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物體A放在某一水平面上,已知物體A重60N,A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3,A、B均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繩AC水平,繩CD與水平方向成37°角,CD繩上的拉力為15N.sin37°=0.6,cos37°=0.8.求:
(1)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多大?
(2)物體B重力為多大?
(1)以結(jié)點(diǎn)C為研究對象,受力情況如圖所示
A物體處于靜止,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f大小與繩AC拉力大小相等,即f=F2=8N
(2)因?yàn)樘幱陟o止?fàn)顟B(tài),F(xiàn)1=15N
在x軸上,AC繩的拉力 F2=F1cos37°=12N
在y軸上,BC繩的拉力 F3=F1sin37°=9N
B物體處于靜止,GB=F3=6 N
答:
(1)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為12N;
(2)物體B重力的大小為9N.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1所示,在同一平面內(nèi),大小分別為1N、2N、3N、4N、5N、 6N的六個力共同作用于一點(diǎn),其合力大小為(  )
A.0
B.1N
C.2N
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水平放置的兩個平行金屬軌道相距0.2m上面有一質(zhì)量為0.04kg的均勻金屬棒ab,電源電動勢為6V,內(nèi)阻為0.5Ω,滑動變阻器調(diào)到2.5Ω時(shí),在金屬棒所在位置施加一個垂直于ab的勻強(qiáng)磁場,使金屬棒ab對軌道的壓力恰好為零,且金屬棒ab保持靜止.
(1)求勻強(qiáng)磁場磁感應(yīng)強(qiáng)度B的大小和方向.
(2)若保持磁感應(yīng)強(qiáng)度B的大小不變,方向順時(shí)針旋轉(zhuǎn)37°(沿ab方向觀察),此時(shí)ab仍然靜止,求軌道對a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完全相同的兩物體P、Q,質(zhì)量均為m,疊放在一起置于水平面上,如圖所示.現(xiàn)用兩根等長的細(xì)線系在兩物體上,在細(xì)線的結(jié)點(diǎn)處施加一水平拉力F,兩物體始終保持靜止?fàn)顟B(tài),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重力加速度為g)( 。
A.兩物體間的摩擦力大小為F
B.兩物體間彈力大小可能為0
C.物體Q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2mg
D.物體P受到細(xì)線的拉力大小為
F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多選題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木塊放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木塊始終保持靜止?fàn)顟B(tài),關(guān)于木塊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F1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F2分別為(  )
A.F1=mgsinθB.F1=mgcosθC.F2=mgsinθD.F2=mgcos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一個重G=60N的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兩個與水平面間夾角分別為45°和30°的斜向上拉力F1=20
2
N,F(xiàn)2=40N,物體仍保持靜止,則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為______N;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用三根輕繩將質(zhì)量為m的物塊懸掛在空中.已知ac繩和bc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30°和60°,則ac繩和bc繩中的拉力分別為( 。
A.
1
2
mg,
3
2
mg
B.
3
4
mg,
1
2
mg
C.
1
2
mg,
3
4
mg
D.
3
2
mg,
1
2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50kg的人通過跨過定滑輪的輕繩勻速向上拉動質(zhì)量為20kg的物體,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不計(jì)滑輪與繩的摩擦力,取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當(dāng)θ=53°時(shí),地面對人摩擦力的大?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
(2)當(dāng)θ角逐漸減小時(shí),地面對人摩擦力的大小如何變化(不必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1所示,一輕繩跨過定滑輪,兩端各懸掛三個質(zhì)量皆相等的木塊,呈平衡狀態(tài).現(xiàn)將右端的一個木塊取下,改掛至左端,如圖2所示.若摩擦力可不計(jì),試問繩上張力變?yōu)樵瓉砥胶鉅顟B(tài)時(shí)的幾倍(  )
A.
3
2
B.
4
3
C.
9
8
D.
8
9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