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 |
B. | 當(dāng)物體的速度等于零時,物體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 | |
C. | 當(dāng)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時,物體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 |
D. | 當(dāng)物體受的合力為零時,物體的速度也一定為零 |
分析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時,合外力一定為零,但并不是不受外力.
解答 解:A、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說明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物體受力一定平衡,但可能受外力的作用;故A錯誤;
B、當(dāng)物體的速度等于零時,物體不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豎直上拋運動的最高點的速度等于0,但不是平衡狀態(tài).故B錯誤;
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故只要物體的速度發(fā)生了變化,則說明物體一定受到了外力;故C正確;
D、當(dāng)物體受到合外力為零時,物體可能處于靜止,也可能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但要注意物體速度為零時并不一定是平衡狀態(tài),只有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才是平衡狀態(tài).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U}_{1}}{{U}_{2}}$=$\frac{{U}_{3}}{{U}_{4}}$ | B. | $\frac{{U}_{2}}{{U}_{4}}$=$\frac{{U}_{3}}{{U}_{1}}$ | C. | $\frac{{U}_{2}}{{U}_{4}}$>$\frac{{U}_{3}}{{U}_{1}}$ | D. | U3<U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sqrt{3}$:$\sqrt{2}$ | B. | 1:1 | C. | 1:$\sqrt{2}$ | D. | $\sqrt{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如果利用紫光照射某種金屬可以發(fā)生光電效應(yīng),改用紅光一定不能發(fā)生光電效應(yīng) | |
B. | 大量光子產(chǎn)生的效果往往顯示出波動性 | |
C. | 當(dāng)氫原子的電子吸收光子時會從較低的能量態(tài)躍遷到較高的能量態(tài),吸收的光子的能量由頻率條件決定 | |
D. | 一個處于n=3能級的氫原子向基態(tài)躍遷時最多可以釋放3種不同頻率的光子 | |
E. | 在康普頓效應(yīng)中,當(dāng)入射光子與晶體中的電子之間發(fā)生碰撞時,將一部分動量轉(zhuǎn)移給電子,所以光子散射后波長變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一定頻率的光照射某金屬表面發(fā)生光電效應(yīng)時,入射光的頻率越大,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越大 | |
B. | 比結(jié)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穩(wěn)定 | |
C. | 根據(jù)玻爾理論,氫原子輻射出一個光子后,核外電子的動能增加,原子的能量增大 | |
D. | 發(fā)生β衰變時會釋放處核外電子 | |
E. | $\left.\begin{array}{l}{210}\\{83}\end{array}\right.$Bi的半衰期是5天,12g$\left.\begin{array}{l}{210}\\{83}\end{array}\right.$Bi經(jīng)過15天后還有1.5g未衰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該波源正在向b點移動 | |
B. | 該波源正在向a點移動 | |
C. | b點處相對介質(zhì)靜止的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比波源的振動頻率大 | |
D. | a點處相對介質(zhì)靜止的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比波源的振動頻率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b所受摩擦力隨F的增大而增大 | |
B. | 彈簧對物體b的彈力大小可能等于mg | |
C. | 物體a對擋板的壓力大小可能等于2mg | |
D. | 物體a所受摩擦力隨F的增大而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