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安裝如圖甲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舉了該實驗的幾個操作步驟:
A.按照圖示的裝置安裝器件;
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直流輸出”上;
C.用天平測出重錘的質量;
D.先釋放懸掛紙帶的夾子,然后接通電源開關打出一條紙帶;
E.測量紙帶上某些點間的距離;
F.根據(jù)測量的結果計算重錘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動能.
其中沒有必要進行的或者操作不當?shù)牟襟E是
BCD
BCD
.(將其選項對應的字母填在橫線處)
(2)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該同學選取如圖乙所示的一段紙帶,對BD段進行研究.
求得B點對應的速度vB=
0.19
0.19
m/s(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若再求得D點對應的速度為VD,測出重物下落的高度為hBD,則還應計算
1
2
(vD2-vB2
1
2
(vD2-vB2
ghBD
ghBD
大小是否相等(填字母表達式);
(3)在上述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重錘減小的重力勢能總是
大于
大于
重錘動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
存在摩擦阻力做功
存在摩擦阻力做功

分析:(1)解決實驗問題首先要掌握該實驗原理,了解實驗的儀器、操作步驟和數(shù)據(jù)處理以及注意事項,只有理解了這些才能真正了解具體實驗操作的含義.
(2)讓重物做自由落體運動,探究重力勢能的減小量與動能增加量的關系,實驗時需要驗證
1
2
mv2-
1
2
mv′2=mgh,則
1
2
v2-
1
2
v′2=gh,因此實驗過程中,由勻變速運動特點可以求出物體的瞬時速度;為減小實驗誤差,應讓物體運動的時間長,位移大一些.
(3)由于重錘下落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克服阻力做功,因此重力勢能的減小量大于動能的增加量.
解答:解:(1)B:將打點計時器應接到電源的“交流輸出”上,故B錯誤.
C:因為我們是比較mgh、
1
2
mv2的大小關系,故m可約去比較,不需要用天平,故C錯誤.
D:開始記錄時,應先給打點計時器通電打點,然后再釋放重錘,讓它帶著紙帶一同落下,如果先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再接通打點計時時器的電源,由于重物運動較快,不利于數(shù)據(jù)的采集和處理,會對實驗產(chǎn)生較大的誤差,故D錯誤.
故選:BCD.
(2)B點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故:VB=
XAC
0.04s
=0.19m/s;
根據(jù)原理知,還用計算
1
2
(vD2-vB2)與ghBD,看兩者大小是否相等;
(3)由于存在摩擦阻力因此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略大于動能增加量.
故答案為:(1)BCD;(2)0.19,
1
2
(vD2-vB2)與ghBD,(3)大于,存在摩擦阻力做功.
點評:只有明確了實驗原理以及實驗的數(shù)據(jù)測量,才能明確各項實驗操作的具體含義,這點要在平時訓練中加強練習.
本題關鍵是明確實驗原理,知道誤差來源和減小誤差的方法,該實驗為驗證性實驗,在所測數(shù)據(jù)是明確的,比較簡單,做題過程中體會實驗誤差的產(chǎn)生,提高解答實驗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實驗步驟如下:
a.安裝好實驗器材.
b.接通電源后,讓拖著紙帶的小車沿斜面向下運動,打印出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舍去開始密集的點跡,從便于測量的點O開始.打點周期為To,每隔1個打印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如圖乙中0,1,2,…,6點所示
c測量1,2,3,…,6計數(shù)點到0計數(shù)點的距離,分別記作:s1、s2、s3、…s4
d.分別計算出s1、s2、s3、…s4與對應時間的比值
s1
t1
s2
t2
、
s3
t3
、…
s6
t6

e、以
s
t
為縱坐標、t為橫坐標,標出
s
t
與對應時間t坐標點,畫出
s
t
-t圖線.
根據(jù)實臉步驟,請你完成下列任務

(1)實臉中,除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寫紙)、小車、平板、鐵架臺、導線及開關外,在下面的儀器和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
A
A
D
D
(填選項代號),
A.電壓合適的50Hz交流電旅 B.電壓可調的直流電源
C.停表           D.刻度尺
E.天平           F.重
(2)寫出打印點2時小車的瞬時速度表達式吸vt=
S3-S1
2T
S3-S1
2T

(3)該同學在圖丙中已標出1,3,4,6計數(shù)點對應的坐標點,請你在該圖中畫出于
s
t
-t圖線.
(4)由圖線判斷,在打O計數(shù)點時.小車的速度v0=
0.18
0.18
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
4.8
4.8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學習小組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

(1)如圖1所示為甲同學所安裝“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裝置.請仔細觀察圖中的裝置,對照表中列出的幾條“實驗操作”填表(如表中的示例:屬正確操作的打“√”,不正確的打“×”).
序號 實    驗    操    作 是否正確
1 將長木板一端用物墊高一些,平衡摩擦力
2 在釋放小車前,將小車緊靠在打點計時器旁
3 連接小車與砂桶的連線在滑輪和小車段與長木板基本平行
4 所掛砂桶的質量m要遠遠小于小車的質量M
5 實驗電源應選擇干電池
×
×
6 實驗時應先釋放小車再接通電源 ×
(2)乙同學正確組裝實驗裝置后并進行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在保持小車質量不變的情況下,測得小車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F/N 0.21 0.30 0.40 0.49
a/m?s-2 0.10 0.21 0.29 0.41
①根據(jù)測量的數(shù)據(jù),在如圖2中作a-F圖象;
②圖線在F軸截距的物理意義是
平衡不夠的摩擦力
平衡不夠的摩擦力
;
③應如何調整實驗裝置,才能使作出的a-F圖線過坐標原點
C
C
.(填標號)
A.增加小車的質量       B.減小小車的質量
C.適當增大長木板的傾角  D.適當減小小桶內(nèi)鉤碼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如圖所示,某同學用插針法測定一半圓形玻璃磚的折射率.在平鋪的白紙上垂直紙面插大頭針Pl、P2確定入射光線,并讓入射光線過圓心O,在玻璃磚(圖中實線部分)另一側垂直紙面插大頭針P3,使P3擋住P1、P2的像,連接OP3.圖中MN為分界面,虛線半圓與玻璃磚對稱,B、C分別是入射光線、折射光線與圓的交點,AB、CD均垂直于法線并分別交法線于A、D點.
①設AB的長度為L1,AO的長度為L2,CD的長度為L3,DO的長度為L4,為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磚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測量
L1和L3
L1和L3
,則玻璃磚的折射率可表示為
n=
L1
L3
n=
L1
L3

②該同學在插大頭針P3前不小心將玻璃磚以O為圓心順時針轉過一小角度,由此測得玻璃磚的折射率將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2)(10分)在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實驗中,準備了下列儀器:
A.白熾燈    B.雙窄縫片    C.單窄縫片     D.濾色片 E.毛玻璃光屏
①把以上儀器安裝在光具座上,自光源起合理的順序是
ADCBE
ADCBE
(填字母).
②在某次實驗中,用某種單色光通過雙縫在光屏上得到明暗相間的干涉條紋,其中相鄰兩條亮紋a、b的位置可利用測量頭上的千分尺確定,如圖所示.其中表示a紋位置(甲圖)的千分尺的讀數(shù)為
1.735
1.735
mm.
③如果上述實驗中雙縫與光屏間距為1m,所用雙窄縫片是相距0.18mm規(guī)格的雙窄縫片,則實驗中所用單色光的波長為
523
523
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8?濰坊模擬)利用實臉室的斜面小槽等器材裝配圖甲所示的裝置.鋼球從斜槽上滾下,經(jīng)過水平槽飛出后做平拋運動.每次都便鋼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滾下,鋼球在空中做平拋運動的軌跡就是一定得,設法用鉛筆描出小球經(jīng)過的位置,通過多次實驗,在豎直白紙上記錄鋼球所經(jīng)過的多個位置,連起來就得到鋼球做平拋運動的軌跡.

(l)某同學在安裝實臉裝置和進行其余的操作時都準確無誤,他在分析數(shù)據(jù)時所建立的坐標系如圖乙所示.他的錯誤之處是
坐標原點選擇錯誤
坐標原點選擇錯誤

(2)該同學根據(jù)自己所建立的坐標系,在描出的平拋運動軌跡圖上任取一點(x,y),運用公式v0=x
g
2y
求小球的初速度v0,這樣測得的平拋初速度值與真實值相比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利用實臉室的斜面小槽等器材裝配圖甲所示的裝置.鋼球從斜槽上滾下,經(jīng)過水平槽飛出后做平拋運動.每次都便鋼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滾下,鋼球在空中做平拋運動的軌跡就是一定的,設法用鉛筆描出小球經(jīng)過的位置,通過多次實驗,在豎直白紙上記錄鋼球所經(jīng)過的多個位置,連起來就得到鋼球做平拋運動的軌跡.

(l)某同學在安裝實驗裝置和進行其余的操作時都準確無誤,他在分析數(shù)據(jù)時所建立的坐標系如圖乙所示.他的錯誤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同學根據(jù)自己所建立的坐標系,在描出的平拋運動軌跡圖上任取一點(x,y),運用公式

求小球的初速度,這樣測得的平拋初

速度值與真實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