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4-2-7所示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甲同學根據實驗數(shù)據畫出的a-F圖象為圖中的直線Ⅰ,乙同學畫出的a-F圖象為圖中的直線Ⅱ。直線Ⅰ、Ⅱ在縱軸或橫軸上的截距較大,明顯超出了誤差范圍,下面給出了關于形成這種情況原因的四種解釋,其中可能正確的是(    )

圖4-2-7

A.實驗前甲同學沒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學在平衡摩擦力時,把長木板的末端抬得過高了

C.實驗前乙同學沒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學在平衡摩擦力時,把長木板的末端抬得過高了

解析:圖象Ⅰ在縱軸上有較大的截距,說明在繩對小車的拉力F=0(還沒有掛砂桶)時,小車就有了沿長木板向下的加速度a0,說明平衡摩擦力時長木板傾角過大。圖象Ⅱ在橫軸上有較大的截距,說明乙同學在實驗前沒有平衡摩擦力,因此在繩對小車有了較大的拉力F以后,小車的加速度仍然為零。故選項BC正確。

答案:B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9?青浦區(qū)一模)如圖所示,是一種內電阻可調的化學電池,可用來驗證閉合電路歐姆定律.A、B為電池的正、負極,C、D為靠近正、負極板的兩個探極,目的是為了測量電池的內部電壓.向電池內打氣,可以改變電解質溶液液面的高低,從而改變電池的內電阻.
現(xiàn)在要驗證閉合電路中內電壓和外電壓之和等于電源電動勢,除該電池以外,還備有理想電流表A和理想電壓表V各一個、一個定值電阻R=5Ω、電鍵S和導線若干.正確連接電路以后,得到表中實驗數(shù)據.
次數(shù) 1 2 3 4 5
電流表(A) 0.20 0.16 0.12 0.10 0.08
電壓表(V) 1.01 1.20 1.40 1.50 1.59
(1)右圖是該化學電池的俯視示意圖,請用上述器材符號在方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原理圖;
(2)該電池的電動勢E=
2.0
2.0
V;
(3)上述實驗中第2次操作時該化學電池的內阻r=
7.5
7.5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8?黃岡一模)(1)如圖1是“用描跡法畫出電場中平面上的等勢線”的實驗示意圖,電極A接電源負極,電極B接電源正極,a、b、c、d、e是五個基準點.當電流從“+”接線柱流人電流表時,指針向“+”接線柱一側偏轉;當電流從“-”接線柱流人電流表時,指針向“-”接線柱一側偏轉在實驗時,探針I(yè)接觸基準點d,另一探針Ⅱ接觸探測點p(pd連線垂直于AB連線),靈敏電流計指針向“-”接線柱一側偏轉,為盡快探測到與d點電勢相等的點,探針Ⅱ由p點
D
D

A.向上移動    B.向下移動    C.向左移動    D.向右移動

(2)某同學看到一只鳥落在樹枝上的P處時,鳥隨樹枝上下振動.該同學用秒表測出完成30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為34.0s,他猜想一定次數(shù)的振動時間可能與鳥的質量成正比,也許利用這一猜想可以測出鳥的質量.于是他想通過實驗來驗證這種猜想井算出這只鳥的質量該同學采用了如下方法進行探究:在如圖2所示的樹枝上的P處懸掛不同質量的砝碼,并分別測出砝碼30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測量數(shù)據記錄如下表
砝碼質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時間t/s 21.2 30.0 36.7 42.4 47.4
此同學根據測量數(shù)據作出了m-t圖象如圖所示

下面請你來幫助他完成實驗任務,并回答相關問題:
①根據這位同學作出的m-t圖象可知,他的猜想是否正確?
不正確
不正確
(填“正確”或“不正確”)
②觀察這位同學作出的m-t圖線形狀及走勢,提出你對振動時間t與砝碼質量m間關系的假設,并通過列表作出相應的圖象,得出結論,寫出t與m間的關系式.
如果在計算或作圖時需要,可參考下面的根式表:
m 100 200 300 400 500
m
10.0 14.1 17.3 20.0 22.4
 3
m
4.6 5.8 6.7 7.4 7.9
假設:
t∝
m
或 砝碼的質量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
t∝
m
或 砝碼的質量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
;
列表:
m
/
g
m
/
g
10.0
10.0
14.1
14.1
17.3
17.3
20.0
20.0
22.4
22.4
時間t/s
時間t/s
21.2
21.2
30.0
30.0
36.7
36.7
42.4
42.4
47.4
47.4
作圖:(畫在答題卡的坐標紙上)
結論:
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說明砝碼做30次全振動的時間與其質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說明砝碼做30次全振動的時間與其質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
關系式:
m=0.22t2(在0.20t2-0.25t2之間均正確)
m=0.22t2(在0.20t2-0.25t2之間均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神奇的黑洞是近代引力理論所預言的一種特殊天體,探小黑洞的方案之一是觀測雙星系統(tǒng)的運動規(guī)律。天文學家觀測河外星系大麥哲倫云時,發(fā)現(xiàn)了LMCX-3雙星系統(tǒng)。它由可見星A和不可見的暗星B構成。兩星視為質點,不考慮其它天體的影響,A、B圍繞兩者連線上的O點做勻速圓周運動,它們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如圖所示。引力常量為G,由觀測能夠得到可見星A的速率v和運行周期T。

(1)可見星A所受暗星B的引力FA可等效為位于O點處質量為m′的星體(視為質點)對它的引力。設A和B的質量分別為m1、m2。試求m′(用m1、m2表示);

(2)求暗星B的質量m2與可見星A的速率v,運行周期T和質量m1之間的關系式;

(3)恒星演化到末期。如果其質量大于太陽質量ms的2倍,它將有可能成為黑洞。若可見星A的速率v=2.7×103 m/s。運行周期T=4.7π×104 s。質量m1=6ms。試通過估算來判斷暗星B有可能是黑洞嗎?

(G=6.67×10-11 N·m2/kg2,ms=2.0×1030 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