碰撞后向左運動的最遠距離;
(2)木板第一次與墻碰撞到第二次與墻碰撞前重物在木板上移動的距離;
(3)木板從第一次與墻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經歷的時間.

分析 (1)應用動能定理可以求出木板的運動距離.
(2)碰撞過程系統(tǒng)動量守恒,應用動量守恒定律、動能定理可以求出移動的距離.
(3)應用動量定理、動能定理與運動學公式可以求出物體的運動時間.

解答 解:(1)木板第一次與墻碰撞后,向左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速度為零時向左運動的距離最遠.對木板運用動能定理:
-$\frac{1}{2}$mv02=-2μmgx1,
解得:x1=$\frac{{v}_{0}^{2}}{4μg}$;
(2)木板第一次與墻碰撞后,重物與木板相互作用直到有共同速度,以向右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有:
2mv0-mv0=(2m+m)v,
解得:$v=\frac{v_0}{3}$,
由動能定理得:$\frac{1}{2}$•3mv02-$\frac{1}{2}$•3mv2=2μmgx2,
解得:x2=$\frac{{v}_{0}^{2}}{12μg}$;
(3)木板第一次與墻碰撞后,向左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速度為零,
再反向向右勻加速直線運動直到與重物有共同速度,再往后是勻速直線運動,直到第二次撞墻.
木板第一次與墻碰撞后,重物與木板相互作用直到有共同速度,動量守恒,有:
木板在第一個過程中,由動量定理有:mv-m(-v0)=μ2mgt1
由動能定理有:$\frac{1}{2}m{v^2}-\frac{1}{2}m{v_0}^2=-μ2mgs$,
木板在第二個過程中,勻速直線運動,有:s=vt2,
木板從第一次與墻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經歷的時間:t=t1+t2=$\frac{{2{v_0}}}{3μg}$+$\frac{{2{v_0}}}{3μg}$=$\frac{{4{v_0}}}{3μg}$.
答:(1)木板第一次與墻碰撞后向左運動的最遠距離為$\frac{{v}_{0}^{2}}{4μg}$;
(2)木板第一次與墻碰撞到第二次與墻碰撞前重物在木板上移動的距離為$\frac{{v}_{0}^{2}}{12μg}$;
(3)木板從第一次與墻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經歷的時間為$\frac{{4{v_0}}}{3μg}$.

點評 本題考查動量守恒定律及動量定理的應用,要注意明確哪些過程動量是守恒的,才能根據動量守恒列式求解,分析清楚物體運動過程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神舟”五號飛船:我國首位宇航員楊利偉乘坐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于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順利升空.按照預定計劃在太空飛行了近21個小時,繞地球14圈后,返回艙于16日6時23分在內蒙古中部地區(qū)安全著陸.這標志著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1)“神舟”五號采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fā)射,關于發(fā)射初升空階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D
A.飛船內座椅對宇航員的作用力大于宇航員對座椅的作用力
B.飛船內宇航員對座椅的作用力大于宇航員的重力
C.宇航員處于失重狀態(tài)                 
D.利用了反沖原理
(2)飛船由近地點約200km、遠地點約343km高度的橢圓軌道,變軌到距地面343km的圓形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時A
A.速度變小,周期變長,勢能增加       B.速度變大,周期變短,勢能增加
C.速度變小,周期變長,勢能減小       D.速度變大,周期變短,勢能減小
(3)當返回艙降到距地面30km時,回收著陸系統(tǒng)啟動工作,相繼完成拉出天線、拋掉底蓋等一系列動作.當返回艙距地面20km時,速度減為200m/s而勻速下落,此階段重力加速度為g′,所受空氣的阻力為f=$\frac{ρ{v}^{2}S}{2}$,其中ρ為大氣的密度.v是返回艙的運動速度,S為阻力作用的面積.試寫出返回艙在速度為200m/s時的質量表達式
(4)當返回艙降到距地面10km時,打開面積為1200㎡的降落傘,直到速度降到8.0m/s后又勻速下降.為實現軟著陸(即著陸時返回艙的速度為0),當返回艙離地面1.2m時反沖發(fā)動機點火,返回艙此時的質量為2.7×103㎏,取g=10m/s2(反沖發(fā)動機點火后,空氣的阻力不計,可認為返回艙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求平均反沖推力的大小和反沖發(fā)動機對返回艙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足夠長的粗糙絕緣板A上放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小滑塊B.用手托住A置于方向水平向左、場強大小為E的勻強電場中,此時A、B均能靜止,如圖所示.現將絕緣板A從圖中位置P垂直電場線移至位置Q,發(fā)現小滑塊B相對A發(fā)生了運動.為研究方便可以將絕緣板A的運動簡化成先勻加速接著勻減速到靜止的過程.測量發(fā)現豎直方向加速的時間為1.0s,減速的時間為0.5s,P、Q位置高度差為1.5m.已知B質量m=1kg,勻強電場的場強E=0.3$\frac{mg}{q}$,A、B之間動摩擦因數μ=0.4.g取10m/s2.求:
(1)絕緣板A加速運動和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分別為多大?
(2)滑塊B最后停在離出發(fā)點水平距離多大處?
(3)B滑塊在A板減速過程中,B滑塊機械能是變化的,變大還是變小,變化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頻率為50Hz,當地重力加速度的值為9.80m/s2,測得所用重物的質量為1.00kg.若按實驗要求正確地選出紙帶進行測量,量得連續(xù)三點A、B、C到第一個點的距離如圖1所示(相鄰計數點時間間隔為0.02s).

(1)紙帶的左(左、右)端與重物相連;
(2)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點B時,物體的速度vB=0.98m/s;
(3)從起點O到打下計數點B的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量是△Ep=0.49J,此過程中物體動能的增加量△Ek=0.48J;(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4)實驗的結論是在實驗誤差范圍內,機械能守恒.
(5)下面列舉了該實驗的幾個操作步驟(示意圖如圖2):
A.按照圖示的裝置安裝器件;
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直流輸出端上;
C.用天平測量出重錘的質量;
D.釋放懸掛紙帶的夾子,同時接通電源開關打出一條紙帶;
E.測量紙帶上打出的某些點之間的距離;
F.根據測量的結果計算重錘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是
否等于增加的動能.)
指出其中沒有必要進行的或者操作不恰當的步驟,將其選項對應的字母填在下面的橫線上,并改正不恰當的步驟:
沒有必要進行的步驟是:C;操作不恰當的步驟是B,改正為應接在電源的交流輸出端;
操作不恰當的步驟是D,改正為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穩(wěn)定后再釋放紙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如圖所示,在垂直紙面向里,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區(qū)域中有一個均勻導線制成的單匝直角三角形線框.現用外力使線框以恒定的速度v沿垂直磁場方向向右運動,運動中線框的AB邊始終與磁場右邊界平行.已知AB=BC=l,線框導線的總電阻為R.則線框離開磁場的過程中( 。
A.線框中的電動勢與時間成正比B.線框中的熱功率與時間成正比
C.通過線框截面的電荷量為$\frac{B{l}^{2}}{2R}$D.線框所受外力的最大值為$\frac{\sqrt{2}{B}^{2}{l}^{2}v}{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豎直平面內有一金屬環(huán),半徑為a,總電阻為R(指拉直時兩端的電阻),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垂直穿過環(huán)平面,在環(huán)的最高點A用鉸鏈連接長度為2a、電阻為$\frac{R}{2}$的導體棒AB,AB由水平位置緊貼環(huán)面擺下,當擺到豎直位置時,B點的線速度為v,則這時AB(  )
A.AB兩端電壓為 BavB.AB中的電流為$\frac{4Bav}{3R}$
C.AB 兩端電壓為$\frac{Bav}{3}$D.AB中的電流為$\frac{Bav}{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兩個大小分別為7N、4N的共點力,它們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
A.4NB.12NC.8ND.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一架飛機在高度為10km上空飛行,機上乘客看見太陽升起,估計在飛機正下方地面上的觀察者要經過多少時間才可以看見太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兩根平行光滑導電軌道豎直放置,處于垂直軌道平面的勻強磁場中,金屬桿ab接在兩導軌間,在開關S斷開時讓金屬桿自由下落,金屬桿下落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與導軌垂直并與之接觸良好.設導軌足夠長且電阻不計,閉合開關S并開始計時,金屬桿ab的下落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可能是以下四個圖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