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66%
7.簡諧橫波在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P、Q是傳播方向上相距10m的兩質(zhì)點,波先傳到P,當波傳到Q開始計時,P、Q兩質(zhì)點的振動圖象如圖所示.則(  )
A.質(zhì)點Q開始振動的方向沿y軸正方向B.該波從P傳到Q的時間可能為7s
C.該波的傳播速度可能為2m/sD.該波的波長可能為6m

分析 A、根據(jù)圖中的P點和Q點的起振方向即可判知選項A的正誤.
B、首先可從圖中讀出波傳播的周期,再幾何其周期性的計算出從P傳到Q的時間可能的時間,也就能判斷出選項B的正誤.
C、由v=xt結(jié)合波的周期,利用B的中的可能時間,可計算出可能的波速,即可判知選項C的正誤.
D、利用公式λ=vT結(jié)合周期性,利用C選項的速度的可能值,即可計算可能的波長,繼而可判知選項D的正誤.

解答 解:A、由圖象可知,質(zhì)點P的振動圖象為虛線,質(zhì)點Q的振動圖象為實線,從0時刻開始,質(zhì)點Q的起振方向沿y軸正方向,所以選項A正確.
B、由題可知,簡諧橫波的傳播方向從P到Q,由圖可知,周期T=6s,質(zhì)點Q的振動圖象向左4s、后與P點的振動重合,意味著Q點比P點振動滯后了4s,即P傳到Q的時間△t可能為4s,同時由周期性可知,從P傳到Q的時間△t為(4+nT)s,n=0、1、2、3…,即△t=4s,10s,16s…,不可能為7s,所以選項B錯誤.
C、由v=xt,考慮到波的周期性,當△t=4s,10s,16s…時,速度v可能為2.5m/s,1m/s,0.625m/s…,不可能為2m/s,選項C錯誤.
D、同理,考慮到周期性,由λ=vT可知,波長可能為15m、6m、3.75m…,所以選項D正確.
故選:AD

點評 機械波的多解問題歷來是高考中的熱門考點,同時本考點又是學(xué)生學(xué)習(xí)機械波時的難點所在.其主要表現(xiàn)在無法正確判斷多解問題的原因,從而造成錯解,多解為題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傳播方向?qū)е碌亩嘟鈫栴}
波源起振后產(chǎn)生的波可以在介質(zhì)中向四周傳播.若題中沒有特別注明傳播方向,則求解時必須討論其傳播方向,從而導(dǎo)致了波的多解問題.
2、波長大小導(dǎo)致的多解問題
因題中沒有給定波長的確切條件,故引起答案的不確定性導(dǎo)致多解問題.
3、波形周期導(dǎo)致的多解問題
簡諧機械波是周期性的,每經(jīng)過一個周期波形與原波形重復(fù),從而導(dǎo)致了問題的多解性.
4、質(zhì)點振動方向?qū)е碌亩嘟鈫栴}
5、傳播時間導(dǎo)致的多解問題
題目中所給定的時間條件不充分,可能比一個周期長,可能比一個周期短,從而導(dǎo)致了多解問題的出現(xiàn).
6、質(zhì)點振動圖象導(dǎo)致的多解問題
總之,機械波的多解問題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機械波圖形的周期性重復(fù).因此我們在求解該類問題時,要充分重視圖象的功能,對圖象進行仔細分析,挖掘隱含條件,結(jié)合傳播方向,利用波動知識,把波動問題全面圓滿地解決.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如圖所示,電梯質(zhì)量為M,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電梯在鋼索的拉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豎直向上加速運動.當上升高度為H時,電梯的速度達到v,則在這段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梯對物體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12mv2
B.電梯對物體的支持力所做的功大于12mv2
C.鋼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M+m)gH+12(M+m)v2
D.鋼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12mv2+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一導(dǎo)體AB放在一負電荷的電場中,導(dǎo)體AB與大地是絕緣的,當導(dǎo)體處于靜電平衡時.
(1)比較A端和B端電勢的高低.
(2)比較A點和B點場強大小
(3)比較A、B端外表面場強大小.
(4)若A端接地,AB導(dǎo)體帶什么電?
(5)若把A端和B端用導(dǎo)線連接,A、B端電荷中和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某同學(xué)用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為交流電源,可以使用的頻率有20Hz、30Hz和40Hz,打出紙帶的一部分如圖(b)所示.   

該同學(xué)在實驗中沒有記錄交流電的頻率f,需要用實驗數(shù)據(jù)和其他條件進行推算.
(1)若從打出的紙帶可判定重物勻加速下落,利用f和圖(b)中給出的物理量可以寫出:在打點計時器打出B點時,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為s1+s2f2,打出C點時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為s2+s3f2,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為s3s1f22
(2)已測得s1=8.89cm,s2=9.5cm,s3=10.10cm;當重力加速度大小為9.80m/s2,試驗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約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f為40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在注滿水的游泳池的池底有一點光源A,它到池邊的水平距離為3.0m.從點光源A射向池邊的光線AB與豎直方向的夾角恰好等于全反射的臨界角,水的折射率為43
(i)求池內(nèi)的水深;
(ii)一救生員坐在離池邊不遠處的高凳上,他的眼睛到地面的高度為2.0m.當他看到正前下方的點光源A時,他的眼睛所接受的光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恰好為45°.求救生員的眼睛到池邊的水平距離(結(jié)果保留1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所示,圖面內(nèi)有豎直線DD′,過DD′且垂直于圖面的平面將空間分成Ⅰ、Ⅱ兩區(qū)域.區(qū)域I有方向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和方向垂直圖面的勻強磁場B(圖中未畫出);區(qū)域Ⅱ有固定在水平面上高h=2l、傾角α=\frac{π}{4}的光滑絕緣斜面,斜面頂端與直線DD′距離s=4l,區(qū)域Ⅱ可加豎直方向的大小不同的勻強電場(圖中未畫出);C點在DD′上,距地面高H=3l.零時刻,質(zhì)量為m、帶電荷量為q的小球P在K點具有大小v0=\sqrt{gl}、方向與水平面夾角θ=\frac{π}{3}的速度,在區(qū)域I內(nèi)做半徑r=\frac{3l}{π}的勻速圓周運動,經(jīng)C點水平進入?yún)^(qū)域Ⅱ.某時刻,不帶電的絕緣小球A由斜面頂端靜止釋放,在某處與剛運動到斜面的小球P相遇.小球視為質(zhì)點,不計空氣阻力及小球P所帶電量對空間電磁場的影響.l已知,g為重力加速度.
(1)求勻強磁場的磁感應(yīng)強度B的大小;
(2)若小球A、P在斜面底端相遇,求釋放小球A的時刻tA;
(3)若小球A、P在時刻t=β\sqrt{\frac{l}{g}}(β為常數(shù))相遇于斜面某處,求此情況下區(qū)域Ⅱ的勻強電場的場強E,并討論場強E的極大值和極小值及相應(yīng)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某物理小組對輕彈簧的彈性勢能進行探究,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輕彈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與一物塊接觸而不連接,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并與物塊連接.向左推物塊使彈簧壓縮一段距離,由靜止釋放物塊,通過測量和計算,可求得彈簧被壓縮后的彈性勢能.

(1)實驗中涉及到下列操作步驟:
①把紙帶向左拉直
②松手釋放物塊
③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
④向左推物塊使彈簧壓縮,并測量彈簧壓縮量
上述步驟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④①③②(填入代表步驟的序號).
(2)圖(b)中M和L紙帶是分別把彈簧壓縮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實際打點結(jié)果.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由M紙帶所給的數(shù)據(jù),可求出在該紙帶對應(yīng)的實驗中物塊脫離彈簧時的速度為1.29m/s.比較兩紙帶可知,M(填“M”或“L”)紙帶對應(yīng)的實驗中彈簧被壓縮后的彈性勢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動量定理可以表示為△p=F△t,其中動量p和力F都是矢量.在運用動量定理處理二維問題時,可以在相互垂直的x、y兩個方向上分別研究.例如,質(zhì)量為m的小球斜射到木板上,入射的角度是θ,碰撞后彈出的角度也是θ,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都是υ,如圖所示.碰撞過程中忽略小球所受重力.
a.分別求出碰撞前后x、y方向小球的動量變化△px、△py;
b.分析說明小球?qū)δ景宓淖饔昧Φ姆较颍?/di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某興趣小組探究用不同方法測定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他們提出的實驗方案中有如下四種器材組合.為使實驗結(jié)果盡可能準確,最不可取的一組器材是(  )
A.一個安培表、一個伏特表和一個滑動變阻器
B.一個伏特表和多個定值電阻
C.一個安培表和一個電阻箱
D.兩個安培表和一個滑動變阻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