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環(huán)形區(qū)域內(nèi)的磁感應強度大小Bn與加速次數(shù)n之間的關系為$\frac{{B}_{n}}{{B}_{n}+1}$=$\frac{n}{n+1}$ | |
B. | 環(huán)形區(qū)域內(nèi)的磁感應強度大小Bn與加速次數(shù)n之間的關系為$\frac{{B}_{n}}{{B}_{n}+1}$=$\sqrt{\frac{n}{n+1}}$ | |
C. | A、B板之間的電壓可以始終保持不變 | |
D. | 粒子每次繞行一圈所需的時間tn與加速次數(shù)n之間的關系為$\frac{{t}_{n}}{{t}_{n}+1}$=$\sqrt{\frac{n}{n+1}}$ |
分析 由電場力做導致粒子的動能增加,結(jié)合動能定理,可求出n圈后的速度,再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與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磁感應強度大小Bn與加速次數(shù)n之間的關系;
根據(jù)第n圈所需時間,結(jié)合數(shù)學通項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A、粒子繞行n圈獲得的動能等于電場力對粒子做的功,設粒子繞行n圈獲得的速度為vn,根據(jù)動能定理,
則有:$nqU=\frac{1}{2}mv_n^2$
解得:${v_n}=\sqrt{\frac{2nqU}{m}}$
粒子在環(huán)形區(qū)域磁場中,受洛倫茲力作用做半徑為R的勻速圓周運動,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
則有:$q{v_n}{B_n}=m\frac{v_n^2}{R}$
解得:${B_n}=\frac{{m{v_n}}}{qR}=\frac{1}{R}\sqrt{\frac{2nmU}{q}}$
所以:$\frac{{B}_{n}}{{B}_{n}+1}$=$\sqrt{\frac{n}{n+1}}$.故A錯誤,B正確;
C、如果A、B之間的電壓保持不變,粒子在AB板之間運動時做加速運動是電場對粒子做功為qU,而粒子在磁場中偏轉(zhuǎn)的過程中電場再次對粒子做功,但做負功,為-qU,所以粒子繞行一周時,電場力做的總功為0,粒子的動能不能增加.故C錯誤;
D、粒子繞行第n圈所需時間${T_n}=\frac{2πR}{v_n}=2πR\sqrt{\frac{m}{2qU}}•\frac{1}{{\sqrt{n}}}$
所以:$\frac{{t}_{n}}{{t}_{n}+1}$=$\sqrt{\frac{n+1}{n}}$.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考查粒子在電場力作用下,電場力做功從而獲得動能,掌握動能定理、牛頓第二定律與向心力公式的應用,掌握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周期公式,及運用數(shù)學的通項式.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元電荷e的數(shù)值最早是由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測得,它是電荷的最小單元 | |
B. | 19世紀,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認為電荷周圍都存在電場,而且創(chuàng)造性地在電場中引入電場線,用它來形象化地描述電荷周圍的電場 | |
C. | 奧斯特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并從磁體和通電導線的等效性進一步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 | |
D. | 庫侖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實驗研究確認了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的規(guī)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乙在6s時相遇 | |
B. | 甲、乙在2s-6s之間的某一時刻相遇 | |
C. | 0~6s內(nèi)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 |
D. | 0~6s內(nèi)甲、乙平均速度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mgLsinθ | |
B. | 彈簧的最大壓縮量為$\frac{Ltanθ}{μ}$ | |
C. | 物體的最大動能一定等于mgLsinθ | |
D. | 彈性勢能的最大值為$\frac{1}{2}$mgLsinθ(1+$\frac{tanθ}{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